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否定辩证法》中,阿多尔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进行猛烈抨击,认为同一性原则构成了整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体系以及当代资本统治世界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遭遇的生存异化的深层根源.因此,阿多尔诺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清算中建构了他的否定辩证法.在他看来,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否定辩证法就是关于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就是要破除人们对同一性的迷信,清除对概念和体系的崇拜,从而使辩证法成为概念的星丛.然而,他的否定辩证法在彻底否定的过程中也宣布了自身的灭亡,最终成为一种“瓦解的逻辑”.他的星丛理想也仅仅成为了一幅虚幻而美丽的图景而已.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阿多尔诺于193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说。通过对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生存哲学、科学哲学的哲学观考察,他不仅讨论了哲学解释与科学研究、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且分析了哲学与现实性的关系,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研究隐藏在现实背后的、现存着的意向性,而是解释无意向性的现实。因而,不仅唯科学主义思维,而且基础本体论,都与他相信的哲学的现实任务相抵牾。在这里,阿多尔诺不仅力图避免普遍性概念,还极力清除自我满足的精神总体性观念,并提出了否定性、辩证的否定等概念,强调哲学应该严格排斥所有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认为哲学问题集中在具体的内在于历史的复杂性中。由此可以断定,本文应该被视为"否定辩证法"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于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的副标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由此,卢卡奇开启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先河。西方马克思主义诸学派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诸流派紧随其后,从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到阿多尔诺的“否定辩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后成为马克思理论建构的基本概念,是辩证法运作的中间环节,是创造性的否定。无产阶级作为创造性的否定一方面是经济学概念,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失去财富;另一方面是一个哲学概念,在普遍改变整个自然界的同时使自身抽象化。传统的见解过于强调其经济学维度。通过辩证法运作的方式梳理出马克思早期作品中无产阶级概念在不同文本中的阐释逻辑脉络,呈现出无产阶级概念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的逻辑地位与哲学维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之后保持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所必需的,也是更全面地进入《资本论》语境的必要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同一性、体系化的特征,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同一性哲学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这种同一性、体系化的哲学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的特性和要求,同一性哲学对具体经验的否定,正如商品交换对质性的否定.阿多诺认为,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真正的哲学是非同一性的哲学.这需要从同一性的辩证法走向否定的辩证法,以非同一性的"星丛"结构为基础采探索新的哲学模式.阿多诺将批判理论的逻辑推向了极限.同时也更加揭示出批判理论的内在困境,即在激进的哲学批判背后,缺乏走向现实实践的理论中介.这是哈贝马斯理论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K.R.波珀和Th.W.阿多尔诺于1961年发起的关于社会学的发展倾向和方法论的原则争论①,至今尚未结束。这场争论使辩证法成了西德哲学和社会科学流派——分析科学理论和批判的理性主义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之间的争论对象。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否定的辩证法”②这一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观  相似文献   

7.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以另类的表达方式阐述了他对哲学的独特理解.否定的辩证法从社会批判深入到对启蒙和现代性的批判,再到对哲学自身的批判,充满了强烈的革命性、现实感和关怀意识.阿多诺的哲学观中流露着哲学传统的延续痕迹,激进的态度背后是阿多诺对哲学批判精神的本真诠释,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守护着哲学的灵魂.反思阿多诺的理论,绝对的否定缺少与现实的对接,因而难以摆脱自身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从五十年代末期、特别是从六十年代以来,在以K.R.波珀和E·托皮奇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学派同以Th.W.阿多尔诺为代表的辩证社会学派之间展开的论争,在西德,引起了各种不同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围绕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基础和可能性问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法进行了种种歪曲和攻击。例如,新托马斯主义者G.A.韦特在他的《上帝——人——宇宙》一书中宣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不可统一性。H·奥吉尔曼在他撰写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书中得出结论说:“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的诸种可能性中,没有一种可能性经得起检验”。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K.R.波珀在他的《什么是辩证法?》中说得更露骨。他说:“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之间的组合……比辩证唯物主义还更糟”。很清楚,资产阶级的各种哲学流派集中攻击的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性,辩证法的本质——矛盾学说,辩证法的客观的社会特性和发展的革命概念。所不同的是,他们中的有些人力图把辩证法歪曲成为一种表面的纯粹进化的发展学说,有的则把辩证法变为极“左派”的激进主义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都否定唯物主义辩证法,胡说辩证法是恩格斯和列宁后来硬加到马克思主义上去的教条主义产物。本文发表在东德《德国哲学杂志》1979年第1期上,作者是洪堡大学教授,他从理论上对上述论点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9.
南斯拉夫哲学中的“实践派”在对待自然辩证法和一般辩证法及反映论这两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问题上,极大地背离了唯物主义。他们多数人受到卢卡奇的早期著作《历史和阶级意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和阿多尔诺以及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等对辩证法的独特解释的影响,否认自然界本身存在辩证法,从而把辩证法只归结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把辩证法仅仅局限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内。他们还企图证明自然辩证法不是马克思所提出,而是恩格斯从黑格尔和谢林那里“不加批判地借用过来”,直到很晚才被引进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朱渝阳 《浙江学刊》2022,(5):139-145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的理论不仅重构了主体间的理性交往模式和社会规范秩序,而且也在客观上复兴了黑格尔耶拿早期的社会冲突理论,特别是《伦理体系》中的“否定伦理”章节。但问题是,霍耐特对黑格尔“否定伦理”的承认式解读,实质上是把植根于民族国家之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理念简化、降级为社会道德发展的逻辑方案。这种承认解读模式不仅遮蔽甚至放弃了“伦理国家”的理论指向,而且在根本上与黑格尔《伦理体系》的写作意图不相符合。本文首先解析霍耐特的承认范式是如何悖离黑格尔“否定伦理”的文本语境,进而指出,只有从黑格尔伦理体系化的视角,才能正确理解“否定伦理”所承担的结构性的过渡功能:把伦理的自然阶段引向伦理的真正形态,引向统一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1.
