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加强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公众环境意识较低、环境问题与贫困等社会问题交叉、人口众多是导致湖南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保与护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民委湖南省社科院联合课题组 《民族论坛》2005,(10):17-20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5.
目前前我们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21世纪,这为湖南和湖南西部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外部经济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完全可以而且也必须选择工业化赶超发展战略。初步考虑,这个战略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指把农村人口逐步地向县城、建制镇及一般集镇(多数为乡政府所在地)转移,使农民转化为市民,同时各中小城市接纳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公民待遇。对于相对贫困落后的湖南民族地区而言,其发展水平要想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就必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 湖南民族地区小康建设进程的总体评价 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从总体上看,到2000 年,湖南民族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只达到72.67%,到2002 年也只达到81.21%。与全省相比较,民族地区小康建设进程的综合实现程度和实际发展水平都还很低,尚未实现总体小康。 从综合实现程度看,2000年和200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实现程度分别相当于全省1995 年和1996 年的水平,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进程约比全省平均水平晚5 - 6年。从提升速度看,民族地区从1990年的36.01%提高到2000年的72.67%,年均提高3.67 个百分点,比…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12月18日,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省最后一个市州府治中心城市——吉首与省会长沙实现高速公路对接,被连绵不绝的大山阻隔的湘西人终于迎来了大山之门敞开的这一天。湖南民族地区渐入高速时代。"十一五"期间,湖南民族地区交通进入最快发展时期,基本与其他地 相似文献
10.
11.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财政投入增加,衣牧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加。但是仍然存在着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薄弱,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农牧民就业门路窄,收入来源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束缚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正>也许大家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那些临街的墙面上,经常看到类似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醒目标语;也许大家还记得网上那一组组流传很久却令人心酸的照片:一些孩子为了上学,吊溜索,过悬崖,翻几个山头去很远的学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川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2-156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是中国整体经济的一次大转型。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虽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环境,但同时面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给收入倍增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通过对东莞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制约因素及对策治理的分析,认为经济持续增长是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的前提,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是切实保障,而产业升级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则是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湖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大做强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从而达到“以一业带百业”的效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笔者以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在“战略”上狠下功夫加强旅游规划工作,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般而言,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多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对不发达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既包括实现经济增长,又包括在增长导向下的结构变迁。其中美国西部南部开发、日本北海道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代表了近现代史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发的典型模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