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朝鲜王朝中期著名汉文学家柳梦寅的散文理论深受韩愈的影响:反骈文、倡古文,赞同“文以明道”和“不平则鸣”。但他又对韩愈的理论适当变通,并结合韩愈以来的理论成果和朝鲜的时代特征,扩充了“道”的范畴和内容,辩证地看待“不平则鸣”和“诗鸣其穷”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自己新的散文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诗宇 《理论界》2012,(6):115-117
"不平则鸣",由中唐文学家韩愈提出。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韩愈古文理论中的重要部分,这一承前启后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创作的动因以及优秀的文学应该具备的要素。本文将从思想渊源、内涵作用、后世影响三个方面来对"不平则鸣"说进行论说。对这一思想进行分析与把握,无论是对于理解当时的文学运动与文学著作,还是对于指导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李文 《船山学刊》2005,(3):56-58
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论点,由于其人生经历所限,他所看到的不平局限于士大夫阶层。柳宗元积极支持韩愈“不平则鸣”的主张,而且他长期的流放生涯,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散文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代文学理论来作历史考察与文本分析 ,可知赋与骈文都不属于散文范畴 ,而属于诗歌范畴 ,中唐以前文学散文尚未形成独立形态。中国文学散文的自觉是在发生了古文运动的中唐时期 ,其主要标志是理论的成熟与创作的繁荣。文章围绕散体和感情两个重心 ,对韩愈、柳宗元的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文有二道等著名理论给予新的诠解 ,并对韩柳“放恣横从”、“快意累累”的美学追求和“舒忧娱悲”、“自嬉”、“自释”的纯艺术观念作出新的分析。最后指出了苏轼“文起八代之衰”说的理论缺失 ,阐发了刘熙载“实集八代之成”说的实质内容 ,揭示了中国文学散文自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愈是司马迁之后最大的散文家。他领导古文运动,不仅有意识地在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潜心致力于散文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本文从对韩愈的典范散文的分析来谈韩愈在散文创作中是如何文道与如何抒情的。  相似文献   

6.
为文尚"气"古已有之,但"文气"在散文创作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至韩、柳等古文家出始广为人知.韩愈因"气盛言宜"而遍悟文体,将诗赋之情趣风神纳于应用文之中,创造出名为"古文"的各种成体的短篇散文.柳宗元主张"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以"志"为气之帅,"神"为气之精,运用比喻和寓言写了大量书愤明志的杂文,以及不少令人读之悠然神远的山水游记.他们的"古文"创作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韩愈把宣传儒道与排斥佛老相联系。其宣传儒道,从思想信仰看,是为了恢复中断的道统,而现实目的却在于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其排斥佛老,从思想信仰看,是为了捍卫儒道的独尊地位,而现实目的却在于打击寺院经济以保证唐王朝的赋役来源。韩愈之"道"虽被标榜为纯粹的儒道,但实际吸收了佛、道、法、墨等学派的思想成分,并非纯粹的儒道。韩愈"不平则鸣"的本意包括抒欢愉之情和抒哀怨之情两个方面,实即儒道的"美"和"刺"。而"不平则鸣"对儒道又有突破:一是儒道重"美",而"不平则鸣"却重"刺";二是儒道对"刺"多有限制,主张"以理囿情",而"不平则鸣"之"刺",却主张哀怨之情的自由抒发。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散文批评,过分迷恋于作者创作意图的挖掘,过分关注于文章"眼目"、"过脉"等文法的探讨,对批评者自身的感受有所忽视,这可能就会使古代散文由于缺乏当代的观照而遭受冷落.有关韩愈<送董邵南序>主旨的种种分析,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散文批评手段的丰富性,又让我们认识到了全面梳理与总结这些批评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简论韩愈政论文的语言艺术李敏红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与创作实践者,对古文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散文语言创造方面,他不惟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而且能自觉地将这些主张运用到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绩。在韩愈的散文中,...  相似文献   

