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元假设"是一切问卷设计的基础与灵魂,也是目前社会调查方法论中最缺乏论述、在问卷设计中最容易失误的方面.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其实都是"光谱式地"存在着,而我们所设计出来的任何一个问卷,都是在使用我们所创造的各种"界定"来裁剪社会.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社会现象的"两极",斟酌我们客观存在的"排除",避免出现调查内容上的误导.  相似文献   

2.
问卷调查:设置"开放题"是一种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问卷中设置"开放题"其实是把定量调查变为定性调查,而这两种资料如何共同使用,学术界尚未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无法使用"开放题"来进行社会学调查所要求的"假设一检验"操作,而且"开放题"等于问卷设计者的无原则放权,很难保证调查的质量.即使在封闭式问卷的备选答案中,也应该慎用"其他"这个选项(半开放题),因为它不仅会增加大量的缺失值,而且实际上用处很有限.笔者最后推论:在调查问卷中不应该设置任何一种直接询问"原因"的提问,因为谁都无法涵盖任何一个现象的所有原因.  相似文献   

3.
反思"观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卷调查要求回答的"单纯化"、"实验室化"与"标准化",可是"观念调查"基本上做不到这些要求,因此应该严格慎用之.作为补救措施,在设计原则上,提出了观念的持续期与观念的层次的概念,分析了观念调查结果的意义与主要用途.在操作层次上,提出7个具体的建议:高层观念的精确表述、调查道德观念的"讲故事法"、"照本宣科调查法"、弱化"对方指向"、慎用"假设式提问"、不要排序、不要"总汇".  相似文献   

4.
论"交易"     
个人如同企业."交易"与"生产",是社会中任何个人为尽可能充分实现自我主观价值,而对既有"自我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两项基本活动.其中,交易是对生产的相对高效率替代.任何交易都不存在"客观价值"或"社会价值",只存在以各个人主观价值判断为基准的纳什均衡或自我均衡.市场、企业、政府是人们为提高交易与生产效率而创造出的特殊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凡是存在的,都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舒尔茨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两种.强调"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具有更大作用.如果撇开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不谈,单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看,舒尔茨这种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提高要素生产率的突出作用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实物,但不是任何货币和实物都可成为资本,而只有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才可能成为资本.更重要的是,资本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资本的本质是剥削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资本.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虽然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有其积极的理论意义,但却是与马克思科学的资本理论相悖的不科学的资产阶级庸俗观点.  相似文献   

6.
问卷调查在社会研究方法中处于主流地位。然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类调查的质量常常受到质疑。以2010年CGSS湖北区域的调查实践为例,从结构性的视角出发,分析问卷设计中结构性问题使得受访者主体性受到相应的限制,如问卷中异质问题的相互嵌套、同质问题的隔离性设置以及问卷加长结构等。在调查操作中,受访主体有关调查"无用论"的社会心态、文化结构因素构建的问卷内容敏感性,以及访谈员/调查员按照形式要求进行的"机械式"问答等限制了受访者的自主性,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影响了调查的信度和效度。为了提高访问与调查的成功率,增强调查的效度和信度,我们认为应在调查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司法鉴定的对抗性不可能超越司法制度的设计与合理限度去实现,但"对抗性元素"点滴渗透在司法鉴定活动中.有关司法鉴定的立法设计体现出司法鉴定中"对抗性元素"的实然性价值,而司法鉴定的实际操作则彰显了司法鉴定中"对抗性元素"的实然性价值,从而为完善司法鉴定的理论体系、构建对抗制诉讼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桂钿 《河北学刊》2005,25(6):44-51
董仲舒的天是多义的,一是整个宇宙,一是与地对应的上空,一是本原,一是神灵.神灵的天会与人君发生精神感应,天人感应经过一系列论证以后才确立的.董仲舒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相比,有位置、形象、说话、创造、祭祀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有很多故事情节,而"天"则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也不说话,天比上帝更抽象.上帝与天,是信仰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9.
"道德应该"是当下道德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思想史上对于"道德应该"为"信"的哲学论证都不免陷入某种理论困境,因此,"道德应该"作为问题要从"存在"说起.在"存在"作为"无"而具有的"可能"视域中,"道德应该"的特质是悖论.其悖论意义是指从"道德应该"的规劝出发,沿着人们为"信"的逻辑轨道,必然地推出与其正相反对的"道德不应该"的规劝也是道德的,正相反对的"应该"与"不应该"在道德评价上是等价的."道德应该"的悖论特质来自于"存在"."存在"作为"无"体现为"可能".由存在的这种"可能"与"不可能"的正相反对,就使得在"存在"作为"可能"之"好"、"善"的区别里,已经包裹了"道德应该"的悖论意义."道德应该"的特质是悖论的论断,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对"道德应该"普遍必然之绝对意义的理性依恋,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从追求以普遍必然的"道德应该"作为道德践行评价标准的理论迷雾中警醒.  相似文献   

10.
粮食企业"走出去"既是中国政府支持的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备受争议的粮食产业投资行为.中国粮食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政治风险与同业竞争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寻中国粮食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如何应对复杂投资环境与开展竞争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此,笔者设计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获取样本信息,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因素评分判别与提取影响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阐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