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暴露出来的深层矛盾和问题根源于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能够营造健康的经济社会秩序 ,协调利益关系 ,整合各种社会力量 ,把人们的行为导向有利于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的轨道 ;为此 ,制度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目标合理性和过程合理性的统一 ,把握制度选择、创新的历史坐标和文化继承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包含着对法治的实践诉求,必然要求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制度的变革同时也导致了诸多困惑和问题。对此,我们应健全相关制度,推进法律制度变革,以促进当代中国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3.
敞田制是中世纪英国农村基本的土地占有及经营制度.其显著特点是条块分割.这种交错分配的土地占有及耕作方式是当时生产力务件下通过轮空休闲来恢复土壤肥力所必要的.但中世纪晚期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其弊端日益显现,圈地运动逐渐兴起.圈地制代替敞田制是英国土地制度重大而又成功的变革,推动了土地占有及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进而对英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详尽的考察,为我们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可以从不同方面提供某些启迪和鉴戒.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转型与价值观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价值观、价值观转换多元化的二重性及历史背景的考察 ,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价值观重构的原则、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把新制度主义所指的制度的非正式方面,看成正式制度的外部环境之一,而把新、旧制度主义统一起来。同时从这一视角探究制度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并且认为,制度的设计其实就是社会话语的重新设计,新设计的制度的巩固,其实就是新的社会核心价值确立霸权地位的巩固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制度设计时,应该坚持新设计的正式制度与社会核心价值和话语之间的适宜逻辑,而这又要求,精英要么主动适应社会核心价值,要么重新建构核心价值,并使其获得统治地位。此外,还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制度设计时所应坚持的绩效性、道德性和持久性/适应性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正义、制度精神与公权力等因素,与制度体系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核心要素。这样,制度变迁或社会转型就是在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与调节下,重塑制度精神、转变观念与意识形态以及改进效率的统一。社会正义原则尽管源于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利益团体的合理诉求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交替,它的表现形式却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的、观念化了的逻辑体系,因此,它必须借助具体的社会规则与公共秩序来承载并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带有厚重的意识形态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社会转型过程都与意识形态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意识形态变迁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是互为里表的过程,但意识形态本身的特性使得它基于特定的情境对制度变迁发挥着正向或者负向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分析变量,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8.
制度研究存在多种范式,以往无论是社会学的"结构决定论"、"理性选择理论",还是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关注的焦点或理论前提都集中在了制度上,而忽视了行动对制度能动的反作用,致使其理论视野"作茧"于制度本身。在针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制度研究中,应当克服以往"单向式"研究的不足,努力融合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研究的优长,把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结合起来,既要研究制度对行动的限制,又要研究行动对制度的反作用,从制度与行动的双重关系这一实践逻辑入手,用新的范式——"互动式"研究来代替以往的"单向式"研究,进而明确制度与行动是不可割裂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创新虽然是人类回应挑战而做出的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 ,但它形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 ,却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历史演变有密切关联。伴随着各种现代性因素的成长 ,创新精神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特征之一 ,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的精神气质和风貌。中国正在向现代社会转型 ,物质结构的转变需要并催生着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能动司法之功能--基于社会转型现实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者应当遵守司法权的被动性,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客观现实要求司法者在遵循司法被动性的前提下辅之以司法能动性,秉承正义的法律价值和理念,遵循法律原则,并充分运用司法经验,正确地适用法律,在理性地对案件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行使裁判权,以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司法者在司法过程中理性的能动司法不仅有助于社会秩序重构和形成调整新型社会关系的规则,而且有助于新型权益的生成和维护以及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住房制度变迁经历了住房福利模式阶段、住房福利模式向住房货币化推进的阶段、社会转型新时期的城市住房制度阶段.伴随着我国整体社会机构、身份结构、个体价值观等方面的转换或改变,不同住房制度阶段的住房差异和住房属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住房的投资属性逐渐凸显,居住属性受到严重挤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发挥住房保障的兜底功能,住房居住属性开始回归.住房属性的演变进程表明党和政府为打造公平的住房格局、增进民生福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牢牢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正确引导公众的住房消费观念,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住房制度变迁经历了住房福利模式阶段、住房福利模式向住房货币化推进的阶段、社会转型新时期的城市住房制度阶段.伴随着我国整体社会机构、身份结构、个体价值观等方面的转换或改变,不同住房制度阶段的住房差异和住房属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住房市场化的推进,住房的投资属性逐渐凸显,居住属性受到严重挤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发挥住房保障的兜底功能,住房居住属性开始回归.住房属性的演变进程表明党和政府为打造公平的住房格局、增进民生福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牢牢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正确引导公众的住房消费观念,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在于没能解决好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问题。反思过去道德建设的实践,主要的问题是过于重视道德教育、忽视制度伦理的建设,注重道德要求的“软”约束、忽视“硬”约束。所以,当前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要把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化,通过制度的过程来施加对“经济人”行为的强制性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思斌 《文史哲》2007,(1):121-126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为城市贫困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和流动人口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但同时,城乡社会救助的任务也越来越突出,而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政策实施系统以及救助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打破了传统旧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型,乡土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乡土文学的"乡土"含有乡村之意,但其内涵更多指向本乡、本土、本国.而当代,乡土文学在萌发初期时鲜明的民族复兴意味和启蒙精神逐渐弱化,转而关注现实中国的文化之根,乡土文学的定义越来越精准,意义范围也愈加狭窄.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化、民主化的改革必然产生社会转型并发症,借鉴俄罗斯的激进转型,中国的社会转型应当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在路线选择上,既不全盘西化、也不教条僵化,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彻底否定,既不"左"倾、也不右倾,既不快速激进、也不停滞消极。在社会政策上,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公平分配,维护公共利益。在社会制度上,从根本上建立能够充分反映、科学综合和切实保障各方利益的民主法律制度,培育相对独立于国家的公民社会,规范国家的行为,维护公民权益。在社会价值上,确立政治上民主、自由和平等,经济上共有、效率和公平,社会和平与世界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社会变迁的一般运动形式就是制度化。制度化就是建立和实施制度规则的过程,是指社会关系的程序化、规则化和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也导致了制度增长的悖论,标准化管理的弊病,官僚主义的弊病,差异化和结构化的问题以及制度短缺。作为公共治理的任务环境,转型社会的制度化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公共治理提供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徐晖 《理论界》2009,(4):61-62
中国股市的制度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迫在眉睫的事情。其改革将向何处去?政府在股票制度改革历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种角色在以后的股市制度改革中要不要作出改变?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去研究这些问题,认为政府在股市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阶段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并提出我国股市制度变迁的方式应适时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与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念之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回族传统婚姻家庭的转向、价值观念的更新、人格模式的变换 ,从而导致整个回族婚姻体系、家庭结构的总体转型。本文择取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中的择偶观、生育观、性观念等层面 ,以探其社会转型中回族婚姻家庭价值观之嬗变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创新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核心要素.尽管公共政策创新的内容、形式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同类别的公共政策创新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把具有相同方式、路径和策略的政策创新归为同一种公共政策创新的模式.研究和掌握不同的公共政策创新模式有助于选择政策创新的时机和确定政策创新的路径、方式和策略.根据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实践经验,以转型的阶段为标准可以划分出解构型、转轨型和整合型三种政策创新模式;以行动主体为标准可以划分出强制型、回应型和自治型三种政策创新模式;以突破层次为标准可以划分出"中央示范、基层跟进"型和"基层突破、中央规范"型两类政策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