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开发和利用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当前许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实施都存在一定误区。学校管理者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学校应制订课程实施计划,规范课程内容,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形成有一定跨度、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钟鸿 《科学咨询》2008,(6):40-41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发展中的"第三势力",它依托于学校,立足于实践,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开发理念、途径与策略.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是国家课程发展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民主化、课程资源优置化;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和学校特色化.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呈星火燎原.但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课程决策、开发者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实施策略,都能理解把握.为此,笔者想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思想源于20世纪60- 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呈星火燎原。但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课程决策、开发者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和实施策略,都能理解把握。为此, 笔者想结合有关理论和实践,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发展中的"第三势力",它依托于学校,立足于实践,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开发理念、途径与策略。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是国家课程发展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民主化、课程资源优置化;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和学校特色化。近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我镇深厚的地域文  相似文献   

6.
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的发展趋势。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对儿童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的主要途径有:以课程综合理论作引领,制订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思路;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探索科学课程纵向综合;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实施科学课程横向综合;以整合延伸为途径,实现内容形式综合化;以科技型校本课程为补充,促进科学课程综合化;以多元教研为手段,建设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教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的提出1.1农村骨干教师专业提升缺乏有效的培养路径,成长乏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引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了有效推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师资力量也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乡师资差距依然巨大,特别是农村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有效引领,培养路径捉襟见肘:一是依靠自驱力开展学习和研究,专业发展缺乏深度;二是依靠校本化的常规教研活动,专业发展缺乏高度;三是依靠少数几次零乱零碎的外出研修,专业发展缺乏系统性。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和实施的国家课程,是一门  相似文献   

8.
自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以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广大中小学校创新方式,大胆实践,逐步构建起"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学习、研究、培训一体的新课程校本研训体系,有效保障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中小学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及深化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此,笔者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来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探索得失与同行交流,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本文紧扣儿童视角和课程化这两个关键词,从“抓顶层设计,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建构课程化;抓项目设置,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目标系统化;转教育理念,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实施儿童化;重活动记录,实现校园文化活动评价过程化”这四个方面举实例阐述了学校如何将儿童摆在主体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下来设计、组织、实施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用技术学科是新课改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该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赋予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普通高中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倡导创造性开发课程资源,并通过构建校本课程来实现课程体系的完善.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立足课程的校本化,对增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处理好课程管理者、中小学教师、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完成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材是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校本教材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发展、课程发展,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发展,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覃家岗小学《如约而至的芬芳》之《健康生活篇》校本教材的建设为例,简要说明进行校本教材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强化校本教研 推进新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教研作为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制度建设,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为了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一、校本教研的认识校本的教学研究,是指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以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广大中小学校创新方式,大胆实践,逐步构建起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学习、研究、培训一体的新课程校本研训体  相似文献   

15.
余江 《科学咨询》2009,(24):4-4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为此,校长加强学校的校本管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引领,其工作的切入点,应当是建立相关的教学研究制度。  相似文献   

16.
自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以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广大中小学校创新方式,大胆实践,逐步构建起“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形成了基于学校的学习、研究、培训一体的新课程校本研训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健全激励机制等管理制度创新,对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在各地的学校蓬勃兴起,对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在农村学校实施校本教研呢?现就笔者的思考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校本教研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而出现的新的研究形态,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产物。在校本教研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围绕“以校为本、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四个基本要素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丰富了校本教研的形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校本教研工作终十破茧成蝶,在课改的韵律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为此,校长加强学校的校本管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引领,其工作的切入点,应当是建立相关的教学研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