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小说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李宗则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并不是中国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中国文化在与契入的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逐步地产生的文化位移。位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西方文化价值内核的逐步把握和认同。在这一文化观念的转换中,...  相似文献   

2.
所谓《马桥词典》和《暗示》的文体创新,其实从中国最古老的小说传统借鉴不少。遗憾的是由于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西方中心主义的确立,中国现代文学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同时过于忽视自己的文学传统,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有的文学传统。韩少功以自己全部的文学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传统和西方最现代的文学精神间汲取营养,为当代中国文坛创造出全新的小说范式:第一次让语言取代人物成为小说的主角;让环境取代逻辑成为小说的主宰;让思考问题的过程、方法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原因 ,它的发生、发展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极大影响。然而 ,由于其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所以它在对西方文学进行借鉴模仿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的烙印。最后 ,现代派小说在狂奔一程之后逐渐消融于本土。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现代文坛上影响极大的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应该归入西方现代文学的哪个流派呢?我国外国文学界对此众说纷坛。有的人明确肯定“海明威在创作方法上是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①有的人则认为“海明威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运用了现代派艺术的一些表现手法。②但是,也有人反过来,一方面把海明威归入“不仅是‘现代主义’而且是开启了一代文风的小说家”,一方面又指出他的《永别了,武器》“不能说是非现实主义的”。③当然还有第四种折衷的意见:海明威“不拘泥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不属于任何现代主义流派,而是兼采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伴随着对外国现代派文学的引进与新文学一起成长,在大陆中断后却在台湾、香港盛极一时,世纪末又在大陆重新出现繁荣。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成长中形成了与西方现代派小说不全相同的新景观,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思想、人物及语言三方面论述了王朔小说的现代派文学色彩,认为:王朔小说独树一帜的风格并非一种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不断要求创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思想与技巧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初期起弗洛伊德就在小说观念领域悄然发动了一次革命,他把自己的“深层心理学”理论延伸到了小说理论研究和批评之中,明确肯定了“心理小说”的人性意义和现代审美价值,并从“无意识”表现的历史存在揭示了西方小说史的心理学本质,对西方古典主义的小说创作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力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小说家的理论立场和创作观念。但其理论和批评中过于浓厚的“泛性论”色彩和古典主义传统的余波又阻碍了弗洛伊德小说思想与西方现代小说创作批评界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京派文学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突破中国古典意象长期积淀的原型性象征模式,克服西方意象有象无意、意与象相剥离的缺点,成为京派作家对世界万物带有强烈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审美途径,体现着现代作家对文学本质更为深入的感悟。另外,京派注重意象在诗歌以外文学领域中的运用,促成了现代文学中各种文体间的相互融合,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间,从而推进了各种文体创作的成熟和发展。这也是京派作家对现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与白先勇,同是美国和台湾20世纪文学中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级"人物。从《文学杂志》中领略了现代文学魅力的白先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无疑都受到福克纳小说的深刻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台北人》内容、形式的解读以及与福克纳小说的比较,在分析白先勇小说特色的同时,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母题模式是在家族文化对现代文学题材走势的话语传统影响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启唤中,特别是在异族高压下民族文学的发展与民族作家的创作文化心理的多重要求之下得以发生,是东北现代文学的必然发展和流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小城小说: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04,24(2):55-57
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有着众多的以小城镇为故事背景的作品 ,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地域色彩和风俗画、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社会理性和人文关怀以及国民性关怀等特点 ,是当代大陆和台湾文学中的小城小说所共同拥有的审美风格 ,也是和现代文学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叙述者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和叙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运用多种多样的叙述角度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小说理论及实践中,叙述观点的意识并不自觉,直到现代文学亦复如此。而鲁迅的小说以其内容之深切,体式之别致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新天地。鲁迅对多种叙述方法的尝试,多种叙述观点的运用,使其几乎每部作品,都能产生新奇、强烈而丰富的艺术效果,给我们以多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叙事主体主要包括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传统小说中二者基本一致,普遍信奉叙述者权威的原则。在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变中,叙事主体以及主体的评价都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西现代小说的内涵不同,导致这些变化也出现了差异:西方现代小说打破了传统“全知叙事”的方式,其主体分化动摇了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向多重评价;中国现代小说摆脱了传统白话“口述”方式的“全知叙事”,基本上仍信奉叙述者权威,主体评价侧重从传统的显性评价转向隐性评价。在新时期,中国小说也出现了西方意义上的叙事主体分化。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研究对各学科领域渗透日盛,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渐凸现。报刊杂志作为文化生产、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平台,也随之成为两岸学术研究的关注热点之一。近年台湾各机构举办了多届文化传播方面的学术研讨会、杂志开设相关专栏、高校硕博论文不断出现相关选题……都说明台湾的期刊杂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资料缺乏等因素所致,大陆的台湾文学期刊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充分,但也出现了一些产生良好影响的相关论述,如朱双一的《〈自由中国〉与台湾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脉流》、刘俊的《白先勇与〈现代文学〉研究》、张新颖的《论台湾〈文学杂志〉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以及较早些的如应红的《从〈现代文学〉看台湾的现代派小说》等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审美现代性是以启蒙现代性对立面出现的,这种冲突的现代性传入中国后,现代性的错位、价值观的背离致使中国文学并不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质.然而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都不能解释现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审美具有自身的现代性.现代美与永恒美都是现代意识的表现和现代形式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本身的现实主义倾向并不能以西方现代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它在积淀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台湾“美文”传统的主要开拓者,张秀亚创新性承继五四现代抒情散文传统,建构了当代台湾古典抒情传统书写典范。其创作以自然书写及人文关怀为核心,在萃取现代文学技巧的同时,立足抒写民族“自己的感受”,将中国文人传统与女性特质书写融汇一体,建构民族性散文理论体系,在形式与思想内容上皆呈现出浓郁的中华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7.
蔡文甫的小说融合了中国古典小说、现代文艺与西方小说的多种元素。在小说技巧上,蔡文甫融入了戏剧、电影重矛盾冲突与古典小说重情节设置的结构艺术,善于设置层层推进的极限情境;受西方现代小说、台湾当代作家以及自身对哲学、心理学的兴趣影响,蔡文甫重视心理描写与复杂人性的深入挖掘;从思想内容来看,蔡文甫对善良人性的真诚呼唤,对背信弃义、重利忘义的讽刺和鞭挞,使得他的小说现代主义意味减弱而古典主义意味增强。蔡文甫借现代小说的结构与技巧元素,编织的依然是以传统道德为旨归的具有古典情怀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世纪,西方小说的发展有了一次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各样的实践也引发了多种理论的探讨。从叙事学的角度,辨析传统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叙事技巧,可以突现现代派小说的创新之处,并由此达到对西方现代派小说叙事特征的一个宏观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社会、历史和化背景使她与西方现代主义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现代主义精神和技巧也表现在张爱玲小说内容和形式的诸多方面。同时,通过回归传统化和技巧,张爱玲极大限度地实现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化的整合,把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推向高峰,其小说创作也成为新学第三个十年现代主义成熟之标志。  相似文献   

20.
台湾知名乡土小说家王祯和以用现代文学的观念和技巧来处理乡土题材而载誉文坛。他极力强调作家必须描写自己所熟悉的故乡人、事、物。王祯和出生成长的故乡——花莲,以及他接受西方文学教育之大都市——台北,是影响王祯和小说创作的两种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小说文本,着重分析影响王祯和小说创作,同时也是构成其小说独特性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