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决定意识。“异化”问题,是以往人们不太注意、比较生疏的问题,现在居然成了思想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是有客观原因的。这就是因为建国以来我们走过一些弯路,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弯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我们的现实会和我们的初衷相去这么远呢?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哲学史上的“异化”说,想起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人性“异化”说。以为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便可以把以往的经验教训总结到手了。但是,人性“异化”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呢?使劲鼓吹人性“异化”说。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还是混淆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呢?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原则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从人性“异化”说所引起的混乱来看,似乎很难说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当白令陆桥随着世界性的最后一次冰期消失,亚、美陆地通道中断以后,古代中国同美洲之间有无海上交通呢?如果有,最早又是在什么时候呢?近几十年来,由于美洲发现有关中国的文物日益增多,正逐步证明古代美洲并不是孤立的。于是,欧美学者随之提出了一个热烈争论的问题,叫作“亚洲人横跨太平洋之谜”,其中蕴涵着古代亚洲人有没有这种航海能力的问题。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就我国航海、特别是越人远航的起源,以及在商殷以前中国人航渡美洲的若干证据,作些一般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直觉得一部电影必须从头到尾看全了才能辱骂,否则就是禽兽行径.终于,<无极>让我禽兽了.  相似文献   

4.
由于美洲的“发现”,克利斯托非·哥伦布(1451—1506年)多年来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鉴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对哥伦布其人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值此“发现”美洲500年之际,评价哥伦布又成为热门话题。今仅谈谈自己的浅见,希望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论所谓先秦小说冯维林,王恒展现当代小说研究者将先秦典籍直列为小说类的,大略有三:其一曰《山海经》.其二曰《穆天子传》,其三曰《汲冢琐语》。详细探究三书的内容、形式及特色,详细探究古代学者将它们归属小说的原因,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小说的源流变化,研究中国小...  相似文献   

6.
一今年是哥仑布发现美洲的530年纪念,我们重新提出纪元五世纪中国僧人发现美洲这个学说拿来研究,决不是没有意义的吧。自从1961年8月号《知识就是力量》译载了俄文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题名《比哥仑布早1000年》。同年9月《北京晚报》即接着有马南村同志《燕山夜话》所写三篇短文,即1.《谁  相似文献   

7.
美洲黑帮数量众多,组织神秘, 如今在美国迅速蔓延。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郊区一幢废弃房子的后院,聚集着一群年轻人。其中一个睡在没有床垫的床上,头上悬着一盏光光的白炽灯,其他人在说话。他们大多有纹身,从手臂一直纹到脸上,一看就是黑帮成员。每个纹身都有特定的含义,讲述着一个故事。比如三点一组的纹身就意味着医院、监狱和墓地,象征着黑帮成员的归宿。这些年轻人属于美洲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五百周年。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哥伦布的航行和新旧大陆的沟通,确证无疑地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哥伦布开辟新大陆,不仅大大开阔了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视野,而且人类历史也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于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特别是给欧洲的白人创立了超越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五百周年,为此欧美各国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纪念活动。有关的课题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美洲的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从社会经济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这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本文试从文化角度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与当时欧洲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关系。发现美洲的十五世纪末是个“中世纪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上升时期”,也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与衰落的封建贵族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进行全面较量的时期。如同政治经济领域一样,在文化领域两个阶级也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这表现为代表封建主阶级利益的中世纪旧文化与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发生激烈的对抗。正是在这种历史文  相似文献   

10.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始蒙古人 ,是开辟美洲、创造美洲文化的蒙古利亚人。在 30 ,0 0 0~10 ,0 0 0年 ,他们第一次从蒙古高原东移 ,跨过白令陆块 ,推进到美洲大地 ;在 10 ,0 0 0~ 8,0 0 0年 ,第二次或第三次从蒙古高原南下 ,经过太平洋岛屿 ,到达美洲。印第安人与蒙古人属同一氏族血统 ,他们婴儿的臂部上有“蒙古斑” ,这是于属蒙古人的先天性青记。印第安人的社会形式、民族风俗、宗教信仰 ,与蒙古高原诸民族有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11.
看完了世界杯,欣赏完英超意甲,美洲人踏着欢快的鼓点而至。感谢美洲杯,我们的双眼才有机会重温关于足球最本质的纯真与感性“代表巴西的是足球,代表我们的则是选美。”今年美洲杯的举办地委内瑞拉,是一个狂热崇拜美女的国家。在委内瑞拉,每个村庄有一名美女王后,各大学都选小姐,海军和汽车驾驶协会也选小姐,甚至连妇女监狱或养老院里都有选美得胜者。她们头戴小王冠,身披绶带,面露喜气。  相似文献   

