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财会人员责任实行审计评价,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对财会人员参与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具体行为的评价。1.对财会人员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实行对财会人员责任的审计评价,一是有利于规范经济秩序和会计工作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各级党政领导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  相似文献   

2.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向来被视为民间审计的显著特征.由于内部审计的“内部性”,与外部审计相比,其独立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限制.实质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不存在干扰内部审计活动的事项,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自由地开展工作并做出公正无偏的审计判断.因此,要使内部审计活动顺利地开展,必须对内部审计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管理部门的广泛应用,审计技术创新问题日趋迫切。现代审计实现信息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同时把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作为实现审计技术创新的基本保证。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远跟不上会计电算化和电子商务、网络化的发展。当前应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尽快进行审计电算化立法;2.加快审计软件开发步伐;3.建立计算机审计专业网络;4.快速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后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建议是否得到解决和改进的一种跟踪审计。其本身具有的重要性包括:一是体现内审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是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程序;三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总之,后续审计是完善审计监督和服务的需要;是提高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是完善审计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于解读国家审计及国家审计制度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认识,从性质上来看,国家审计是一种认识活动,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证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行为进行认识判断。受认识论普遍规律的制约,国家审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正确到正确、由片面到全面的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认识都是有局限的,认识的相对性决定了国家审计结果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内部审计新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其在我国的运用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应转变内部审计观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风险为导向,兼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建立一套完备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环境;改进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以适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以适应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推广计算机应用,以更好地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服务。  相似文献   

7.
仲伟琴 《理论界》2006,(11):217-218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是审计对象存在重大错误或舞弊,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造成的。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形成因素的研究,使审计人员认识审计风险,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2年恢复和重建审计监督工作以来.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仅有20多年的时间、资本市场也只有13年的历史.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得审计监督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高所致。为了从根本上强化审计监督的力量.从培养审计人才的源头入手不失为一个上箫。  相似文献   

9.
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 ,更多的时候是在政府要求下进行的。如何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精神 ,加强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是当前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股份制企业的审计应建立在对其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予以界定评估的原则基础上 ,应贯穿于股份制企业从改制到生产经营的整个运行过程中 ,这对于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审计风险     
李井敏 《理论界》2006,(12):234-235
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审计理论中,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审计及其免疫系统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要真正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实现控制风险和加强监督的目的,必须将审计的功能从审查评价财务、业务的合规性,拓展至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的效果.内部审计不仅要贯穿企业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始终,而且要从战略高度贯穿企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的始终.完善风险管理审计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路径: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构建"事前介入、事中督查、事后建议"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监督检查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为主线,以促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目标,实现企业控制、管理、审计的协调统一;创新风险管理审计技术与方法;加强风险管理审计实施主体建设,提高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审计假设判断审计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用以判断审计职责的方式主要有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市场判定等形式。事实上,审计假设既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审计职责的理论依据。以莫茨、夏拉夫创立的审计假设来判断、推论审计职责,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深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审计取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提出了创造健全的审计法制环境,明确和落实取证责任,建立科学的审计取证决策机制,加强审计取证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研讨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审计本质、职能的重新界定,具有预防、揭示、抵御功能.免疫系统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新核心理念;审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免疫系统论的升华和功能的强化.企业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必须实现与免疫系统论的高度融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新价值取向;完善审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机制、奖惩机制、协调机制,强化审计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发挥审计人员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进审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其具体表现形式为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与事实的偏离或者遵循了审计准则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的偏离,由此产生了审计风险。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审计风险。本文在阐述审计风险的涵义基础上,提出了可以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内部审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实现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当前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探索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与现代审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 ,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挑战 ,同时是对审计教育的挑战。本文还就审计教育的改革与策略 ,审计教育的观念和内容的更新 ,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执行审计准则状况的量度,因而良好的审计质量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秩序有条不紊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提出了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审计理论框架是以完备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研究审计本质与功能的,由于现实中的契约总是不完备的,因此,完备契约理论的审计观无法解释独立审计在动态环境中契约缔结与履行过程中的本质作用.与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相比,不完备契约理论审计观认为,审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其功能不单纯是验证和证明,更多的是在契约的动态"完备"过程中对缔约各方的产权信息进行明确与界定.  相似文献   

20.
审计质量高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审计实务过程是有限透明的,这使得人们在评价审计质量时面临困难.而审计师直接负责审计工作,其所作所为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学者将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焦点落在了审计师这一行为主体上.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审计师们存在着某些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和降低审计质量.本文对国外降低审计质量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