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基本内涵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尊重人才”(查有梁:《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研究》打印稿.第4页,1996年).它们构成了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的基础.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但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角度,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传教士对传统教育的审视,使人们加深了对封建教育弊端认识;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实践,进而凸显了传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传教士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介绍,为传统教育改革作好理论准备。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华 《兰州学刊》2008,(6):127-131
任鸿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他以中国知识界卓越前驱的敏锐目光,对中国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任鸿隽在科学教育上的筚路蓝缕之功为世人所公认,他对科学教育思想的独特阐释与实践,以及在科学教育实践上提出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理念,不仅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当今中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述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提出了诸多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实践和青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维护大一统,反对西夏自立"是范仲淹民族关系思想的基本准则;"反对战争,提倡各民族和睦相处"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攻防兼备、持重守御"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内容。范仲淹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教义、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和范仲淹的个人经历有关。范仲淹的民族关系思想对北宋中后期的民族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问题意识、中国视野、改革视角、实证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关注教育知识变革的思路,继而反思教育社会学学科及其研究的存在问题和可能未来.作者认为从学科化的问题意识出发,立足于特定的中国视野,对于正在转型或改革中的教育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才能在繁复多变的教育改革面前清醒自身的立场,并能丰富教育社会学针对教育改革实践的学科审视与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叶进 《云梦学刊》2001,22(1):86-88
当前,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朝着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等方向变化.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既与国际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又充分考虑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是指导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祁玮 《理论界》2008,(9):158-159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但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但它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范仲淹对民本思想的实践张念书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的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生格言,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身体力行,一生以人民、国家利益为重,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先忧后乐”的光辉...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入世后,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思想、理论,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原则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将对我国的终身教育产生更大的影响。入世也意味着我国许多行业的在职人员必须接受"回归教育"。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用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指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树立教育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全民、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4.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20.
英语委婉语是人们为谋求最佳交际效果而创设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表述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禁忌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是语言中最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委婉语,阐释了委婉语强烈的英美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