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人口规模预测的主要功能,是反映该区域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基本走势,包括未来集聚的程度、增长速度、主要结构变动的情况。本文首先对该区域现有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必要的校核;其次,对京津冀区域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未来影响区域总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趋势;最后,采用多模型预测,给出了区域及各城市总人口规模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CGSS数据,以地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75%-125%为标准估计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发现中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尚未达成.依据地区样本,空间回归模型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GDP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正相关,与低收入群体比重负相关,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有希望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教育程度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途径,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是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途径.城镇化和FDI更有利于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能够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我国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河北、河南、安徽和黑龙江等省份不同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和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比,探讨我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程度。分析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也就越高;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张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两大图景。立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背景,通过将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置于总体性城乡空间秩序与空间再生产的体系中进行考察,分析这一群体空间区隔与权益剥夺的现状,并从空间生产的逻辑中透视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权益区隔与结构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城乡空间分工的制度壁垒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身份结构化,空间再生产的资本逻辑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空间区隔,城市空间扩张与规划中的权力介入强化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弱势地位。因此,要以共享城市空间为理念,以空间正义为核心,提高空间权益的开放性,增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权益。  相似文献   

5.
金江  施养劲  朱立博 《社会》2005,40(4):191-216
本文以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口多样性指数,并将其与288个城市的数据相匹配,检验了人口多样性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多样性是导致城市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且这一发现是稳健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即人口多样性通过削弱社会信任水平导致犯罪率的上升。进一步,从地区制度环境和民生支出水平两个角度展开的实证检验发现,产权保护越完善、民众对法庭越有信心,政府在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上的财政支出越高,人口多样性对犯罪率的影响越弱,说明良好的制度和较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具有显著的犯罪治理效应。本文的发现为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的犯罪治理政策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科学把握犯罪治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控制人口的重点“特别是在农村”,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二亿,接近美国总人口,而且增长速度与人口密度都超过全国平均数。因此,开展对城市人口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对城市人口问题的研究,认识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浙江省人口学会与省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联合邀请上海同行参加,前不久组织了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会上首先讨论了我国城镇化问题。所谓城镇化通常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农村部分地区转变为城镇,从而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对城镇化的标准,长期来学术界看法不尽一致。按照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标准(即市镇人口和非市镇人口分别划分为城、乡人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数据,结合CLHLS微观数据库,对2050年以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失能率不断提高,其中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其平均失能率分别为28.98%、42.12%和76.04%;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2050年以前其所占比例会超过城镇总失能老年人口的25%,而且男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始终低于女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数量处于上升状态,预计2050年以前其每年需求的平均规模会超过500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城镇失能人口将高于农村失能人口。因此,应尽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长期照护机制;针对不同的城镇失能人群构建差异化的长期护理模式;加快建设针对城镇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完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规制。  相似文献   

8.
构建开放经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运用1995-2010年40个未完成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研究城市化滞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发现:在开放经济体系下,若国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本国产品及服务可向国外市场出售,则该国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的程度与净出口比例显著正相关;市场化水平越高、城市失业率越低、卫生设施改善越少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滞后城市化的可能性也越高;滞后城市化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家庭  李海燕 《创新》2013,(4):26-29,68
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合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区域人口结构、区域就业结构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人口密度、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性别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大;就业人口分布于第二产业的比例越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分布于第一产业的比例越高创新水平反而越差,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多少与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则没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15,(4):68-74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过去十余年房地产行业扩张与人口、GDP、城市化水平、收入等因素的关系,以空间面板模型为基础,通过选取恰当的模型引入变量之间的空间效应,研究房地产行业扩张的区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地区房地产投资规模与本地GDP、人口数量、城镇化率等因素有显著关系,同时区域之间的空间面板估计也具有显著性,从而说明我国房地产行业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区域效应与国民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镇化水平等基本因素,它们是房地产行业保持理性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针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模型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历史事件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源于多重历史事件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前的众多战争、建国后的饥荒、70年代生育高峰等历史事件对当代人口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得总和生育率、男女性别比、预期寿命等重要人口学指标无法转化为"规则"的函数表达式,因而无法使用纵贯数据或已有数理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人口规模。所幸,当代中国的人口变化已经趋于平缓,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度已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出虚拟的中国历史人口数据,并基于此对中国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预测发现,2020年以后,在不同总和生育率水平之下,中国人口规模均呈快速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杨风 《创新》2021,15(6):84-97
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研究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较低,明确表示愿意把户口迁入本地城市的仅占37.0%.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其流动范围、流动时间正相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经济收入、劳动合同签订、现住房性质、居住证办理、平时主要与谁交往对市民化意愿有影响,流入地类型、流入城市规模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在老家拥有承包地、宅基地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为有序推进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还需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优先推进重点群体落户城镇,形成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北京市的半城镇化人口数量和人口半城镇化率整体上呈逐渐增长态势.造成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程度逐渐加重的直接原因,是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快而流动人口转化为城镇户籍人口的比例低;具体来说,是由北京市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其他地区在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上与首都存在的较大差距形成的推力,严格控制城镇户籍人口的政策和不断上涨的房产价格造成的迁移阻力,空间承载力对人口容量构成的现实约束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抑制和缓解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状况,需要采取分流拉力、 化解推力、 减小阻力和提升承载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会对人口流动和规模、经济增长、教育、生活环境产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到公共卫生的支出.基于中国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1999-2011年期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两步系统GMM的计量方法进行经验分析,发现无论城市化数量还是城市化质量都显著地促进了公共卫生支出,并且城市化质量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化数量的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支出以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国情、新特征和新挑战: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人口态势对城镇化影响加深;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产生重要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加速转向。上述转变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模式、路径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义与多重目标,重点剖析了当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在体制机制建设、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态、城市治理水平与发展韧性、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非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黑龙江省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乏力、城镇密度小、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原因,使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缓慢。坚持城乡统筹,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科学规划,加快小城镇发展,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体制,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城镇化发展的宏伟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化、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统一,其进展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农村过剩人口增长速度和城乡人口增长率的差距。世界城市化始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工业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920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78~2007年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财力和GDP数据,把财政体制作为虚拟变量,构建五线段回归计量模型,实证分析1978~2007年期间我国四次财政体制变迁对西部地方财力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体制变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方政府财力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家庭化流动模式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人口的有序流动及其城市融入,成为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其特有的驱动机制,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微观决策的双重影响。同时,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也受到从社会区、经济、文化、相关制度的制约。目前,应从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探寻促进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为流动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人口与雾霾:相互作用机制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冬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城市都经受着雾霾天气的围困,而且呈现着天数增多、持续时间长、常态化、污染不断加重的特点。本文在对中国城市人口和近年来雾霾天气发生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雾霾的产生机理以及城市人口与雾霾相互作用关系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污染性气体排放,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城市人口与雾霾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城市人口的增长会导致雾霾现象的加剧,而雾霾反过来会影响城市人口的规模、空间分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