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涵盖范围很广,可以包含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论文从理论研究的缘起、代表性的流派人物和著作、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一次总体综述,同时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西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以经济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而不是在以技术理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批判的视域下来建构其异化消费理论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并显示了其对于当代工业社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理论学说之间的理论传承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且古老的理论话题。深入解读和反思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其传承对从整体性上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理论特质至关重要。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对其"抽象性"的批判。马克思把整个古典政治经济学抽象性特征极其形象地描述为"抽象性"统治人这一荒谬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极富历史现实感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要创建一门新的政治经济学,也不是创建一门所谓的经济哲学,而是体现了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范畴所遮蔽的社会关系及其基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展开的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内蕴着社会工程的范式与思维.马克思从微观视角解析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形成机制,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予以现实地批判和改造,对共产主义的新型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予以建构和具体设计,这使得其现代性批判具有了社会工程的范式.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运用了社会工程的研究方法,如系统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规范化和表意化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掘并阐释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社会工程思想,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向具体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本文试图从概念、内涵、特征、方法论及当代价值五个视角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总体分析,以探究学界研究的优缺得失,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诸多缺陷.它背离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曲解,否定工人阶级是真正的社会革命主体,在人类解放的道路上出现了迷失,最终难免陷入革命的乌托邦.通过对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解读和辩证思考,会对开拓哲学视野、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世界,而西方学术界所研究的重要论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但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研究者往往站在统治者地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进行解读。而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辩护,却和实证主义有着直接的关联。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种科学哲学,是在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方法相对于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更加贴近于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8.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本性的重新诠释,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结晶。批判理论旨在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社会功能,不是表现为那不可改变的普世真理,而是催化社会变革的现实力量,是针对时代的本性和变化了的理论环境而作出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正确抉择。霍克海默准确地理解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要义。批判理论通过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质疑,通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开放性、批判性,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真正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辩证法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内恩斯特·布洛赫从其希望哲学出发,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扩展到了对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之中。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将意识形态主要理解为与科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立的"虚假的观念体系"。而在布洛赫看来,意识形态是有着两张面孔的"雅努斯":一方面,它包含着因人为的操控和支配而被赋予的神秘性和失真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它又有着能被用于社会批判和推动社会变革的"乌托邦剩余",所以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并不仅仅意味着解蔽与祛魅,它同时也意味着显露与发现,因而恢复并发掘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内涵,就成为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开启了对理性化资本主义的批判,沿着马克思理性批判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异化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延伸至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在当代视野下,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工业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等方面,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都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在社会批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在社会批判语境中得以具体阐发的。正是借助于深入持久的社会批判,马克思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而且对一般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阐释。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之所以能够执行社会发展理论阐释的功能,原因在于其社会批判的方法具有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统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自然发展的科学结果,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马克思的晚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虽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但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予以审视,仍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包括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的道路、社会发展的形式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当代,全球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并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及社会批判理论性质和内容的理解。 80年代以来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尽管不同的论者都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一文本作为依据的。这里的几篇论文就是尝试从科学地解读马克思出发 ,结合当今的时代问题 ,对人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内容等问题作了探讨 ,以期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货币在当代现实的分析中占据重要位置。货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与批判的重要环节。继马克思之后,帕森斯、吉登斯、科尔曼、波德里亚等现代社会理论家都将货币作为他们分析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参照系。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的强大功能和效应,是马克思与当代社会理论对话的空间.但同时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的立场看.现代社会理论的货币研究忽视了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及其资本规定性,由此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根本否定,并构建了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就当代而言,马克思社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亟需我们多角度推进对马克思社民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使其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走向深入,从而彰显出丰富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社会分工、历史构成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现实生活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基本前提的奠基,界定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现实维度;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基本路径的透析,界定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的理论维度;历史构成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基本架构的确证,界定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变化、研究主题的转换,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典型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形态也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到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等诸形态的演进.但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意识哲学"基础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传统社会批判理论不足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的创立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理论的核心人物吉登斯和贝克认为,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同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批判是同一的,在马克思看来,正是这个生产过程暴露了为它服务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潜在矛盾性和自裂性。作为经典的社会学家,马克思提出的社会理论也是现代社会理论架构过程中跨越不了的门槛。同时,吉登斯和贝克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社会观的批判,来解释其"错过"了"风险社会"课题的原因。虽然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确实没有直接论述风险社会的专题,我们必须要看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审视当代风险社会理论仍然蕴含着数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话语在20世纪的思想家中引人注目,它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引起了人们的诸多争论。这种争论表明,划定两者之间的界限非常重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阐扬马克思的以实践为基点、以社会关系为视域的社会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