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两大历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撑的普遍的社会事业。每一种伦理价值观或社会道德的追求,都决定着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该社会公益制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西方文化是由两大历史传统即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融合而成,自然而然,通过考察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主体精神,我们也可以发现其自然浮现的所谓“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两大公益伦理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撑的普遍的社会事业。每一种伦理价值观或社会道德的追求,都决定着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该社会公益制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西方文化是由两大历史传统即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融合而成,自然而然,通过考察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主体精神,我们也可以发现其自然浮现的所谓“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两大公益伦理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是经过日耳曼、基督教和希腊罗马三重文化因素的整合运动,逐步形成的一种共有的基督教新文化。在这一文化构成中,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蛮族文化,分别提供了理性、信仰和习俗三大基本要素。当未被教化的日耳曼蛮族人接手罗马世界时,不去也无能接纳原已衰落的高度智力化的希腊罗马文化,却接受了具有神秘性的基督教信仰文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美术史的检阅可以发现欧洲中世纪美术造型能力总体退化的状况,与之前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和之后文艺复兴美术皆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而造成这种退化状况的本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失落和基督教文化艺术形态的垄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20世纪乡愁文学的流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愁文学既依托着浸润了数千年的民族精神传统,又汲取了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文化的营养;东方的“儒、释、道”理念与西方的“阿波罗精神”、基督教文明以及“浮士德精神”,在中国乡愁文学中都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体现,形成了世界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愁文学既依托着浸润了数千年的民族精神传统,又汲取了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文化的营养;东方的“儒、释、道”理念与西方的“阿波罗精神”、基督教文明以及“浮士德精神”,在中国乡愁文学中都得到了一定的融合和体现,形成了世界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天主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刚恒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1922年,他作为罗马教廷的宗座代表来到中国,标志着法国对中国教会保教权的终止,揭开了20世纪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的序幕。刚恒毅在华期间,提倡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方式,促进了天主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特别是作为一个扬名意大利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把中国的艺术引入到天主教会,无疑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意义。推举中国神职人员担任主教职务刚恒毅原名C…  相似文献   

8.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来的三种不同德性传统交汇于基督教,最终形成了西方古代德性传统.这三种不同德性传统对西方德性传统的形成各自具有不同的贡献.伴随着基督教教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德性传统发生了从世俗德性传统向宗教德性传统的重要转换.这种传统中虽然保留了古希腊罗马德性传统的一些基本精神和内容,但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这种基督教德性传统的宗教性质而言,它更直接地继承了希伯来传统.  相似文献   

9.
两千多年来 ,西方社会崇尚理性、正视人类、以人为本等长处促使科学技术有了深厚的积累 ,并由此催生出现代高科技的硕果。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 ,社会思潮也同时发生着类似钟摆的有规律的变动。而西方人文思想 ,从总体上看 ,又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观念综合交织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说,莱布尼茨对中国思想的阐释展示了不同历史传统与语境下的两种思想具有交流对话的一致基础。莱布尼茨在其中西文化交流观的基础上,利用西方哲学史、基督教发展史及其个人思想,对中国思想中的"理"、"气"、"太极"等基本概念的阐释,是为了证明中国思想与基督教具有相容性,从而为基督教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探讨古希腊哲学与犹太教的具体融合是解释整个西方文化起源的关键。斐洛的逻各斯学说是他融合犹太教一神论信仰和希腊哲学的产物。由于逻各斯这个范畴在古希腊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斐洛的逻各斯论视为两希文化融合的一个结合点。斐洛的工作为后来的基督教整合两希文化提供了榜样和楷模。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人们总是有一个印象,觉得它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例如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就说:“多数批评家一致认为,它含有在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两个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同传统基础的彻底决裂。”(《文学名词词汇》第109页)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尽然。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即古希腊文化和圣经(希伯莱)文化。中世纪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文化就开始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个文化思潮持续了几个世纪,实际上,只有到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化对基督教文化才有了本质性的决裂,与此同时,对  相似文献   

