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安全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要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多元化海内外石油供应方式,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储备体系及期货市场,以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石油安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50%的安全警戒线。为了确保我国的石油安全生命线,我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从“走出去”到“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再到海外能源的合作,最后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国内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宽度,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能源体系;石油置换;加入国际能源机构(1EA),建立公平自由的能源市场;完善我国的石油安全管理体系;设定石油消费“底线”等策略,以维护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我国石油能源的正常供给。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我国石油安全储备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我国石油安全的基本内涵以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等问题,并结合我国石油产业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石油战略性储备的经验,探讨了提高我国石油产业安全性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安全现状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安全是指外部石油资源供应安全问题。中国石油产量增幅不足,消费量剧增使得石油供求缺口日益增大,出现了石油安全问题。中国石油自给能力不足,进口单一,石油战略储备尚未成熟等因素使得中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是保证国内石油供应,应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使石油进口多元化,建立国内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5.
石油安全概念与石油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安全最早是一个军事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内外对它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石油安全的本质是供求矛盾,合理的石油价格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是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20世纪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导致西方主要石油进口国纷纷实施石油安全战略。研究美日等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实施的背景和措施,对于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金融化及我国石油经济安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国际石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分析了传统石油经济“平衡安全”理论的局限性和表现形式 ,提出了现代石油“发展的安全观” ,并提出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基本思路以及石油金融互换和多元风险采购两个石油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建议恢复筹建我国的石油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7.
石油是工业血液,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第一战略物资.但中国的石油安全局势不容乐观,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石油安全已经敲响警钟,这使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笼罩了一层阴影.为了保持石油安全,从而为实现和平发展战略扫清道路,中国必须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探求中国的石油安全之路.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应该要有新的视角或分析框架 ,既要有宏观的眼光又要具有前瞻性。伊拉克战争是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初步考验 ,考虑到其对国际石油和战略格局的长远影响 ,伊拉克战争也是对我国石油安全的严重警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 ,石油安全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其内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贸易和价格问题 ;它既是一个国内问题 ,又是一个国际战略问题。做好应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和油价上涨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处理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走国际能源安全合作之路等 ,应视为我国主要的石油安全战略手段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旺盛的石油需求使中国石油进口及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来源及进口安全成为保障经济安全的战略难题;中国、哈萨克斯坦两国凭借资源、地缘优势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业已建立起牢固的互信关系和利益纽带,以中哈输油管道对接为契机的石油合作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历史机遇,不但使我国石油来源及进口多元化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进而掌握石油贸易全球化的主动权,而且可加快我国石油资源利用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进程提供多元化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入世初期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经营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扩大石油石化产品的出口和企业跨国经营,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石油石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我国油田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为此,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入世初期拟采取的对策是,大力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推进企业的内涵发展;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战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 ,石油已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安全保障 ,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半个多世纪以来 ,国际上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许多地区的冲突和战争都与石油有密切关系。我国政府应制定符合国情世情的石油安全战略 ,综合采取各项切实有效的措施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只有这样 ,才可有效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石油产品供求特点及石油价格变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实施国家石油安全储备战略,防止石油价格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油价波动是近年国际经济中的一个敏感话题,2002-2005年的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造成油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失衡.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水平、政府收支乃至国家安全等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高油价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即经济增长从要素投入增长模式转向知识投入增长模式;改变交通运输的格局,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工业的发展转向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重点引进低成本节油技术;加大车改力度,创建节约型社会;建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并适时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等.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较为丰富,是其独立之后依靠自身资源搞建设的重要依托。随着中国能源战略的变
化,近年来我国部分油企先后进入该国市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
展战略的提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利益联系必然更加紧密。但是,由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储量较为丰富
但开发不足,同时政治相对保守,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油企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遇到诸多困难,因此,从政
治、社会安全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研究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特点,探索与该国的油气合作策略十分必要。我国油企
与乌兹别克斯坦油气市场合作应该从利用政府间友好关系开辟油气合作市场、合理规避法律陷阱、探寻多种合作模
式、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受国内石油资源的制约,石油产量难以自给自足,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石油安全面临诸多问题。在分析中国石油资源供求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实施石油进口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建立“三位一体”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开发替代能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石油最初被广泛使用的领域不是经济领域而是国防领域,因而石油禁运最初是第三国对交战国所采取的极端措施。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不断积累,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在国际斗争中,经济对抗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达成运用军事手段所难以达成的战略性目的。发达国家为攫取更多经济利益,就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强权,特别是石油禁运,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压制、经济制裁、经济报复甚至经济打击。  相似文献   

18.
地缘战略是以空间关系为基础的国家战略。特殊的资源、区位条件和民族构成、历史文化使新疆具有欧亚政治板块的接合点、石油战略上的敏感地带、陆向开放的前沿、地缘政治轴上的桥头堡等综合地缘战略优势,并成为我国陆权的枢纽。该文认为认识并利用这种优势对开展与中亚及世界各国的互信合作,巩固我国的陆权及空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能源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不足,比对发达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特点,提出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