10.
赵彩娟 《阴山学刊》2001,14(3):22-25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创作倾向息息相关."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它的出现主要由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韩愈个人主观选择等原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朝鲜朝文人在中朝外交使节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李攀龙、王世贞在中国文坛的声名及其复古文学思想,并开始购买这二人的著作.其后,在朝鲜朝社会普遍存在的"慕华"思想,与由此衍生出的"同文""并世"意识,以及朝鲜文坛学习"秦汉古文"风尚的推动下,李攀龙、王世贞的复古理念在朝鲜朝文坛得以广泛传播.这不仅引起了散文创作风格向"艰涩""奇僻"的转变,也促成了"秦汉古文"在散文学习范式与散文选集领域经典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作为现代原则,一方面生成现代散文的内在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又成为现代散文最为核心的艺术表达之一.但在现代散文文体形式与范畴等急需进一步廓清与规定等方面,主体性却无较大作为."五四"时期,在"复古"与"崇西"意识的裹挟下,思维与方法出现了"中西"、"古今"相互矛盾、缠绕的状况,先驱们未能建构起具有现代"中国问题"意识的散文理论.在中国的现代性生成语境中,散文应在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艺术形式与表达现代人独特生命体验的黏着处、契合处得到认识和理解,并由此生成散文的理论体系.现代散文应该是弹性的而非封闭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请略论韩愈文学的进步形式: 我们所谓韩愈文学的进步形式,当然不是对它的斗争对象骈文形式而言,而是对它以前的表达力较差的旧散文形式而言。韩愈这种散文形式的创造,是以韩愈时代的群众要求为根据的。它是旧散文的发展者,不是旧散文的继承者。严格地说  相似文献   

14.
论韩愈的气盛言宜和辞事相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以明道”是韩愈文学理论的宗旨,“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是创作过程论的关键,气盛言宜和辞事相称是对写作的具体要求。这里就气盛言宜和辞事相称说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创作的指导意义作进一步探讨。一、气盛言宜说的渊源在我国传统文学理论中,文气之说倍受重视,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也多以文中之气论析文章的文骨文质。然而,把气与文联系起来,作为文学的重要理论去衡量文章,指导文学创作,是中唐古文大家韩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类阐述了韩愈散文中的碑志文、赠序文、哀祭文和论说文以及他的“游戏之文”在内容范围、体式风格、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传统的成功突破,论证了韩愈在中国古典散文文体发展史中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古诗文革新十分兴盛.在诗歌方面,韩愈因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不因循守旧,从而使其创作有了个性化风格,别开诗界面目.韩愈诗歌作品风格多样,其中尤以怪怪奇奇、险奥隐晦的诗歌著称,形成了险怪奇崛的审美风格.对韩愈诗歌的"怪奇"风格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入了解韩愈诗歌的特殊风貌,而且对"怪奇"风格本身的特点研究也具有推动作用.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新奇的意象、以文为诗三个方面是韩愈诗歌怪奇的风格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林椿是朝鲜半岛古代较早在"记体文"创作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的作家.林椿的"记体文"创作一方面明显受到了韩愈的影响,包括谋篇布局、语言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韩愈"记体文"的痕迹,另一方面在句式、句法等方面又与韩愈有所不同,表现出了林椿选择性接受的倾向.通过韩愈与林椿在"记体文"创作方面的比较,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韩愈在朝鲜半岛古代"记体文"创作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国"记体文"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在散文理论方面多有卓见,"文以明道"是其理论核心.柳宗元所明之道是孔子的儒家之道,他强调道的实践性,主张文道并重;他提出了以"诚"为内质的作家修养论;他论述了诗文两体的基本分界;他提倡"卓然自得"的创新精神,并以自觉的美学意识丰富了其散文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是呼应声最高的散文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口号,但是它的提出也受到很多质疑.在"大散文"与"文体净化"观的争论中,大多支持或批评者非此即彼,但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实践表明,有必要客观地辨析这场论争中的是是非非.我们要看到"大散文"观对散文题材、审美境界片面求大及抹煞文体界限而陷入了理论的误区,不过,它的提出源于提升散文身份与地位的焦虑,又在客观上推动了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重新审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必须无条件"写真实"的理论违背了散文创作的规律.其一,从严格意义上说,一切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虚构;其二,由个人"经验"向"体验"的转型,为散文的虚构提供了可能性;其三,"即时性"与"回忆性"的错位,也使散文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其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法无定法",敢于"破体"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有限制虚构"的观点,即允许作者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虚构;同时,又要尽量避免小说那种整体性的"无限虚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