13.
早期英语谚语并非简单地反映了英伦表层文化,而是极大地反映了其深层文化即其哲学传统的内容。由于西方文明以两希文化作为其共同根基,英伦文化又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古希腊和基督教的宇宙观、知识观等很自然地浸润到了英语谚语当中,这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的物质/形式二元论,以理性为枢轴的得救观,以道(logos)为内容的智慧观和理性致知论,以及基督教创世、堕落与救赎的观点,以信仰为支点的拯救观,以上帝之道为内容的智慧观和信仰致知论等。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早期英语谚语的思想实质,理解其成为英语语言精髓的原因之所在,从而在一个新的维度上把握英伦传统文化以及在更高的程度上运用英语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个踏上中华帝国的新教徒公元1807年5月12日,一位刚满25岁的英国传教士,转道美国,登上了由纽约开往中国的“三叉戟号”轮船。一种为基督福音为中西文化交流而献身的激情,充满了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他就是罗伯特·马礼逊,基督教新教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先驱。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方传教士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交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以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为代表的耶稣会士为了将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社会的肌体,有意识地调整传教策略,融合中国儒家思想,将传道对象锁定于中国士…  相似文献   

15.
颜军 《21世纪》2001,(12):40-41
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中西文化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交流。在这次交流中,传教士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不但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介绍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西方,对促进中西方了解沟通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越洋而来的传教士 世界新航线开辟以后,为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基督教,从十六世纪中叶起,罗马教廷开始向中国派出传教士。来华的传教士虽然国籍各异,有葡萄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波兰、瑞士等国,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而明确的,那就是“做耶稣的勇兵,替他上阵作战,来征讨这…  相似文献   

16.
希腊罗马文化和犹太教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思想源泉,不仅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而且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轨迹。而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西方作家对《圣经》中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的借用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本文拟将通过实例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基督教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这个题目很好,它所涉及的是中西文化精神的内核。虽然在中国,除了孔子精神还有对知识分子影响较大的庄禅精神,对国民性塑造起很大作用的黄老精神,然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作用都不如孔子精神来得大。在西方也不只基督精神,古希腊给西方贡献了科学精神、自由、民主和冒险精神,罗马给西方贡献了法制精  相似文献   

18.
格鲁吉亚(用本民族语又称为撒卡尔特文拉)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它位于外高加索的中西部地区,具有着古老和独特的文化。从公元5世纪开始,格鲁吉亚的文化遗迹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希腊神话和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经常提到的荷尔西达和伊文利亚古国。由于格鲁吉亚位于东西方强大国家之间,从而使其形成了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文化。但从根本上说,它受西方文化传统影响较大。这反映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上。根据拜占庭哲学家佛密司极·巴弗拉哥斯基(317—388)和李巴尼(314—394)的考证,早在4世纪初,格鲁吉亚就曾有过一个很有影响的新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导入。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她深刻影响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基督教文化思想则哺育并深刻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为语言艺术的西方文学反映和代表着西方文化。因此,要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就需要了解并熟悉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英美文学作品、英美报刊,了解西方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多层面地审视西方社会生活,开阔视野,缩小中西文化间的巨大差异,领悟蕴藏在原文作品中的与本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因素,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0.
历史进步观念诞生于17世纪的西方"新文化"运动,并非西方自古就有。洛维特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一书通过探究历史进步观念的基督教神学起源,提出了古希腊的自然循环观与基督教历史观的差异问题: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异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是两种不同的"西方文化"。又由于历史进步观念属于现代启蒙之后的西方文化观念,因此洛维特认为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西方文化。洛维特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西方文明,尤其理解西方文明的深层矛盾,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通过考察洛维特如何对历史进步信仰展开现象学式的哲学批判,力图揭示深受历史进步观念支配的中国学界所面临的内在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