12.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和缜密思考,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矛盾或疑难。科学问题的发现途径存在于五种矛盾之中,主要有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不同学科或不同学派的理论之间的矛盾、经验事实相互协调统一的矛盾、科学事实游弋于已有理论的矛盾、已有理论落后于实践诉求的矛盾。任何一个科学问题都不是在虚无中产生,而是建立在相关的已有成果交织的背景之上的。提出科学问题需要应用多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柏杨再谈中国人,意义大不同。20年前,一部《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天下。柏杨横批中国人的劣根性,震动海内外。在当时中国的话语体系里,柏杨的言论成为尖锐的匕首,刺痛和惊醒国人。中国文化史中,从来就有柏杨这样的人,但能正常存在的极少,他们往往被当做异数,无法归类,难以评价。  相似文献   

14.
16世纪是西班牙对美洲进行大规模殖民征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西班牙人不仅对印第安人强制推行他们所谓的征服权和宗主权,粗暴地剥夺印第安人的生存权,而且还以法律的形式将他们攫取的这些权利固定下来,强制印第安人服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阶级社会的法和国家一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统治者赖以稳定统治、保障自己权利的主要工具。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的立法当然也是如此。但是,它的有关美洲印第安人生存权的立法,却在西属美洲殖民地的严酷现实面前异化成彻底剥夺印第安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有些人提出的重建所谓个人所有制的主张,就如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以及用所谓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不容否定,认为社会主义是“空想”的观点没有根据;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客观要求,把全民所有制说成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是根本错误的;用重建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取代全民所有制经济,其结果必然要导向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40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16.
颂扬人的高贵,反对神学对人的蔑视;提倡人的现实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推崇理性与科学,反对盲目崇拜权威的蒙昧主义;主张人的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桎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印第安人是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早在西方殖民者侵入美洲之前,各地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创造了相当高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但足,由于十七世纪殖民者的入侵,随之而来的是几百年的洗劫和屠杀,印第安人城市荡然,文化遭毁,人数和原来相比,大为  相似文献   

18.
姜夔的《诗说》,全文才一千多字,但在中国诗话史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江西诗论风靡到《沧浪诗话》问世这一段时间的诗论代表作。文中不涉记事,考证,也不评析具体作品,内容全是诗学理论和写诗技巧。由于作者能诗善词,所以他的诗学理论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他的经验之谈。 姜夔论诗,注重“诗法”,在《诗说》中就多次说到“诗法”或“法度”:“守法度曰诗”。“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那么,“诗法”到底指什么呢?它有些什么内容呢?无论你把《诗说》这一千多字捋上多少遍,你也无法从文字上找到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人类科学发现的历史表明,科学发现往往是与人们特别是科学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分不开的,因为科学发现往往集中表现为提出问题和探求问题的答案。问题是凭借已知而提出疑问并要求回答以获取未知的思维形式,它是一种具有特殊逻辑性质的普遍思维形式,在科学发现中问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科学发现的一种工具。英国著名的学者贝尔纳曾说过:“科学的总发展是在进行解决某些问题时才发生了的。”“问题”在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科学哲学家逐步认识到了问题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我们探求问题在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的矛盾观不同于黑格尔的矛盾观,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中国人矛盾观的最大特点是,把矛盾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因此矛盾不可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矛盾的解决,中国人有三种方法:和稀泥、妥协、斗争。中国人更看重前两种方法,至于后一种方法,即斗争,中国人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拿起斗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