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陀的《果园城记》以一种悖论式的情感方式透视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性格 ,将以“果园城”为代表的小城世界的思考引向历史的纵深 ,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的果园城最终的弃诀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 ,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作家常常是借用对时间这一潜在的小说主人公的处理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2.
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通过一个还乡的知识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小城在衰落过程中出现的 人、景、物、事,凸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蕴和含蓄深沉的美学理想,文笔优雅明快,诗意盎然,使“果园城”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中又一座著名的“小城”。  相似文献   

3.
引言读师陀的小说——从《谷》到《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首先惊讶于作者的冷静和沉郁。在这些既不象纯粹的小说也不象纯粹的散文的文章中,作者始终在扮演着一个旅人的角色,对着黄昏落日,悠悠说些小城小镇,远远近近的旧事。生活于果园城的众多的小人物一个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孤独代代传承,抒写孤独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1940年代的师陀更是将孤独主题在其小说集《果园城记》中发挥到了极致。在《果园城记》中,叙述孤独与孤独叙述二者有机融合,建构和彰显了文本强烈的"孤独"主题。  相似文献   

5.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1946年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的出版让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用一种诗意的叙事方式围绕果园城讲述了一个个亲切又凄凉的故事.作者着重分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是游走在爱情边缘的女性,孤独不得志的知识者和卑微坚忍的小人物,并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叙事学与接受美学角度,以现代文学史上在叙事技巧方面作过有益探索的作家师陀的三部小说《马兰》、《结婚》、《果园城记》为依托,分别从叙事者、叙述结构中心和叙述的时空表现三个角度对作品作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7.
《果园城记》是师陀在抗战期间于上海怀想故土写就的一组诗化小说。作家立足于果园城的各类生活样式,从文化检视和人生审美的双重角度出发,通过情调结构、象征隐喻、意象组合、以文作画等诗意的笔法实现对国民精神和乡土文化的理性烛照,并越过批判的表层,从精神深层透视乡土中国的生态相与生命本真,表达了对人性、对中国命运的现代化探究和人类困境的哲理思索。《果园城记》富含着哲思与诗性,并且"诗"推进了"思","思"强化了"诗",使两者达到了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尽管它们作者的境遇有所不同,《呼兰河传》与《果园城记》给人的印象仍然是:被人遗忘。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被人遗忘”——作为一种总的评估,还不算怎么夸张。无论如何,这是不公平的。《呼兰河传》、《果园城记》的思想艺术价值迟早会被认识与接受,历史终将证明:这是两部经得住时间考验与读者鉴赏的艺术珍品。这里,仅从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它们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师陀的小说创作中,《无望村的馆主》和《结婚》叙述的是两个典型的经济伦理故事,即经济伦理学中“棘轮效应”的强化机制。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在于将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延伸至经济伦理领域,提出了一个超越具体历史情境的有关个体人的现代性问题。在一个以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追求为主要目标的时代环境中,师陀将道德置于了个人现代性诉求的首位,作为其对中国经济伦理现代转型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作协副主席师陀,原名王长简,我省杞县人。年轻时曾求学于开封第一中学。师陀此次在汴,先后向我校中文系师生及研究生作了《我的创作道路》、《我的创作的艺术风格》等报告;又向中文系河南文学馆捐赠其解放前后著作若干与部分现金。师陀在开封、郑州、杞县等地肇 卞河南大学  相似文献   

11.
时间之伤与个体存在的焦虑——试论白先勇的时间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存在主义时间观入手,讨论了白先勇小说的时间哲学:一种偏执的悲剧性的时间焦虑症。白先勇早期小说揭示了生命本能对时间喻示的非存在的抗拒与畏惧,成熟期的《台北人》、《纽约客》中,时间之伤渗透到对中国现代历史荒诞性和与此相关的个体命运的反思性叙述中,微观破碎的个体回忆性叙写形式隐含着私人化历史建构的倾向。存在主义的时间观念与民间佛教的人生无常感悟互相融摄,共同造就了他的诉说和纾解个体存在焦虑的时间哲学。  相似文献   

