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源是晚清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有力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来自湖湘的有识之士。《诗古微》和《诗比兴笺》是魏源的两部重要学术著作,前者是一部经学研究著作,后者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诗论性质的诗选,却集中体现了魏源的诗学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魏源的诗学思想除受当时今文经学思潮影响之外,还深受湖湘地域文化传统的熏染,后者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先秦屈骚的崇拜与追慕,对清初王夫之《诗广传》的大量引用,以及对近代湖湘经世学风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2.
杨积庆先生《魏源诗文选》,作为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中的一种,最近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的特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广博、翔实、朴质、精深,充分体现了选注者严谨踏实的治学风格。 魏源(1794~18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进步学者和爱国诗人;这位对晚清思想界、文学界深有影响的革新人物,人们对他的研究还不多,《魏源诗文选》代表着魏源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湖湘学派和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中两颗灿烂耀目的明珠,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汉民先生所著《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南宋时期湖湘学派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它的学术成就及其特色;南宋时期湖湘学派与湖南书院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湖湘学派和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对于独具特色的湖湘学风的形成和发扬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朱著切入湖湘文化发展史上这一较为丰富的断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4.
夏剑钦先生的《魏源传》(岳麓书社2006年9月版),是一本厚积薄发、胜义迭见的著作. 庄子说:"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魏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兼通中学与西学的大思想家,又是一个著作繁富的学者与诗人.为非常之人写传,必须有非常深厚的积累,成于中而形于外,厚积而薄发.《魏源全集》的整理出版是湖南省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由夏剑钦先生具体主持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湖湘文学,尤其是湖湘近代文学,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传统要素。孙海洋先生近年来在湖湘文学研究这块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先后主持和完成了“社会转型中的湖南近代文学”和“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作家流派研究”两大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最近又著成《湖南近代文学》一书,并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对湖湘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历史作了全面总结,从而为湖湘地域文学的研究添加了浓郁而厚实的一笔。《湖南近代文学》对自19世纪初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南文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差可称之…  相似文献   

6.
著名丁玲研究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彭漱芬先生,继出版专著<丁玲小说的嬗变>后,最近又出版了力作<丁玲与湖湘文化>.这是学术界对丁玲研究的又一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魏源与东台     
与林则徐、龚自珍齐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魏源,在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世界”的第一批先进人物。魏源的仕途是不平坦的,他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十一岁时才得到一个相当于进士的任职资格,被分发到江苏任职。黄丽镛《魏源年谱》引《续扬州府志》云:“东台知县,魏源,邵阳人,进士,二十五年任”。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曰:  相似文献   

8.
我和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相识,已有不少年了。薛瑞泽博士出身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名家高敏先生门下,在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长期工作,参加了《洛阳市志》、《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等书的编纂,成绩显著。转到洛阳工学院后,1997年出任该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所长,专心于历史文化研究。他自研究生时期就注意探索魏晋南北朝的婚姻史,十余年间,陆续发表了《三国婚姻重视门第说商兑》、《试论三国婚姻的政治性》、《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魏晋北朝婚姻中的二妻现象》、《试论魏晋南北朝再婚问题》、《北朝婚姻简…  相似文献   

9.
陶用舒教授近年来潜心研究湖湘文化,特别是对陶澍、魏源、郭嵩焘、左宗棠、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宋教仁、毛泽东等近代著名的湘籍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个案研究,对近代湖南人才进行了系统爬梳,积数年之功,终于写成了《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一书,并于2000年12月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读起来颇感平实、敦厚、凝炼、耐读,是一部科学性、可读性俱佳的好书,是湖湘文化研究领域里新开的一朵奇葩。 纵观全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对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研究概括全面、系统完善、结构合理。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湖南人才群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他的军事思想以及革命军事活动,与湖南的社会环境、悠久的湖湘历史和湖湘文化都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研究军事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从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到黄兴、蔡锷等人几百年来数代人薪火相传的军事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易孟醇先生的新著<魏源评传>(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在勾画魏源生平经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魏源思想的发展轨迹,指出魏源思想逻辑发展的准确把握,为读者全面认识魏源这位开启了近代思想的""无双国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正泉同志历时 6载 ,凝聚了大量心血的新著《心理文化现象学》一书 ,获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已于 2 0 0 0年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构思新颖 ,思想深刻 ,文笔优美。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在《序》中称之为“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观念”等。我们约请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凯麟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岳鹿书社副编审胡渐逵先生、湖南大学财经学院王应云教授 ,对该著的得与失发表弘论。  相似文献   

13.
湖湘士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杰出表现 ,使人们对孕育、滋养了众多历史巨人的湖湘文化背景及思想学术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湖湘思想文化的探讨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不断展开。随着人们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了解、认识的逐渐加深 ,一些学者已感到有必要探寻湖湘思想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 ,从而推动湖湘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这方面 ,朱汉民先生的《湘学原道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10月版 )堪称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力作。该著对湖湘思想文化传统中最为核心的道论进行追溯与研究 ,以此入…  相似文献   

14.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张兆凯、陈雄等人撰写的《湖南近现代法制思想史论———近现代湖南人的法制思想与法治理念》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对湖湘政治法制代表人物的法制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填补了我国区域法制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空白,对湖湘法制文化研究的拓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以边缘资料进行边缘问题研究是汪毅夫先生治学的一贯风格。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汪毅夫先生就曾先后出版了《台湾近代文学丛稿》、《台湾社会与文化》、《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等当今已成热门,而在当时却十分冷门的著作。所以,孙绍振先生在其《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一书的序言中说"毅夫做学问的精神和方法是冷门风格",即以冷辟的新材料从事冷门学术领域的研究。这种学术探索的冷门精神与冷门风格,在其新近出版的《闽台妇女史研究》一书中有着更充分的展现,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南宋时期,理学家与书院深度相契,开创出书院与学术的一体化传统。位列天下“三书院”、“四书院”、“五书院”中的岳麓与石鼓,更是湖湘之学与书院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乾淳之际,朱子所作《石鼓书院记》意在为天下书院建设提供范式,实为湖湘文化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石鼓书院在纠正科举俗学之余,倡导传道济民,开湖湘实学之风。山长讲学兼采诸家,辑成《石鼓论语问答》,刊刻《尚书全解》,扩大湖湘之学谱系。宋末石鼓于战火中重建,习武备战,扩充田产,担起乱世中传承文脉的重任,成为湖湘学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原本是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但早在四十年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就已开创性地运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文化,出版了《语言与文化》专论,形成了我国第一部文化语言学专著。马振亚、张振兴两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文化概说》(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一书可说是继《语言与文化》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文化语言学著作。《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以下简称《概说》)  相似文献   

18.
新书导读     
正《承先启后的历史坐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作者田中阳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传播研究(10BXW004)"结项成果。国内新闻史研究泰斗方汉奇教授称此书为一部"颇见功力"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最近,王文宏、高维钫主编的《网络文化研究》一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是由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书名,书中汇聚了我国著名的文化研究专家和信息网络研究专家针对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现象所做的深刻思考和探讨。这部书抓住了当今社会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网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易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源的易著、易论以及《周易》经传对魏源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魏源的《易象微》一书虽已佚,但可考知其主旨是批评东汉古文易蔽于象数,肯定西汉今交易的通经致用,其写作时间当在道光十年以后,其《庸易通义》一文当作于道光元年左右。魏源对《周易》的作者、性质、哲理、易学的源流诸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其中以论《易》与《老》、兵家、黄老之学的关系最为精辟。他的改革思想、实学思想、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易》的交易观、实用操作性和阴阳说。研究魏源思想,应该重视魏源的易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