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台北人>的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循环否定的二元对立关系.一方面,作者通过对秋天与冬天衰败零落的景物、寂寥凄清的气象的偏重性叙述,暗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冷漠与蔑视以及人的生命在流动的时间面前的困窘与无奈.另一方面,作者又不满足于对过去的留恋,而是对现在与未来保持着不懈的好奇和追索.与这种复杂的意蕴相一致,<台北人>中又存在着空间形态与空间经济两种对立的深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都市的诞生催生了都市文学的发展.台湾文坛的都市文学主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不断为人演绎.台北的都市文学形象及其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为都市文学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来源.在这被现代文明解构复又重构的都市世界中,台北的异面呈现和主体重建,在台湾著名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的笔下,伴随着对现代物质的描写和古旧记忆的探寻,直面历史地理学的当下焦虑与选择.  相似文献   

3.
陈星聚是我国近代史一位杰出人物,在清末同治年间先后任福建省顺昌、建安、闽县、仙游、古田县令,兴利除弊,政绩卓异。同治十一年擢升台湾府淡水同知,光绪四年代理台北知府,光绪七年成为正式知府。光绪八年台北城正式动工兴建,十年告竣,陈星聚为建城倾注了巨大心血。他在台湾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瘼,兴文重教,抵御法国侵略,是循吏,也是民族英雄,更是开发建设台湾的功臣。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底台北市长选举的日益迫近,蓝绿阵营的选战愈演愈烈,近两个月台湾政坛的动荡和纷争,为选举投下了变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媒体承载着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当务之急就是要推进高端崛起.辽宁广播电视台北方频道作为辽宁广电高端崛起的先锋,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品质的电视频道.其开播一年的运营策略,或可为中国电视频道探索高端崛起之路,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叶 ,在复古与新变思潮的交汇中 ,《三国》与《水浒》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体类型 :“演义”与“小说”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读者群 :庶民与文人。前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辅助功能 ,即以小说为正史之补 ,传播史实并教化天下 ;后者强调章回小说处于边缘的游戏功能 ,即文人可以假小说以自娱、假娱乐以发愤。围绕着“教化说”与“娱乐说” ,明中叶人在小说的兴起、性质、意义、文体特征等各个方面 ,都建构了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7.
田子渝 《江汉论坛》2004,(10):95-99
台北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庋藏着董必武的档案资料有数十份之多,迄止时间1919年8月—1927年7月。这批珍贵的史料大致分为:1.董必武参加国民党会议的记录。2.董必武作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与湖北省党部、湖北省政府负责人给国民党中央的报告和信件。3.董必武以湖北省党部常委签署的文件。4.董必武在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章。5.记载有关董必武活动的资料。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被挖掘,对于深化董必武研究和首次国共合作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迷惘的一代"文学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欧内司特·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主义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隐微关系.菲茨杰拉德小说中包蕴着深刻的叔本华哲学思想,而海明威小说则呈现出明显的尼采哲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90年代台湾短篇小说呈现出一片蓬勃景象 ,涌现出一批文坛新秀。他们敢于尝试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法 ,并借助“黑夜”这一特殊意象 ,大胆探索现代都市尤其是台北人的内心世界 :灵魂在黑夜中赤裸着 ,自省、放逐、甚至膨胀着无穷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版画是明代后期书坊主推销通俗小说的重要手段.从创作主体看,版画是画工、刻工和书坊主共同创造的产物.从通俗小说版画"话语"功能的多声部特征看,一是辅助读者结合文本阅读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具有叙事功能;二是寓含着画工与刻工对小说文本的艺术理解和再创造,具有再现和隐喻的功能;三是体现着书坊主的商业意图,具有推销产品的广告功能.明代后期金陵版画结合建安派和徽派版画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派版画,在刊印质量和艺术成就上与苏州、杭州等地小说版画一起代表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画黄金时代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李新亮 《兰州学刊》2010,(10):146-149
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重大区别是更加关注小说形式的探索。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成为现代小说形式实验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与文学相邻的艺术形式,这就给小说与音乐的联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现代小说主要通过借鉴音乐节奏、音乐曲式和音乐旋律来实现小说文本的音乐性,具体地说,音乐节奏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声音层面,音乐曲式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音乐旋律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意境营造上。现代小说的音乐性是小说文体形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扭转了长期以来小说作为散文体仅注重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而轻视语音层面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小说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小说禁毁政策等原因,清代的小说选本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许多文言小说选本,具有严谨的学术品格;二是白话小说选本数量多;三是编刊者常常删改话本小说的题目和文本,增加了小说的个性化色彩,推动了话本的雅化。西方小说观念的传入,未能使学人重新审视传统小说观念,亦未改变小说选本的编选观念。  相似文献   

13.
白春香 《晋阳学刊》2005,(2):110-114
赵树理的小说在借鉴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拟书场格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扬弃了白话小说中程式化的格套,同时又吸收了“五四”小说中“作者化身“的叙述方式,从而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隐含书场格局的叙述模式。赵树理之所以要创造这种叙述模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古典小说中已延续七百年的“说书人”叙述者已经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14.
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小说的起始时间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意见.现以1840年至1871年的小说为参照物,以创刊于1872年的<申报>发表的小说<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乃苏国奇闻>和我国第一本文艺性杂志<瀛寰琐纪>发表的理论文章<〈昕夕门#谈〉小叙>、小说<昕夕门月*#谈>为依据,从小说的观念、内容、题材、体裁、出版形式的变化,论证晚清小说应以1872年为起始时间.介绍八种论述晚清小说起始观点的著作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是我国白话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期在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上,与白话小说出现的初期相比,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文人参与到小说创作中来,作品呈现出文人化倾向;二、创作传播的地域分部特色十分明显;三、小说的创作传播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成为一种产业。体现出文人化倾向、地域化特色、及产业化转型等新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陪都小说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国生活的全面书写,以战争史诗与生活史诗的双重小说建构达到了现代史诗的中国高度,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战时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丽娟 《齐鲁学刊》2006,(5):109-112
坪内逍遥在1885年发表的《小说神髓》中提出了写实主义小说观。他的小说观以批判以往劝善惩恶文学观为前提,通过对两者在描写内容、人物塑造和情节方面的对比分析,指出戏作文学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对其传统的超越,真正完成了日本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对日本近代文论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解放后朝鲜对古典小说的收集、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 ,朝鲜学者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收集、整理和研究古典小说 ,为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做了很多努力。至今 ,朝鲜已编辑出版了《古典作品选》、《古典小说题解》(上、中、下 )等作品 ,选编和介绍了古典小说作品 ;对《花梦集》、《双钏奇逢》、《王帝洪传》、《黄白虎传》、《玉浦洞奇宛录》等古典小说集和古典小说进行了研究和考证 ,而这些作品是朝鲜新发现而且尚未在韩国流传开的有代表性的古典小说 ;此外朝鲜还出版了四种古典小说史 ,在古典小说研究上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79-84,107,108
就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而言,中国本土之外的海外华人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这种传播和接受伴随着华人移民海外的步履而展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还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的重塑。对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译介,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对传统小说、戏曲的研究中,海外华人学者是一支独特的学术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颇多可借鉴处,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心灵世界>是小说理论当中的别一种风景,其浸透着个人生命体验的表述方式洗去了理论的灰色铅华,而其对小说的独特理解又让感性的灵光在逻辑的框架内闪烁,这是一种回到文学本性的理论言说方式,对今天的文学研究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