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化作为反映政治经济状况的精神性观念系统 ,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先进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本质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关键 ,而只有构建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创新环境 ,才能保证我国的创新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文化也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诸种辩证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趋势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这一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文化创新是文化整体的创新;文化创新,必须进行中西方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与现代化过程进行整合;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全球交往的扩大,以及世界的城市化运动,为中国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和色彩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变革,建设与社会现代化相容、面向世界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新文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家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对其创新的时代需求也日显突出。企业家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联,而行动与环境互动的中介则是文化,因此,本文试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在分析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多重社会功效的基础上,来阐释文化对其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新与构建有中国特色新文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以及文化创新的任务。作者提出了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是文化观念的创新、文化战略的创新、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管理的创新、文化环境的创新、文化人才的创新等观点;并论述了文化创新与文化繁荣、构建创新型国家、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改革活力和动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不仅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变化、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多数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处于初始阶段,各级政府应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应牢固树立创新价值观,建立健全支持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几千年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是因有其内在的创新功能。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功能主要体现为具有“生生日新”的创新本体论、直观体验的创新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创新方法论。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功能所具有的弱点和局限性 ,指出这些弱点和局限性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弥补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提要]国家创新战略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最深刻的创新危机,往往深潜于一定的文化问题之中。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幅上升的条件下,中国创新水准的提升依然面临种种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创新文化尚未得到有效培育。破解中国创新危机,首先应破除学科藩篱,着眼于器物、制度、精神三个文化层面,激活中国文化创新精神源头,从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大文化”观出发,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培育,为国家创新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10.
永煤集团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形成了涵括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等永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永煤集团努力探索企业文化创新的路径,着力抓好理念创新、制度执行和载体建设,创新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以提升永煤集团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从而实现企业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居住求生,他们身处中西文化交流的结合部,“两脚踏中西文化”,在另一文化环境中保持着华夏文化传统。走向世界的中国人通过他们进行民族反省,外国人也因此而加深了对中国文化本质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既有长处和优点,也有缺点和不足,既不能全盘否定也需要扬弃和发展;海外华人文化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既保持文化传统,又适时变化的民族性;他们使外国人认识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和平、守法的民族,而不是一些“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者所说的“有危险性”、好侵略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变革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力之源,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与企业的发展变革相适应。但企业变革中的企业文化创新并无统一的模式,只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进行文化变革的企业,才具有真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对各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呈愈演愈烈之势。在文化生活领域 ,各主权国家必须主动迎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加强和改进民族文化的战略管理 ,遵循正确的原则 ,不断进行方法创新 ,方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中国化传统,借鉴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重大成果,具有原创性意蕴。从生成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文明的宝贵资源,在引领全球文明发展中拓宽了思想视野,并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从结构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本体、价值、主体和方法,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原创性贡献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创新文化建设应充分整合与优化各种文化资源以促进创新,并在一定领域内建立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圈.创新文化应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既要继承和发扬有利于创新的传统文化,同时保持创新文化的交流与开放.我国创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弘扬人的首创精神、激发人的创造热情、营造有利于人创新的氛围等三个向度进行.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文化起源于创新,又靠创新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各少数民族必须通过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整合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范式向数字文化范式的转变,对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使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既具历史的继承性又深具时代的品格。文化作为历史的客观存在,亦存在历史的继承与现实创新的永恒课题。以文化塑造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之道,也就必然要求文化传统要立足于现实,着实进行内容与形式,主流、支流与逆流,政府与社会等辩证统一之多向性的系统创新。而文化的系统创新又最终归结为创新型社会所必备的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进而以创新文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离不开对中国创新文化这一根本问题的系统思考。文化对整个社会创新理念的凝练、创新习惯的养成、创新制度的完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日本创新文化的典型特点是:善于团队合作与交流、善于有组织地学习和持续改善、民众有创新型的消费倾向等;美国创新文化的突出特点是:"try"的文化、宽容失败的文化、诚信文化及其体系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创新文化方面也有体现爱国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文化。但是,当前我们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官本位"文化、过分迷信权威的习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小生产者意识,以及诚信文化的缺失等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变化,大力弘扬创新文化,聚集文化软实力,引领学院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职教理论创新和教育教学创新,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高职教育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