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王思凝  贾宇婧  田耕 《社会》2020,40(1):1-24
彩礼既为“财”又为“礼”,以往彩礼研究主要集中在“婚姻市场理论”和“礼物秩序”两个基本的框架下,较少将其作为生动的社会行动过程予以研究。本文聚焦于“议彩礼”的互动过程,表明彩礼议价的核心不在于结亲家庭对彼此家庭的认可是具有默契还是存在分歧,而在于具有道德基准意识的彩礼大行。结亲家庭的道德感受力是依据大行而展开的不得不“议”的行动过程。情理随行动过程而生发的特点使“议彩礼”成为道德意义网络之中衔接个人道德感受力与集体习惯的节点,这也正是彩礼道德嵌入性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一种放大的近亲婚姻——近区域通婚,制约了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据有关部门对全国6个省市1441户农民家庭的调查表明,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通婚圈方圆不超过25公里,其中有84.71%有农民通婚不出县,57%的农民通婚不出乡镇,30%的农民通婚不出村。河南盐山县有一个小村,同村成婚的超过近年成婚总数70%。农民何以被禁锢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通婚呢?它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原因之一:“父母在,不远游”的忠孝伦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并  相似文献   

3.
正中青在线的一则新闻《农村彩礼按女孩学历标价:中专10万,本科15万》引起了许多官媒蓝V的转发,也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从许多报道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在许多农村,彩礼越来越高;姑娘回乡下相亲甚至可以百里挑一、媒婆很赚钱;女性二婚甚至身体或智力有残疾的都被抢着要……看了这些新闻,是不是觉得女性现在的身价已经高了?年轻女性们似乎扬眉吐气了?然而,标价高,对女生的幸福并没有多大意义。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的适龄男性会比女性的数量高这么多?很遗憾,那主要是因为重男轻女!这种  相似文献   

4.
踏入婚姻的生活,其实也是为了这份承诺,给对方幸福。婚姻绝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在中国的婚礼当中,古礼都很有意涵在其中,男子要去迎娶女方的时候,他首先要拜天地,祭拜上天,这是在告诉结婚的人,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婚姻之后,好好的教育下一代,将是社会的栋梁,绝对不是只有两个人的事情而已,那是对家族、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在经典当中提到,婚姻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上以事宗庙,就是婚姻是承传自己优良的家道,承传祖宗的教诲;下以继后世,就是教育好下一代。所以这句上以事宗庙,是永远要记得父母、祖宗;下以继后世,是永远  相似文献   

5.
教养实践是家庭资本在代际间传递的主要手段。家庭中的教养实践是儿童不断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家庭的阶层背景紧密相关。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同时考虑祖代和父代的社会阶层,将家庭的阶层背景分为持续上层、新上层、新下层和持续下层。分析显示,不同阶层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教养实践模式,教养实践模式在多代间可以传递,家庭的阶层背景与教养实践又影响着子女的学业成就。相比于祖代,向上流动的父代家庭在教养实践与子女学业成就上更接近持续上层,向下流动的家庭则颇为特殊:教养实践上更接近持续上层,而子女学业表现上则更接近持续下层。由此来看,中国阶层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着更为复杂的面向。  相似文献   

