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船快,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若不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城市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垃圾将与人进行“争地大战”。实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落实节能减排,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实现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城市化率对比上,人均GDP与相对应的城市化率对比上,还表面在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对比上。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发生在改革前30年这个时期,其原因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以及对城市和城市化认识的偏差。为此,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在政策上要为农村人口和内口转移扫除障碍,要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低碳观念的深入,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尽管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地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碳发展政策和实践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如何将国外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融入到国内城市化的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的城市低碳发展战略推动城市转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现实问题。结合温哥华市在绿色低碳城市方面的政策措施,从城市绿地规划、低碳建筑、低碳交通规划与设计、社区能源规划等方面对温哥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剖析;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低碳城市顶层设计、差别化的低碳理念、公众参与、土地功能区的适度混合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等方面提出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社区作为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单元,是人口活动及其碳排放的重要场所。加快构建低碳社区是践行低碳理念、构建低碳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载体。当前,中国低碳社区建设任重道远,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传统能源占比高、垃圾分类不到位、生态建设严重滞后等诸多难题。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推动低碳社区建设应以低碳发展为理念,加强低碳战略规划;以低碳技术创新为引擎,构建低碳能源结构;以强化垃圾分类与智能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低碳环境建设;以低碳建筑与园林绿化建设为保障,打造低碳的美丽社区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结构突变理论的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对1978~2010年陕西城市化率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999年为陕西城市化率的结构突变点,说明城市化率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分段以后的拟合优度明显提高。分别以阈值0.8和1进行分阶段构建的Logistic拟合精度明显提高,但阈值为1的精度更高,说明陕西城市化还在加速,预测表明到2030年陕西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总体而言,从1984年到2030年为陕西省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国处于发展的攻坚阶段,当然也是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是朝着低碳经济这个方向前进。同时城市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构建我们的低碳城市,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属于低碳城市:能源和资源使用过程中高效率、低排放、低污染。但是要做到这几个方面,又要通过一些措施,主要是要进行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产业经济的调整等。转变到低碳经济要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就业,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低碳城市来说,在制定城市规划的发展策略中,我们应该推广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因此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贯通低碳理念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以此问题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城市规划中该采取那些符合低碳理念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的低碳实践大多侧重于技术层面,对低碳城市建设本身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首先从城市低碳技术措施与战略思想的合理性、存量与流量的碳管理、城镇建设的成熟期与碳足迹以及城市建设中的奢侈和浪费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化的高碳和低碳进行了探讨。然后,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碳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碳排放水平较高的来源,包括城市建设泡沫、建设泡沫拉动产业过度重化工业化以及城市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据此,从城市紧凑发展、以全生命周期效率来衡量城市建设的合理性以及把生活方式低碳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等三方面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认识到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政策,但其污染几乎没有减轻,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是36%,2009年达到了近47%,城市化率年均递增一个百分点左右,而且这种加速态势至少还将延续20年。由此,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