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术期刊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编辑传播学界关于学术期刊属性的研究上,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论者们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其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相悖的;再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普遍存在的事实是恰恰相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它关系一个国家的生存安危,对此,江泽民同志曾经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因此,对待学术和学术期刊事业应当像对待军队、警察机构一样,不能也不可能使其商品化,学术期刊应该走自己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商品论质疑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关于学术期刊属性的研究,编辑传播学界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论者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其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是相悖的;再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普遍存在的事实是截然相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对待学术和学术期刊事业应当像对待军队、警察机构一样,不能也不可能使其商品化,学术期刊应该走自己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编辑传播学界关于学术期刊是否商品的认识上,普遍地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这无疑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属性,意义重大、迫在眉睫。(1)“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陷进了学术期刊“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的泥潭不能自拔;其次,“学术期刊商品论”的理论基础“学术期刊特殊商品论”不能自圆其说;再次,“学术期刊商品论”把“期刊”和“学术期刊”本质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学术期刊不是商品: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理论的基本观点不承认关系国家科学技术安全等的公用事业是商品I其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相悖。(3)酱遍存在的事实证明学术期刊不是商品;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与大量存在的事实也恰恰相反;其次,学术期刊的属性决定其发行量不允许其以商品身份进入市场;再次,市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市场经济不是什么都可以装的“筐”;第三,应当明确学术期刊事业与一般出版业的区别;第四,学术及其载体——学术期刊比教育更需要国家支持;第五,国家政策客观上支持学术期刊非商品化;第六,学术期刊的现有的“定价”无法证明学术期刊就是商品。  相似文献   

4.
学术内容是学术期刊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学术期刊的品质和特色甚至生存。学术期刊的学术内容涵盖面很广,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学术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在学术理念上不断更新;编辑充当学术研究的积极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确立新的学术之风。  相似文献   

5.
作为在科学技术事业中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作用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其自身科技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从微观层面看,编辑人员的科技素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编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等。编辑人员应该学习编辑学知识,把握编辑出版标准,推出规范化学术期刊;学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运用先进的编辑手段,编出现代化学术期刊;加强专业理论研究,铸就精品化期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期刊上网在促进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使纸质期刊的发行量下降;学术期刊失去特色;软件不兼容造成的错误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失范行为和著作权纠纷也日益增多。学术期刊在上网时要注重整体效益的开发,通过编辑部自行上网的方法体现办刊特色,应用最新的排版软件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制订相应法律来规范作者的学术行为,保证学术期刊在信息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期刊学术名作生成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名作是指在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学术研究贡献与价值的原创性、经典性、创新性的学术精品,基本上代表着国内学术界在某一个时期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以及体现和反映作者在这一领域长期研究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之作。学术名作的创造首先有赖于作者辛勤的学术耕耘,但同时还应看到名作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力量的促成,因此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思考学术名作创造过程中应遵循的编辑基本法则,则需要在优化学术期刊资源的实践中创新出名刊,打造出具有精品性质的特色学术栏目和优秀学术栏目,培养造就出德才学识兼备尤其是具有宏富编辑出版理论学术水平的名主编与名编辑群体,树立强烈的名刊意识、名栏意识、名编辑意识和名作意识,构建作者与编辑之间珠联璧合、互动有效的培植名作编辑新机制,才能不断开发培育出具有卓越名作内涵品质的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有的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定量评价为主导,尽管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带来的问题和弊端也日益凸显,其中最重要的是,未能更好地引导学术期刊在促进学术创新、引领学术风气上发挥应有作用.构建中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应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同行专家评议为主导;由"以刊评文"向"以文评刊"转变,倡导和推行代表作评议制度;建立"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可从学术创新、学术影响、办刊能力、学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多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主编的经营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编的经营理念直接影响着刊物的发展。过去那种一味强调学术期刊的严肃性、高雅性,认为学术期刊应重视社会效益、其价值不以订数论高低、编辑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的观念,已不能适应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编首先要树立成本理念,要合理支配各项办刊费用,使编辑部形成良好的节约风尚,不但要讲社会效益还要讲经济效益;其次要树立市场理念,把编辑刊物当作生产产品一样对待,严格质量管理,服务好读者;再次要树立营销理念,对外广泛宣传刊物,树立刊物良好形象,加强品牌建设,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办刊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办刊手段和方法是为办刊目的服务的,学术期刊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组合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开展协会活动、举办论坛、组织考察等。学术期刊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来延伸品牌,实行低成本扩张,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是以学者为作者和读者对象、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杂志。文章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分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对我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学术期刊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的失范及其体制性原因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期刊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体制性弊端,这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失范和学术期刊学术公信力、学术声誉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虽然暂时还不能改变学术期刊存在体制,但充分认识学术期刊的体制性弊端,并积极寻求对策,把学术期刊体制性弊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则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学术界,从印刷媒体学术刊物到网络版学术刊物的发展是刊物发展的必然之路,从印刷版学术期刊到网络版学术期刊,有效地降低了传播成本,扩大了信息覆盖面。目前我国的网络期刊发展极不平衡,行业、种类之间差异极大,提高发展网络传媒的自觉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跨世纪学报战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学报面临着新世纪知识资源越来越丰富、文理渗透越来越宽深、对办刊主体体现和文化品味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的要求,提高办刊质量和效益,创出学报精品和名牌,是新旧世纪相交之际,我国高校学报所应思考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科学术期刊的出版选题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一环。选择最佳出版选题的标准是 :1.选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 .选题应是填补课题空白的内容 ;3.选题能推翻传统定论 ;4 .选题能够补充前人论题 ;5.选题贴近时代脉搏。期刊编辑要实现自己的出版选题 ,必须做到 :读书和参与课题相结合 ,把握最新科研信息 ;综合分析信息 ,捕捉新颖选题 ;挖掘论文内涵 ,提炼精彩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引文分析法,以南京大学CSSCI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为基础,以《中国社会科学》为研究个案,考察了该刊2005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被转载情况及其在2006-2007年的被引情况。以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为学术评价指标,考察了《复印报刊资料》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