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虽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但其理论有着较大的局限性。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先辈的正确思想,初步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营造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和谐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理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最重要的突破性成果,它就是讲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理论也是经济改革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考虑到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过去曾经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有商品经济了,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既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律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工人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一项必须解决的任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只能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一些基本原则和观点。列宁和斯大林亲自参加了建…  相似文献   

4.
新视野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破除了长期束缚我们的一系列错误观念,进一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所有论述,马克思主义只是指其中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对当代中国仍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亦即普遍真理。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它的科学性就在于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生命力在于这一思想体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两个必然"的基本思想并没有过时,而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实现途径和实现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形式,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运动,世界上许多思想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价值目标、科学体系、制度设计三个部分。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说明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未来目标。因此,价值目标居于首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一句话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和指导作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欧·杜林公然反对,并提出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完备实践计划。杜林的思想在当时迷惑了很多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给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造成了混乱。恩格斯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态和谐思想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新认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怎样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也是对全球生态伦理的重新审视。我们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生态和谐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始终处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5,(3):1-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没有像毛泽东原先所说,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是在经过了一个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以后,很快就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这一结局在当时就曾引发了关于是否应当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争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日子里,反思中国的社会主义选择,重温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选择中国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现阶段强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是我们党对建国以来道德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必将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预言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西欧英、法、德等国取得胜利,可是到了20世纪,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却首先在东欧、东亚等不发达国家取得了胜利。那么,当代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能否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大量事实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要问题是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的艰巨性。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社会和谐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最终的目标状态而言,应该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性质上已经是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思想宝库中含有一个以世界历史为基点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社会发展理论,现正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注意和兴趣。深入研究和阐发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但能丰富和加深人们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回答当代社会主义的许多现实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之所以成为我们前进的行动指南,成为鼓舞我们夺取新的伟大胜刮的强大思想武器,决不是偶然的。马克思说得好:“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11页)邓小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划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这个理论之所以充分地满足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地满足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充分地回应了当今时代前进的呼唤,从而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赞同和拥护,是同邓小平同志拥熟地运…  相似文献   

17.
胡迪 《管理与财富》2009,(4):135-136
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多次郑重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大转折的年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尽管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新论断的提出,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历来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我们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拒腐防变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给党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南巡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此书,只注员数)这一理论的提出,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理论上的工作,主要是探求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由于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同社会比大生产的矛盾,必然会被另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从这个发展趋势出发,他们对未来社会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某种预测式的“概述”和描绘。对于领导建立了世界_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破除了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认识的固定观念,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我党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是“社会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