6.
李安琪 《社会》2022,42(2):209-242
本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以父母婚姻教育匹配构建的“新型家庭文化资本”为视角,探讨不同婚配模式下“共同养育联盟”的水平与新型家庭文化资本被激活的效率对子女学业表现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与低等教育同质婚家庭的子女相比,向上婚以及高等教育同质婚家庭的子女学业表现更好。其二,父母婚姻教育匹配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存在教育差距效应,随着父母间教育跨层级的增加,向上婚家庭中子女学业表现的优势递增,向下婚家庭中子女学业表现的劣势进一步扩大。其三,父母婚姻教育匹配模式对学业的影响因子女性别而异,向上婚和高等教育同质婚减弱了男孩的学习劣势,向下婚扩大了男孩的学习劣势。最后,家庭中的共同养育联盟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向上婚家庭的父亲与母亲在教养分工中建立了更互补的关系,共同养育联盟水平较高,更有效地激活了新型家庭文化资本,促进子女的学业表现。“强强联合”的婚姻教育匹配虽然成为不平等再生产的“温床”,但是,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共同养育联盟这一中介路径提高新型家庭文化资本被激活的效率,则可能减缓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7.
吴愈晓 《社会》2010,30(6):136-15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本研究利用1995和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检验了教育获得、家庭责任(婚姻和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三项个人或家庭因素对女性就业决策的影响以及它们效应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1995年至2002年间,教育的正面效应变小,即教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力下降,但婚姻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力上升。对照1995年, 2002年时家庭收入高的已婚妇女更有可能不工作,表明这是城镇女性就业决策走向理性化的一个过程。另外,作者并不认同“沮丧的工人”观点,认为失去正式工作的低收入家庭女性因生活所迫更可能进入非正式劳动力市场继续就业,而不是对再就业失去信心而永久退出劳动。  相似文献   

8.
谌鸿燕 《社会》2017,37(4):119-142
本文通过"代际累积"概念探讨了父代住房支持的差异引发的子代住房不平等问题。参考以往通过"优势累积/劣势累积"两条因果路径分析社会不平等的方法和最新文献对累积过程的关注,本研究将弥补以往累积与社会不平等研究忽视代际分析的不足,从因果机制和过程分析两方面推进代际累积对住房不平等的解释。对前者的研究发现,住房制度改革拓宽了个体住房资源获得的渠道,父代家庭对子代的住房支持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其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对后者的研究表明,代际累积这一因果机制所解释的住房不平等并非稳定不变的,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既有累积趋势可能会发生异于原初累积方向的变动,甚至是累积断裂。这一发现弥补了代际优势/劣势累积这一因果机制未能澄清累积过程中波动存在的理论缺憾。  相似文献   

9.
看了《离婚,潘多拉的盒子》一文(《社会》1999.7.),很难平静。离婚后的子女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照,已成了社会问题,进而将成为影响未来公民的素质问题。培养子女是做父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有推卸责任的漏洞,其主要原因只能是婚姻法不健全。我在俄罗斯工作多年,虽然发现他们的离婚率很高,但是基本上没有发现子女无依无靠的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婚姻法比较健全。离婚后的子女一般妇女方(当然也可以归男方)。一个子女,男女贴女方是其月收入的25%;两个子女,则贴50%。这由当事人的单位和政府合作执行。我认为,这是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勤  吕繁  伍小兰 《浙江学刊》2006,(2):202-208
在艾滋病对家庭影响的研究中,老年人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成年子女一旦感染了艾滋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如经济贫困、健康损害、精神压力、失去晚年保障等.艾滋病使家庭代际支持链断裂,代际支持方向逆转,隔代关系重构.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在艾滋病子女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向艾滋病子女提供照料,而且给予精神慰藉,还担负起抚养艾滋病孤儿的责任.然而他们在抗击艾滋病的战役中潜在的作用和贡献尚未得到社会的了解、重视和支持.家庭对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机遇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大对老年人家庭的投入,不仅将有利于老年一代,而且也将有利于他们所照料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华北F村200对夫妻调查数据,运用定序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从人口流动、结婚变量和个人特质三个方面解读了在城市化背景下村庄婚姻圈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F村男性村民出生年代越晚,结婚年代越近,通婚范围越远;同时,择偶时间、方式、家庭背景和村庄非农化水平成为影响通婚范围的主要因素.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教育程度、是否外出打工等社会性因素并不对通婚范围构成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择偶时间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某种程度上,天价牌的存在已经成为车主身份的象征,它甚至带来一种品牌效应,代表着大老板们对于自己财富的自信。然而,天价牌的魔力有时也会变成魔咒。成本不足300元的一块铁片,因为数字的组合而产生了"特殊意义",被人为地赋予了天价的可能。时至今日,"浙C·88888"仍旧占据着"全国最贵车牌榜"的前列,2006年,它以166万高价被拍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农村,几乎每一代人都对乡村有着强烈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从一方面来说,他们继续承担着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的责任,同时他们也期待当他们年老时能得到子女的帮助.而且,农村也开始实行了退休金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透过暧暖的午后阳光,坐在景福宫海滨店二楼的窗边,可以看到冬季蔚蓝的海面,刺眼的阳光掠过海面,肆意地映照着我们的眼睛,这真是个好地方,正宗的韩国料理,对于嗜辣的青岛人来讲,百吃不厌。对面的女孩清新可人、柔美的眼神,白皙的肌肤,优雅的谈吐,无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一个韩国女孩的风采,在我眼里这就是地道的韩国女孩,传统、朴实,但很干练;她就是文智慧,景福宫老板的千金。继承父亲的事业,来到中国,由她一手创立的"景福宫泡菜"也经历了两年多的发展,并已经成为泡菜市场的主流产品。文智慧讲,刚来中国时,看到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中国的家庭是夫妻二人都做家  相似文献   

