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希腊的公民教育以公民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需要的品德为基本内容,指向人类总体生活的终极追求——幸福生活,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关怀。它既是培育公民品德的政治实践活动,也是表达人的生存本性、体现对人类总体生活至善追求的道德实践。古希腊公民教育能够对当代公民品德培育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人们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应充满伦理情怀,需要进行道德辩护,警惕"去道德化"的政治与公共生活;其次,公民品德表达人的公共化存在方式,通达人的幸福生活,公民品德培育应当体现对人的生存关怀;再次,公民品德培育应注重德性的实践性,发挥个体习惯的道德力量;最后,公民品德培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注重发挥社会各方主体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民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公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全球关系,使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课程领域,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我们依据公民的多元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确立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的三种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活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时代所具有的民主化与平等化特征为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但大众化时代所存在的媚俗现象也给公民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在大众化时代中,个体容易在诸多观点的冲撞中丧失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去与大众机械趋同;同时,个体容易仅因为好奇而浏览外界事物,不会真正地去关注自身以外的东西,最终对所有事件都怀有冷漠感与疏离感。在实施公民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这一公民教育的正规形式来引导个体养成运用自己理性的习惯,从而克服大众化对公民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群主义的公民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主流政治哲学思潮.社群主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影响下产生的.作为一种公民教育思潮,社群主义倡导培养一种追求公共善、道德优先和社群优先的极具责任感的公民.为了培养这种公民,社群主义认为: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提倡公共善的优先性;在教育目标方面,培养有美德的积极公民;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社群历史文化的教育意义;在教育途径方面,构建国家、社群、学校与教师“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公民的实践参与.  相似文献   

5.
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提升公民教育素质的根本。通过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实质、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的研究,对当代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建构,使公民教育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公共精神、新文化精神和理性精神。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土壤以及民众的公民意识;新文化精神是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的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起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主体性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精神以及德性精神,它是公民教育的价值选择。进而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为公民教育寻求合理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当代民族国家的公民教育在培养公民主体意识与独立人格的同时,致力于帮助公民养成其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忠诚,进而在保留民族文化差异与族群归属感的基础之上,使全体公民获得广泛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公民主体意识培育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双重价值目标,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实践必须从以国家认同意识为核心的国家意识教育,以公民身份意识为核心的公民主体意识教育,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个向度加以展开。同时,在边疆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挥学校公民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强化公民教育的机制保障,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公民教育外部环境,从而为边疆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霞 《南都学坛》2014,(4):111-114
公民教育作为一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的实施需要基于中国的土壤。因此,中国的公民教育应以儒家伦理精神作为根基。伦理的核心目标是追求普遍性、公共性,伦理之"伦"等同于公民之"公"。基于儒家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要将培养好人作为好公民教育的基础,追求个体善与公共善的统一;要以责任为限度,培养权利主体的公民,新时期应特别强调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要将公民德性作为法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品质包括"讲德性"、"守规则"、"有理性"以及"重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大学校园缺乏公民教育的文化氛围,大学生的公民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利用公民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公民品质,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优良的公民品质;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需要在校园生活中开发利用更多的公民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丰富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有效开展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公民教育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最最重要的主题。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中的公民素质培养,加强孩子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以根治目前我国公民教育的"虚弱症",从孩子一代培养具有使命感的社会新公民。如何利用学校及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公民综合素质呢?我们提出了公民教育区域课堂的理念,就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在小学生生活的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让个体通过区  相似文献   

10.
在以制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揭示现代社会与公民品格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发挥公民品格对现代社会的支撑价值。从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四个方面:风险性、个体化、制度化以及公共化入手,论述公民品格的现代性维度,可以发现:公民品格是成就现代公民的内在品质与道德人格,是具有稳定性、向善性的精神定势,能够应对现代社会风险造成的生活碎片化和不确定性。公民品格是公民在政治生活、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和推动公民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参与,化解"公共领域私人化"的症状。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公民品格所蕴涵的道德情感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关系疏离与人际情感冷漠。公民品格是现代社会制度运行的重要支撑,也和制度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良序、和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浅谈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产业化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符合教育与经济运行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它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而且有利于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目前教育产业化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在不改变教育的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应继续大力推进其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输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灌输式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方法;而渗透式教育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意图融于特定的载体,通过熏陶和感染,来达到教育目的,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方法.但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德育·责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在进行德育中应把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这是使德育收到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素质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普通责任意识,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职业道德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性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渗透,认为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通过自身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利用体育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满足不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体育教学对职业教育的全面渗透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素质教育必须从二者的辩证统一出发 ,双管齐下 ,尤应从人文教育入手 ,才能给科学教育以巨大的精神支撑 ,并提供动力、方向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终身教育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阐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指出科学教育为之求真,人文教育为之求善求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情境、教育情境、情境教育的内涵 ,阐述了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影响特征 ,以及在这一情境下实施情境教育的几个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必须注重专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观点 ,讨论了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优势 ,介绍了在专业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以利更加有效地开展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 ,使现代教育思想深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以此为前提论述了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 ,并以哲学为基础阐释了建构现代教育范式的必要性 ,提出了形成教育共同体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