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制度,实行虚拟员工,发放概念工资,评比星级员工和优秀管理人员,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学生转换为单位员工的角色进程,实行在学校既是学生又是单位员工的双重身份管理模式,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周期的时间,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立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做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满意,有效地解决大中专毕业生适应社会周期时间长的问题,实现毕业生与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机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不少用人单位都以档案为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参考依据,因此,高校学生档案对大学生今后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夏  王栋 《管理科学文摘》2010,(32):116-117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不足6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高标准,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理念陈旧,使得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非常不容乐观,形成了严重的“就业寒流”。论文将从高校改变教育理念入手,分析将高等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挂钩,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格认证为辅助手段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大中专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缩短大中专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周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教中心建立健全制度,对学生实行"双重身份"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尹楠 《管理科学文摘》2010,(32):131-132
新时期,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受到了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就业市场体制、就业市场结构和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目前的状况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便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协调、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式,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方高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高职毕业生在求职状况、就业指导、就业政裳与就业市场等方面的调查,尝试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学生个体等多层面,提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应具备充分的竞争力,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用人单位招聘要求提升、大学毕业生素质不高,迫切要求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艾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167-168
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乎中职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中职院校只有为学生的出路着想,才能办出特色,增加竞争力,不断提升社会地位和声誉。本文从市场环境,用人单位,毕业生自身等方面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邵玲 《决策》2009,(11):I0015-I0016
“被就业”一词蹿红于网络,使早已存在于高校就业统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大白于天下。很多人将此归咎于民办高校为扩大招生所采用的手段,对办学市场化产生误解。其实,“就业率”与民办高校的生存关联度远远低于“就业质量”,因为高校毕业生供应与社会需求要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最优,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必须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岗位标准相联系,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就业岗位相对接。而随着服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服装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及服装流行周期的缩短,以及企业岗位群对服装从业者的行业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黄炜  代馨 《管理科学文摘》2009,(23):216-216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存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满意员工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本文从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分析得出培养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瑞峰 《决策探索》2008,(18):50-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因而,高校就业工作也相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但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短期促销”、“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科学咨询》2008,(17):96-96
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是对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补充: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用人单位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是对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补充,对促进毕业生就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用人单位后备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缪梦琦 《科学咨询》2024,(2):180-183
随着高校扩招,医药类高校的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医药高职院校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出现了“难就业”“慢就业”“懒就业”等现象。“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医药高职毕业生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环境、家庭观念以及毕业生个人心态、能力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选择或被迫采取“慢就业”。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认为,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医药高职院校的“慢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重庆合川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发展缓慢,生源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不精、技能不强,到了用人单位不受欢迎”的现象,学生无法得到市场和企业的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中职学校“精学”与“广学”之间的矛盾,对现行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珍 《决策探索》2010,(20):50-51
近年来,会计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用人单位找不到理想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则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使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两难"之间暴露了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反映了目前人才结构的失衡。会计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会计教育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也引发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对高校会计教育进行改革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15-15
辽宁省政府办公厅最近下发的紧急通知明确.辽宁省将实行大学生就业“第一责任人”制度。按照规定,市长是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市要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划方案:高校书记、校长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省政府“一校一策”具体落实到“一院系一策”、“一专业一策”。  相似文献   

19.
周伟 《管理科学文摘》2009,(26):194-194
高职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大背景下,对用人单位而言有“动手能力强、择业心态好、服从意识佳”等特点。虽然今年遭遇了全球的经济危机,所招岗位相比往年明显减少。但有远见的企业,反而会利用这段时间.挑选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首选便是戍本低、实用性强的高职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学院、老师及社会和家庭的大力帮助下,准确定位,找到合适的岗位。本文参考围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从高教政策、形势追踪、理论研究等方面探讨相关内容,加强信息交流,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20.
汪熠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199-199
当前,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大学生签约率不高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门槛过高,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二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奢望过高,缺乏正确的择业观。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看,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正确面对职业选择、社会现实和自身条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前提。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的儿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