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9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基本内容是对劳动合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及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一起,构成我国内地劳动合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新形势下,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上述法律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快速准确地适应新法的法制环境,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这部关系每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将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被不少专家誉为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的"利剑",因为其中的一些亮点、创新之处将改变多年的职场规则。对此,广大应届毕业生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劳务派遣问题,2012年修改了《劳动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劳动派遣暂行规定》对新《劳动合同法》中劳动派遣用工进行了详细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新《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派遣暂行规定》严格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保障了被派遣劳动者实现同工同酬等权利,加强了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如果企业对新法理解不深,就会造成用工方面的风险,尤其是电力企业中,劳动派遣工尤其多,就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用工风险。笔者主要就自己电力企业工作的经验,就电力企业如何在新法的背景下有效规避用工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工制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2008年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高校用工制度的重要影响,分析了高校人员结构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劳动合同法》规制下高校在用工制度方面应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包括依法建章立制、实行契约化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畅通申诉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年底到了,离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日子越来越近,为了应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些企业采取了裁员或者其他一些措施。近来,华为的主动辞职和沃尔  相似文献   

7.
燕翔 《今日南国》2009,(1):15-15
2008年1月1日实行的《劳动合同法》给更多的劳动者维护权益增添了一道保障。然而,一部分劳动者却游离于《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伞”之外,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受保护范围的限制,非法用工的员工、家庭雇佣的保姆、保险推销员和自由职业人四类人员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易丹 《人力资本》2009,(5):69-69
自从2008年1月119《劳动合同法》和2008年5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生效以来.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对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另外,根据官方的统计,2008年上海市全市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共64580件,比2007年同期增长119.1%。仲裁员人均处理案件400余件.当年办结劳动争议仲裁案件47168件,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73.3%。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立足于刚实施不久的《劳动合同法》,从如何有效地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派遣中的合法权益入手,积极探讨充实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途径。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总体规定于2007年6月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也是十分关注的。其在第五章的第二节专节规定了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从第五十七条起至六十七条止,《劳动合同法》对涉及劳动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都作了较为明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成立条件;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一条规定了用工单位的相关义务;第六十三条至第六十五条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相关权利;第六十六条规定了劳动派遣用工领域;第六十七条则规定了禁止向本单位进行劳动派遣的情形。二、《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派遣制度的规定的评述劳动派遣这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我国法律上却没有对劳动派遣制度进行专门的规定。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被提上日程后,劳动派遣制度便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从总体看来,《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派遣的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我国法律对劳动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无论从颁布前的几轮修改及争论还是实施后的影响,无疑是现代企业和员工争相讨论并关注的话题。在《劳动合同法》的强制和约束下,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是逃避还是主动应对并制定合乎企业实际的行为准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双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补克和完善的内容。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挑战,指出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劳资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未签订劳动合同并非一定获赔双倍工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常民 《社区》2010,(30):38-38
自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索要双倍工资的案件大幅度增加。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要求得非常严格,那么,是不是不签订劳动合同就一定能拿到双倍工资呢?  相似文献   

13.
赵锐  李沅  张怡 《金陵瞭望》2007,(23):4-7
[新闻背景]: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日期的逼近,一度对法律的抽象议论忽然间演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9月底,深圳华为公司鼓励7000老员工集体辞职,爆出轰动一时的“辞职门”新闻;10月22日,沃尔玛宣布全球共有200多名员工被“无原则解雇”,其中中国员工约占总数一半;11月8日,日本媒体报道,因中国出台《劳动合同法》,奥林巴斯公司已决定改在越南建厂……这些事件让人们坐卧不宁,有人表达对劳动者被资本肆意蹂躏的愤怒,有人认为不必为企业的正常战略调整而过度敏感,还有人担心华为打响了企业“反击《劳动合同法》的第一枪”,如果法律不作调整,将会有大量企业紧随其后。《劳动合同法》当真只是一部“看上去很美”的法律?记者为些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到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新的用工法律对企业HR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之前仅凭一份劳动合同就能应付日常HR管理的时代已不再周全无碍。而准备一套完备的HR管理法律文件,将对企业法律风险降至最小。本文将结合实务操作中的经验,总结出12份企业HR管理中必备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2013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修订内容、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劳务派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易丹 《人力资本》2009,(12):69-69
2008年5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性法律,其实对于劳资关系的影响不亚于《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相对于旧的《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很大的一个调整,就是突破了之前“一裁二审”的模式,针对一裁终局的案件,立法区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设计不同的救济途径。即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动者可以向一审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7.
唐雷 《金陵瞭望》2010,(14):74-75
2007年年底。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近万名在公司工作满8年以上的员工提出2008年元旦前主动辞职的要求.并承诺他们辞职后可再与华为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华为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劳动合同法》中的条款:劳动者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了一些担忧。我们又该怎么去认识和解读《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正>距《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九个月之后,中国开始公布具体的实施细则。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件下的企业用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雷 《金陵瞭望》2010,(15):74-75
2007年年底.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近万名在公司工作满8年以上的员工提出2008年元旦前主动辞职的要求.并承诺他们辞职后可再与华为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华为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劳动合同法》中的条款:劳动者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后.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了一些担陇.我们又该怎么去认识和解读《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文章通过对金华市婺城区百家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企业员工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认知和评价情况,以及《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合同签订、依法维权等方面的影响,并依此提出了改进《劳动合同法》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