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  相似文献   

2.
蒋登凡 《科学咨询》2008,(18):34-3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要的是敢说、敢想、敢做的学生。随着新课程的启动,这些先进的理念,犹如缕缕春风,为我们沉闷呆滞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和谐的数学课堂,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平等民主、互敬互爱、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考"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制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该文从夯实基础和教学过程渗透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该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恩格斯曾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得以让我们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标)  相似文献   

8.
张真清 《科学咨询》2009,(16):11-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要的是敢说、敢想、敢做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慕长芬 《科学咨询》2008,(16):66-6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数学知识当作完全客观的公式和定理来传授,把数学思维当作机械的技能来训练,从而逐渐远离生活实际而失去其本质上的价值与活力,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面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室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全面铺开,发展性评价形成了影响课程实验的重要因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刘道本 《科学咨询》2009,(12):55-55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数学知识当作完全客观的公式和定理来传授,把数学思维当作机械的技能来训练,从而逐渐远离生活实际而火去其本质上的价值与活力,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面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的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而且还应当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句话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通过数学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自愿学、乐于学、热爱学的情感与态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数学教学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其中"交流"一词充分体现了-个"说"字,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培养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义才  贺进 《科学咨询》2006,(18):23-24
"合作、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受自身科学素养的限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形成了对探究学习的片面认识甚至错误理解,许多貌似合作、自主的探究,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句话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通过数学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自愿学、乐于学、热爱学的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