12.
师陀在其散文集《上海手札》中以犀利的眼光、精练的文字描绘“孤岛”时期上海的社会面貌,刻画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百态,揭示国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上海手札》反映了师陀对于“孤岛”时期上海的深刻体认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中国大陆师陀研究主要在史料、作家论、作品论等几方面展开。史料方面包括资料积累、考订、梳理与诠释;作者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对师陀是否京派以及师陀与左翼文学的关系问题;对师陀的作品的研究相对成果较多,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15年为限分为前后两期,前半期对师陀创作思想艺术成就的考察,大多从社会历史角度入手,遵循美学和历史相结合的标准,取现实主义艺术的惯用方法来分析论证,关注重心不外乎题材、人物、环境及艺术风格等。后半期多以文化诗学、生命哲学、伦理批评等为切入视角分析师陀作品显示出的文化心理、生存状况等,相应文艺形式分析也转换到意象、修辞学和叙事学分析等。此外还有以比较方式展开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校录师陀之"芦焚"时期之佚文,揭示其"一二·九"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其《渔家》等别样的灾年叙事和《筏》等河患叙事以及义勇军叙事的多样尝试,考释其杂文写作、"太行山系列散文"及抒情散文《牧笛》的别样情怀,以师陀作品为例,讨论如何处理现代文学文献中似而不同的异文本问题,认为师陀不属于京派,而是一个准左翼作家或者说自由左翼作家——这对他才是实至名归的光荣归位。  相似文献   

15.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创作风格特色的乡土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既呈现了深广的现实社会内涵,又彰显了独特的历史时代风貌,并且在写作技巧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小说《马兰》与《结婚》呈现了与众不同的叙述特点与个性风格,凸显了文本独特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叙事一直贯穿师陀创作的始终,并与他的审美意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师陀早年的创作充满着战士的激情和对时代政治的热切关注,但也存在与左翼文学共同的症候;成熟后的师陀致力于对现实政治的深度掘进。克制与质疑代替了唯情,睿智的思考代替了标语口号的呐喊,切进的现实斗争让位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解剖。师陀以深邃的政治洞见、敏锐的社会直感,艺术地切入时代,成为了时代的思想者与预言家。他的作品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存在于某些作家作品中的"颓废"与"萎靡",并获得了历史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体的副刊,向来承担着对历史文化的记载与书写重任。以《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为案例,分析其在现代化、全球化与商业化的冲突进程中,在不同思潮影响下,发生的文化转向与书写实践:"天下成都"设置的《寻秘记》《读城记》《蜀文蜀艺》《街巷》以及《金沙讲坛》等栏目,注重田野行走与文学审美性,探询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记录城市内涵与文脉变迁。本文提炼其书写侧重点,以期组合出一幅版面上的时间地图。传媒副刊记录的区域历史与文化,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寻根通道,更是对当下社会变迁进行审思性认知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孤岛时期师陀对乡村与都市持双重疏离的态度,游荡于乡村与都市之外。乡土、上海和北平,在师陀的散文中是互为参照的文化空间,"走"的主题是贯穿师陀散文的一根主线。师陀的乡土书写采取"怀念———走近———离开"的叙事模式,混合着眷恋与拒绝的双重情感态度;他的都市书写则维持在"走"与"留"的张力中,流露出孤岛生存的焦虑与惶惑。拒绝都市、缅怀乡土与乡土迷梦的破碎,使得师陀眷恋"半农村性质"的北平。由北平怀旧所产生的"老家"认同带有虚拟和替代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乡土是师陀从事创作的重要主题模式。家庭给师陀带来的巨大的创伤,影响着其对人对事的看法,造成师陀对于故乡刻意的疏离感,由此影响了其作品的价值取向。师陀擅长将人性中固有的恶描述出来。在进入城市后,他依然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待眼前的新事物,再加上面临生计的压力以及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使他始终和城市显得格格不入,只是一个都市的局外人。这注定了他只能在途中,在自我批判中行走,没有归宿。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师陀的散文是孤岛市民生存状态与知识分子曲折心迹的写照.在上海孤岛的特殊语境中,师陀的散文通过特殊的话语方式和叙事策略,对抗战意识进行了隐性表达,形成了“谨慎”的文本风格.师陀的散文以戏谑的笔调书写孤岛的“现代传奇”,以隐含的民族意识作为道德背景来审视“借来的时空”中的寓居者,显示出对孤岛世态的深度把握和对人性的精微洞察.师陀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孤岛语境的制约,是典型的孤岛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