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程美感经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复杂而丰富的审美体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格物致知这一古典思想,在格物的对象和方法方面都表现出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融合的特质,格物致知既是获得知识、发展品性的过程,也是生成美感经验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要坚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求真与向善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游戏于万物之间、人事之间、书籍之间,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书法临摹的意义,指出临摹碑帖为学习书法艺术的规律,亦是书法创新的坚实基础。又总结了临摹碑帖的科学方法:首先是选择优质碑帖,通过读帖观察分析,获得感性认识,奠定临摹基础;其次是变换格临模式,初涉学书领地;第三是遵循临摹程序;第四是抓住汉字偏旁规律特点,从偏旁入手综合训练,知一反三,提高学书效率  相似文献   

3.
关于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翻译教学的根本途径。要在翻译教学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根据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从认识论的角度确立一个明确的、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三大原则的翻译理论教学体系;同时,翻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将翻译理论的传授与学生的翻译实践紧密地合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去解释和论证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从而对整个翻译活动获得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4.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三种必要的心理反映形式,但不是感性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或环节,感性认识的进展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感性抽象,即从感性个别到感性一般。感性抽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感性认识过程中兼有感性的形象性和抽象的概括性的共同特点的一种特定的认识,是连接感性具体和思维抽象的中间环节。无论是研究认识过程的实际,还是追溯思想史的渊源,都有充分的根据表明应对感性认识的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哲学界正在争论的一个问题.深入地探究并搞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理论探索》1994年第3期发表了来建础同志的文章,题月是《论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其论据有三条:一、从真理的规定看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二、从真理的特征看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三、从真理的作用着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我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下面谈点粗思拙见.以就教于来建础同志和哲学界的其他同仁。一、从真理的规定看正确的感性认识应当是真理…  相似文献   

6.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得被观察对象的感性认识的过程。数学的创造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数学的发现与创造。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 (1)明确观察任务、养成观察习惯,是学会观察的起点。只  相似文献   

7.
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特点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普遍容易感到抽象。抓住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全新的交互式的网络教学方法引入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效果,把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从结合学科特点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遵循小学生年龄特征 ,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结合生活实际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素质考评制度等方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教育实习观”是改变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将实习贯穿于本科师范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思想,在具体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有不同的课程设计;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动机,有利于获得某种技能或某领域知识,而“大教育实习”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设计教学法”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应极力探索具有艺术特色的课型,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具体地说,即是构筑听觉审美对象,创设审美意境;充分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审美过程;深化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 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运用语言技巧外的其它一切无声信号。诸如:眼神,表情,体态等等。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一条重要交流线。它以直接的间接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向学生传递信息,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非语言因素的一点体会。第一,眼神目光是非语言交流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无论是戏剧家、画家、演员,还是诗人,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又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地理思维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再配以动感的图像,能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和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及复杂的变化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都能予以解决,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核心在于摒弃繁琐分析,强化语言训练。其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一、要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规律;二、要依据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规律;三、要突出汉语言本身的特点;四、要探索训练的序列化和操作化;五、要讲究语言训练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获得学生的首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要求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教学,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在课程内容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整合课程内容,重新架构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报告撰写能力、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会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提升了学生整体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训练,其实践课程计划完整包括了对课程结构、教学实习内容、指导教师角色以及实习教师的评价等多方面要求。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教育实践课程应当建构科学的教学实习内容与序列,促进教师职业技能的逐步获得;重视通过现场见习建立感性认识,为实习做准备;明确对实习教师评价的标准和预期;以过程管理与指导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实现实习教师、学校合作教师与大学指导教师共同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相林 《新天地》2011,(8):134-134
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把握一定的知识技能,逐渐体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目标的设计要体现三个维度,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度并不是课课都俱全,而是根据课程内容有所侧重。目前美术课的却存在一些误区:目标零散,过程单一,方法陈旧,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重教学过程而缺少审美情趣等等弊端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它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必须给予一定指导,可以采取的对策是: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感;过程指导,满足学生的阅读获得感;成果分享,促进向专题阅读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艳丽 《新天地》2011,(8):73-73
信息技术介入教学无疑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特别是语文教学,大量的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教改实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简称中教法)是高等师范专科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基本功,从而在毕业时能基本胜任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这两年我们对中教法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力的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思想上首先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学生在没有教学实践体会时,不可能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第二,教学大纲、初中数学基本内容在学生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后,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第三,中教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