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和对外开放的领先区。苏锡常三市实际利用FD I与GDP增长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方式、FD I业绩与潜力三方面对比说明,苏锡常都市圈中常州在利用外资的速度、方式及业绩、潜力均低于苏州和无锡。常州应尽快改变陈旧的引资方式,加大力度引进外资,提高FD I业绩指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部全面反映苏锡常社会发展的力作──评《苏锡常发展报告》沈星地处东南沿海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以其龙腾虎跃般的发展与强大的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经济与发展的先进行列,为社会主义实践增添了光彩。苏锡常三市同苏州大学的学者亲身感受了历史的巨变,认识到总结区...  相似文献   

3.
苏州与无锡、常州均是江苏经济发达的地区,近几年三个市的工业发展都比较快,而其中以苏州市的增长速度为最高。从1981年至1985年,苏州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及村以下办工业,下同)平均每年增长18.4%,同期无锡和常州分别为16.4%、14.9%。但是,从每百元工业产值提供财政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和定额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情况来看,苏州均差于无锡和常州。其1985年的对比可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沪宁地区城镇发展与经济社会的相关性研究谢文蕙沪宁地区系指沿沪宁铁路和长江下游的上海、苏锡常和宁镇扬三个地区。全区土地面积46644平方公里,人口4330万,包括一个直辖市——上海,六个省辖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及其所辖的20个县级...  相似文献   

5.
江苏常州临长江而滨太湖,东望上海,西接南京,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筑起当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苏锡常都市板块。在常州主城区天宁区的东南部,一块城中的投资热土,掘金宝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正朝着“领先开发区、融入主城区”的奋斗目标迅速崛起,她就是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6.
常州,这座拥有2500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江苏南部、长江下游,与上海、南京等距离相望,同毗邻的苏州、无锡等共同构成了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苏锡常”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常州已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工业明星城市,并被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估中心列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一个具有跨世纪、高科技、开放型、可持续、现代化的新城区——常州新区在古城之北临江崛起。 科学决策历史性的跨越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勇于追求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常州决策者们。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开发带战略,呼应浦东开放开发,确立了“以港兴市,连江通海,三区一线,  相似文献   

7.
强强整合,崛起一方强劲增长极江苏常州临长江而滨太湖,东望上海,西接南京,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筑起当代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苏锡常都市板块。在常州主城区天宁区的东南部,一块城中的投资热土、掘金宝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正朝着“领先开发区、融入主城区”的奋斗目标迅速崛起,她,就是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8.
常州构建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提出构建和谐常州评价指标的三方面依据及重要意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结合常州的实际,系统提出了今后五年常州构建和谐社会的6大类、25项35个具体评价指标,并强调在构建和谐常州中还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宁苏锡常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济增长理论中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通过1994—2003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GDP、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数据构建回归方程,并在比对全国同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的三因素(人力投资、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强市富民"是常州人的梦想。人们一直为之奋斗:改革开放大潮掀起时,常州以乡镇企业起步,靠招商引资起飞,一举迈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十五"期间,常州的产业转型慢了半拍,发展速度与苏州、无锡形成落差,从官方到民间在承受"被边缘化"压力的同时,也在寻求方向运筹突破;进入"十一五","常州未来,其命惟新"成为共识,常州毕全市之力于一役,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促进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契合和谐社会的本质,企业文化的功能凸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企业内部整体和谐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企业与外部广泛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任务,全面把握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辩证地看待二者的互动共进关系,探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主要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区域结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有机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通过剖析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全民族为之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15.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为基础,作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本文就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现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发展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必须加强教育公平的保障措施建设,确保教育公平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本特征。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在生态和谐视域中,和谐社会的研究进展表现为提出背景的宏阔性、思想渊源的厚重性、审视视角的 多维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思维方式的和谐性和生态和谐的实践性等若干层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研究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性。杜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创造条件。促进社会个体之人与社会群体之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按照逻辑关系从“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层次上展开理论说明;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主要着眼于我国实际,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态上寻找理论基础;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模式和存在问题出发,探索构建路径,提出不少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