谢永康 《求是学刊》2007,34(2):51-55
阿多尔诺在其关于形而上学的课程中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解读,对于理解否定的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在阿多尔诺看来,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只是在他那里抽象概念与感性世界间的关系才第一次得到自觉、认真的对待。这种关系本身就表明了形而上学内在的辩证结构。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质料”等概念,试图使非概念的领域概念化。而这类概念恰恰昭示着非概念物的不可消逝性,从而成为非概念物的踪迹。这些踪迹的存在表明了形而上学的不完整性,并将形而上学的问题引向了形而上学之外。阿多尔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形式与质料、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中意识到了中介问题,但由于其对主体反思的完全陌生,这种中介只是一种“中庸”,而非辩证的中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包含的非同一物的踪迹对于阿多尔诺反思近代形而上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多诺写作风格上的矛盾实质上是哲学思想本身的矛盾.阿多诺哲学的核心是对概念的同一性的内在否定,这只有在近代以来的理性批判传统中才能被适当理解.阿多诺对概念的意义史的解构,展示出作为概念之他者的非同一物,并借助同一性与非同一物的差异性,表达一种新型的同一性:星丛.否定辩证法的这一运作是直接来自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批判,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布展的基本前提是,反对"第一哲学"、拒绝总体性和反对"实践第一"等传统哲学的理论建构原则.特别是最后一点,是阿多诺开启"后马克思"思潮的重要逻辑命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确立科学的深度模式,即从一般的人头式评介进入到历史的具体的深层专题研究。作者通过对阿多尔诺等人第一手文本的研读,确证了法兰克福学派中后期发生的“后现代”转折,特别是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所忽略的阿多尔诺哲学新动向─—反叛自卢卡奇以来乃至整个西方理性的后人学、无调哲学以及否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一种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思潮不同的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后人学话语。他们在著作中批判了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的启蒙精神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支配论。文章通过对《启蒙辩证法》的分析,认为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指出启蒙理性在推进物质生产力极大发展中显现出自身的两重性,即解放与奴役时,第一次开启了一种后现代和后马克思倾向。  相似文献   

16.
阿多尔诺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蕴含在其对社会概念的理解和规定中.阿多尔诺的社会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并在与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判性争辩中产生.在阿多尔诺的视域中,唯心主义的社会研究揭示了社会的中介性和普遍性要素,但是这种中介性被强化为超越社会成员的普遍性力量,从而蜕变为意识形态;而实证主义则强调社会事实的直接性,反对社会的总体性理解,将社会理解为必须接受的现成事实.在他看来,这两种社会概念都缺乏辩证性和批判性,客观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辩护.因此,他揭示了交换的同一性要素对社会构成的作用,主张将社会理解为一个对抗的过程,甚至一个“问题”,从而为主体在社会中的批判和创造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这也使得阿多尔诺的社会理论具有了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位“引人注目”的理论家,伊里因科夫在辩证法和认识论研究上提供了创造性的成果.但因其“在列宁《哲学笔记》指导下”开展的研究工作包含着对于传统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挑战,在苏联国内和西方学界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论.回到伊里因科夫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观念东西”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复杂而可贵的理论创新,及其对于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奠基性作用.得益于三十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思和深化,伊里因科夫的理论研究也构成了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8.
李恒瑞 《探求》2011,(4):62-68
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之际,列宁集中精力研究和阐发辩证法学说,提出了辩证法学说体系的新构思,主要体现在关于辩证法的“三个定位”:一是关于辩证法的性质的定位,辩证法是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实质上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二是关于辩证法的核心的定位,即把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作为辩证法的核心;三是关于辩证法的功能的定位,提出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恩主义的认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列宁为榜样,善于客观地、全面地把握和运用辩证法,充分发挥辩证法的认识功能,进一步增强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全党全民的辩证思维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与卢曼在 1971年的理论之争是德国学生运动的最后一次理论争论 ,它对整个一代人和德国社会科学界有重大影响。1.争论的出发点哈贝马斯和卢曼在 1971年时都知道 ,必须突破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长期停滞状态和不充分性。他们同时也知道这种突破面临一个困难 ,就是必须分析一个比过去更加复杂和更加无法一目了然的社会。哈贝马斯认为“批判理论”已经提供了分析这种社会的理论和方法 ,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1974)就是“现代社会辩证发展理论”。他未能采纳在北美 (特别由帕森斯 )得到发展的系统论。卢曼 (NiclasL uhmann1…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产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现在通行的体系的模式是在苏联三十年代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作者认为苏联哲学家在制订体系时,把恩格斯提出的辩证法第二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混同于列宁提出的“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是一个根本的错误。文章根据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论证了“对立面统一”与“否定之否定”是一个意思,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最后,文章尝试突破苏联的传统模式,按照辩证法的本来面目,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础上重建作为“发展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构筑成为一个历史发展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