15.
固定专偶走婚———永宁摩梭人婚姻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梭人盛行走婚制,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配偶双方夜合晨分,白天各自生活于自己的母系大家庭中。昔日婚姻双方无经济或伦理的义务,所生子女由女方抚养;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接受了外来文化影响、并加以本土化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时尚:固定专偶走婚。这是改变往昔走婚婚姻的不稳性为较稳定性的一种婚姻形式,是摩梭人在古老的传统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现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安,有一个世界上最为特殊的"儿童村"。它以社团组织--陕西省回归研究会救助、代养流浪的罪犯子女而得名。1995年以来,此组织在全社会的帮助下共救助流浪罪犯子女近百名,使他们有了集中生活,接受教育的地方。他们的学籍均在当地的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今年36岁的舒心一直从事婚恋研究工作。2001年,他在上海一家报纸开辟“离婚”专栏,专门写稿给那些处于婚姻困惑的人群作婚姻分析,让他们走出婚姻迷途。这个专栏引起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给他打电话,倾诉婚姻中的困惑。舒心为此开通了一部免费咨询热线电话。通过这条热线,舒心接触了许多需要“婚姻”帮助的人。舒心给他们出谋划策,对于那些无可挽回的婚姻,就建议他们离婚,并给他们进行“离婚”指导。离婚,往往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  相似文献   

18.
闪婚现象的成因及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婚"是一种快餐婚姻,它的出现与蔓延既存在深刻的社会原因,也存在诸多个人主观因素。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家庭个案工作、家庭团体工作和家庭社区工作,可以使闪婚双方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相互了解、增进责任意识,从而减少甚至克服闪婚带来的消极面,维持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一婚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流动方式。通过结婚,一个人可以从一个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由婚姻导致的社会流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或称上下流动)与水平流动(或称横向流动)两种基本类型。一个人通过婚姻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社会阶层,是一种向上的流动,反之则是向下的流动。水平流动是在社会地位不发生上下变动的情况下,通过结婚,一方由一个家庭进入另一个家庭,由一个地区迁入另一个地区,其生活的群体和居住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许多研究婚姻社会流动的学者指出,由婚姻导致的社会流动,无论是垂直流动,还是水平流动,都  相似文献   

20.
婚姻质量:婚姻稳定的主要预测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国人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路径分析结果表明 ,婚姻质量是婚姻稳定性最主要、直接的预测指标 ,高质量的婚姻是夫妻关系持续稳定的前提和保障。但外在的限制离婚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弱化婚姻质量与离婚意向间的相关关系。婚前感情基础好、双方一致性强的夫妻更容易协调适应和强化凝聚力 ;子女越多或婚姻延续时间越长 ,离婚的成本越高 ,夫妻分手的概率也越小 ;社会阶层较高者的婚姻质量相对较高 ,但他们对爱情的期望更高 ,观念较开化 ,再婚机会更多 ,故在感情危机时会更多地中止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