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2,(15):20-21
医改“十二五”规划再提医保委托管理,鼓励政府购买有资质商业保险机构的经办服务。事实上,医保委托管理早有先河,形成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代表的托管模式和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代表的补充模式。前者的做法是把基本医保基金交给商业保险机构托管,管理费由财政支付;后者则从基本医保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购买商业保险服务,提高总体的医疗保障水平。两种做法都曾获得卫生部部长陈竺的肯定,广东今年将在省内推广湛江模式,江阴也有意拓展医保基金的托管业务。有媒体报道,全国医保委托管理或推江阴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最近,四川省出台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到民营企业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意见》规定,自愿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原单位批准同意后,即可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或营业执照。3年内原单位将保留其原有身份,原单位因此形成的编制内人员缺额3年内不得补充人员。在  相似文献   

3.
<正> 国有小型企业如何活起来呢?我以为,“托管经营”不失为一条新路子。 何谓“托管经营”?简言之,就是政府有关部门有选择地委托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去管理那些经营亏损、陷入困境的国有小型企业。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经双方自愿,由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派出懂管理、会经营的人员,到困难的小型企业当厂长(编制仍在原厂),担起管理好这家企业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常静 《决策探索》2013,(20):64-65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逐步走上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其单位内部的广大员工除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外,对于为数众多的工勤人员和非在编人员,则与事业单位之间形成了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企业托管,顾名思义是企业委托管理。具体地说,企业托管是指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部分或全部让渡。委托双方以契约形式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实现委托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企业托管是对经营亏损、负债率高,不良债务很多的企业,在目前因众多原因,不宜大范围推进企业破产和收购、兼并等实际操作的情况下,针对目前国企产权主体不  相似文献   

6.
《决策》2012,(1):36-37
广东事业单位改革新政作为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广东正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广东将创新事业单位治理模式,在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设立以本单位以外人员为多数的理事会(或董事会、管委会),作为其决策和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7.
有众多事业单位,在财务上使用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务管理体制,即管理处本级使用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其下属二级单位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财务核算上使用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因此,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上不太一致,容易出现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传统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单位特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9.
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验资分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分别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单位申请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的注册资本情况进行审验.在具体进行验资业务时,笔者认为通过对以下几点的关注,有助于保证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业务的质量,降低验资业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相当数量的后勤保障部门已与原单位的主业分离,组建为后勤产业集团,并实行企业化管理,提供有偿服务。体制的转变使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后勤集团市场化发展的需要,需调整后勤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实施人员控制,行为控制和结果控制等途径,对后勤集团下属单位的财务运行施加影响和监控,提升后勤集团的财务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暂付款”科目用于核算“各级财政部门借给所属预算单位或其它单位临时急需的款项”和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待核销的结算款项。设置该帐户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核算和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但笔者发现,一些单位在执行制度时变了样,管理混乱,“暂付款”科目无形中已成了隐瞒收支,转移资金的“防空洞”,亟须加强管理,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弊端逐渐显现,这不但影响了各企业改革的深化,还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搞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让企业减负,轻装前行,已成为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实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意义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老保险是最核心、最基本的社会保险项目,其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享受养老金的对象即离退休人员剥离原单位,由社区组织管理服务,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原告刘某原受聘于一乡镇计生服务站工作。计生服务站属事业单位。2003年11月下旬。刘某请假休息,假满后于12月15日向单位请求续假半月。在此期间.刘某于12月1日与另一乡的计生服务站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已在该单位上班。刘某于2004年2月向原单位提出回去上班,未得允许,双方产生纠纷。因企业改制,实行停薪留职,期限届满后,停薪留职的员工不回单位上班;有的没有书面辞职请求,即离开企业长达几年或十几年.而企业没有对其作出过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或者有的企业作出处理决定后,只在企业会议上公布,或者只在厂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往来款项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实际上,大多数事业单位将往来款项变成了“自留地”,用往来款项来掩盖某些经济问题甚至违规违纪问题,“假投资”、公款私用和虚列支出的现象比较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对真正的往来款项也缺乏管理,经过多年积累、人员更换,大大增加了坏账、死账的几率,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了潜在的风险。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管理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在此,笔者将从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解…  相似文献   

16.
我市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工作从1998年在丹江口市、竹山县和市直部分单位试点到目前在全市范围内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总体情况良好。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基本都实现了收支两条线管理,部分县(市)收支两条线工作已延伸到基层。截止目前,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几乎都纳入到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占全部单位的99%。全市预算外资金管理按“收支两条线”规定健康运行,已逐步迈入科学、规范、法制化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注册会计师聘任机制:困境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管理科学》2005,18(1):92-96
注册会计师应独立于客户,但是在现行公司治理下,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实际掌握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手中,这将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所以有必要改革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机制,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掌握在股东或其代表手中,避免管理当局操纵注册会计师的聘任.目前靠单一的制度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以减少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聘任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部署,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我们对医疗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存在着不少“小金库”违纪违规问题,有其行业特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和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此做一些分析和探讨。(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预算外资金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加强管理,并下发了有关文件,但至今仍有不少单位置若罔闻。1.银行帐户管理混乱。()多头开户。同一单位多头开户现象在不少单位存在。多的甚至开立六七个帐户,只有少数单位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另外,许多收费单位由有收费职能的内部科室分别征收管理,形成科室收费、科室开户、科室建帐,…  相似文献   

20.
<正>现阶段,随着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企业化工作向纵深开展,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和企业养老保障制度完成并轨;央企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在职时普遍学历和职级偏高,政治素养和觉悟普遍较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曾做出过较大贡献,其数量正逐年增多,成为广大退休人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本文介绍了过渡期内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现状及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难点,提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策略,对促进企事业单位发展稳定大局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