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当代科学发展观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应地,遵循的是“人”-“非人”-“人”的人学演变逻辑。科学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的人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发展伦理学如何发展——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反思传统经济发展观和生态伦理发展观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人的深刻了解。人的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实质和核心,发展伦理学必须解决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与全新的理性视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石;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要确立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补偿和生态创造价值意识,强化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信念,并实现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观的两种历史形态 ,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的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一个经济过程 ,从而混淆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状况 ,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造成了发展中内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矛盾。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一种综合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既表现出在发展的内涵及其方式、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衡量指标、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区别 ,也呈现出在共时态上的依托性、在历时态上的相继性和重视经济发展的共同性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涵义。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的不同,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是一次社会文化的根本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三大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其实现则依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然具有广泛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并未在实践层面得到彻底贯彻。伦理学的证明在道德上为可持续发展可以提供有力的伦理辩护,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具有现实意义的伦理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证明和辩护可以在生态伦理和代际伦理这两个维度及其统一性上来展开。把代际伦理仅仅作为生态伦理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是有缺陷的。如果说生态伦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伦理维度,那么代际伦理则仍然是人与人的伦理维度,但与传统人与人的伦理维度已经有了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观是至今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发展观,主要体现为一种代际间的发展正义观。其破缺之处是是对空域谱上的公正性有所轻视,及对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关注不够。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反思的延伸,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突破与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是全方位时空的,表现为一种系统发展观,更是突出了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对人的关注、崇尚,是发展观的卓越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反思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发展经济学的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西方哲学的范式变革:当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消解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存在论基础,对人的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把人自身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观取代传统发展观表征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自我批判构成发展观转型的重要思想背景: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的反思为发展观矫正目标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持,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发展经济学的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发展观转型的深层基础则是西方哲学的范式变革:当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消解为可持续发展观奠定了存在论基础,对人的全面研究为可持续发展观把人自身确立为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主题,关于"人"和"物"的片面理解使现代发展观呈现出有增长却无发展质量及大多数人享受不到发展成果的局限性。人们应寻求科学的发展观,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遗传资源具有不同于传统资源的特性,其具有属物性也具有属人性,其使用价值在一次性研发中转移,且具有多重权属。人类遗传资源的研发首先应当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原则,研发前告知其权属人并征得其同意;其次,应该遵循无伤原则,不能对当事人的身体及隐私造成伤害;再次,应遵循公平原则,资源的提供者和研发者利益共享;最后,应遵循正当原则,使用合法的手段获取研发材料。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蕴涵包括: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基点;社会正义代表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原则;崇尚和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特征;关注生态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视野。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陈云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其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逐步探索。陈云同志的发展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进而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不断认识过程,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相似文献   

16.
一种创新型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最重要的发展观,它是在对人类以往发展观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发展观的创新和革命.创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新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发展与人之间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或总认识。一个执政党的发展价值观直接制约了这个执政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模式选择和战略规划,直接影响着发展的质量、速度与进程。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科学的发展价值观。党的发展价值观构成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及其实践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发展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马、恩、列、毛等有关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重成器轻成人、重理论轻实践、重专识轻通识、重能力轻素质的"五重五轻"现象。职业教育有效发展,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定位观、目标观、教学观、人才观和生存观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