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国际市场、经济结构失衡的约束,需求管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长期问题和供给问题进一步突出.目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结构失衡出现了新特点,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从短期向长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需要从战略、路径和主体行为实现一系列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以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暴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策略,特别是近年来宏观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增长采取高耗能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导致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和环境污染加剧。能源与环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双重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关键点在于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使用制度的变革,目的在于充分体现资源成本与环境成本。资源成本是需要通过完善资源的基础市场即矿业权市场来实现的,而环境(生态)成本是需要通过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实现的。最终,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由劳动密集型增长向资本密集型增长转型过程中,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其高赢利空间已形成了对资本较强的吸引力.国外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化工业之路具有其必然性,但重化工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特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兴服务业是利用现代理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以及服务创新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和高增值性五个基本特征.新兴服务业产生的经济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少,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城镇化、产业政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催生了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推动中国新兴服务业大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上,从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社会信用、人才培养、统计制度建立等方面实施有力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不断深入以及政府经济增长理念不断淡化的进程.包容性增长理念已被写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并将在未来五年在引导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的新时期,对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进行重新解读与定位,以便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王履宣 《社科纵横》2008,23(4):52-5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能源供给结构不合理,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能源消耗的强度提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商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能源供给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能源供给的重要性,实现能源供给的呵持续发展.要解决中国的能源供给问题,根本出路是要坚持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在发展煤炭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油、天燃气、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和可替代能源.要坚持能源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治污,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宏观管理,在源头上优化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优化财政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突出,依靠要素高投入驱动而科技进步贡献度偏低,资源瓶颈与环境恶化加剧.要使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通过优化财政结构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应该通过加大政府支出,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税制,发挥财政职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措施来实现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特征,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亟待转变。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战  相似文献   

9.
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全球经济、竞争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的空间更为广阔,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大。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律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课题。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江总书记的讲话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叩响中国的大门。在知识经济中,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由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大量消耗转向对人力资源的消耗,使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试先行者和首善之区的广东,理所应当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穿2010年广东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FDI在中国的区域选择战略上出现了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以及由南部沿海向北部环渤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在投资形势上出现了投资独资化以及将更多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设在中国的趋势,投资并购形式上出现了并购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趋势,这样.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及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导致了更多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我国应有选择地建立吸引外资以及提高外资利用质量的有效机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忖投资的扶持机制,建立外资企业的监测机制等措施,科学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包括生产、消费与分配等社会化大生产的三大环节的发展方式,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实现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调整的理论观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关系。在对“转型”与“升级”两个慨念的含义进行逻辑辨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并探讨了实...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迎来了振兴老工业基地、建立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是新形势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分析国内外环境成本,结合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成本削减途径提供政策上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长远发展提出可供参考、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提高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加紧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新并定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综合运用推动经济增长的九大核心驱动力,即时间经济意识驱动力、科技创新引领驱动力、新兴产业发展驱动力、民营经济发展驱动力、品牌效应驱动力、人才扶持驱动力、财政政策驱动力、体制与机制改革驱动力和舆论环境驱动力,把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地方直接调动到生产效率高的地方,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只有重新定位当前阶段经济政策导向的坐标,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引领经济走上稳健和谐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李世兰  夏泰凤 《探求》2013,(4):77-81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体制改革能够突破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深化体制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体制机制的不到位会通过对资源消耗方式、自主创新能力、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影响而制约经济转型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深化基本经济制度、要素市场改革、财税改革和金融市场改革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后危机时代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创业型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创业型经济也是创新型经济,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企业家精神资本,其微观基础是创新与创业型企业,其二者的结合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发展创业型经济要求构建一个各种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体制与机制,从而优化配置企业家才能和创业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型专业化产业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倍受推崇,与此同时,产业区经济增长的代价如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大量的增长负外部性产生,正在背离经济增长的初衷.到底什么样的增长模式是符合专业化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就此作了初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阶段.中部六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相关的资源型产业,但是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部地区越来越依赖资源消耗,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需要实现产业转型,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低耗能低污染型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中部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宜的"两型"产业,同时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类高耗能和高污染工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的生态环境状态不容乐观,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环境成本控制迫在眉睫。环境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但资源的消耗程度和环境污染状态很难准确界定,生态足迹法是用动态的评价方法评估环境质量,从而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为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生态足迹法充分了考虑污染的影响,将环境污染合理的纳入核算账户,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优化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实证研究得出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加强治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工业转型等,把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互补和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