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采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手段,争相独吞中国这块“肥肉”,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共性.但是,这种共性寄寓在一切个性之中,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无不具有各自的特殊之点.研究这种个性,是认清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本质、规律和后果的基础.本书拟将日本与其他三个主要侵华国家英、美、俄加以比较研究,以期揭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同清政府处于实际交战状态,但是双方又都不曾宣布断交、废约、撤使,从而形成战与非战的矛盾。本文从列强和清政府两方面分别探讨了形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揭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强横、狡诈和清政府的腐朽与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3.
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而引起的.文章针对这场战争起因"非单一性",即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亦是这场战争的起因的说法,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文章认为,不管清政府当时的内外政策如何反动,都构不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清政府错误的内外政策,是导致这场战争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日本帝国主义妄图迅速灭亡中国的威胁和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进行抵御,并通过外交途径以局部的退让,谋取就地解决;另一方面对列强各国寄予了很大希望,幻想他们出面制止日本侵华。蒋介石先后接见了英、美、德、法、意等国驻华使节,要求各国“主持公道”,特别指出“美国向来主张和平与人道主义”,“现在局势只有各关系国尤其美、英二国之合作,可挽危机”①。然而,此时美、英政府仍然继续执行其所谓“不干涉”政策。在此形式下,南京国民政府于9月13日正式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旧中国投资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剖析帝国主义的本质时指出:“对于金融资本最‘方便’最有利的当然是使从属的国家和民族丧失政治上的独立这样的支配。半殖民地国家是这方面典型的‘中间’形式。显然,在金融资本时代,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争夺这些半独立国的斗争一定会特别尖锐起来。”日本虽然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在列强争夺中国这块半殖民地的角逐中却是后来居上的。它通过1894年甲午战争,获得了中国的巨额赔款,割取了中国的台湾。1900年,它积极参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5年,它通过日俄战争,以战胜国的身份获得了在我东北南部的种种帝国主义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继承了德国在我山东地区的帝国主义特权。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对华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然而由于美国与中国地域遥远,其军事实力不足,国内政局的影响,以及孤立主义情绪制约等因素,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一向是谨慎和保守的。在20世纪以前,美国在华主要是分享列强刺刀和侵略外交所夺得的特权。19世纪末,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开始积极参与列强在华的竞争与对峙。义和团运动后,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积极倡导“保全中国”和各国在华“一致行动”的原则。武昌起义爆发后,美国提倡的各国“一致行动”原则,被日、俄、英等国所利用,他们借“承认中华民国”和“善后大借款”,大肆索取在华的政治、经济权益,肆意扩大本国在华势力。这就直接危害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在华利益。为此,美国抛开与列强的“一致行动”,宣布退出银行团并率先承认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中外反动势力大为惊惶。至南北议和,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复玩弄花招,妄图实现其独裁统治。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动荡局势,乘机扩大侵华利益,阴窥袁氏有称帝意,咸以争中国帝制权之纵横术为务。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袁氏刺宋教仁于上海,镇压“二次革命”于南方,设筹安会于北京,积极谋划复辟帝制活动了。袁世凯持有强援为后盾,冒天下之大不韪,放  相似文献   

8.
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我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在漫长的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日本侵略者扮演了主要的骨干角色,侵略气焰极为嚣张。日本自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南割台澎,北侵“满蒙”;1931年又  相似文献   

9.
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代帝国主义实施侵华行为的中国当地条件制约或限定了侵略的方式和特性。外来侵略者通过条约体系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一部分 ,又依“例外法则”在中国形成一套与西方基本价值时相冲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故这些西方代表在中国表述着“西方”却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列强既要中国实行改革以维持西方标准的“正常”秩序 ,又是与西方标准相异的中国秩序之构建者和维护者 ,扮演着改革推动者和既存秩序维护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东北权益,或沆瀣一气,或剑拔弩张,展开一场颇为复杂激烈的角逐。清末东北地区开埠设关及其关税制度的建立,即是列强角逐东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波及的地域最广,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场之一,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战最早。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置世界舆论于不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开始实施其“基本国策”,比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挑起欧洲战争整整早了8年时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把侵略触角伸向关内,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完全殖民地,而…  相似文献   

12.
1902年中英商约是清政府第一次主动建议修订的商约,是中国关税自主运动的先声和中国收回治外法权的依据。在此次修约谈判中,中国谈判代表具有了初步的国家主权观念,国家主权和利权略有挽回。同时,这一商约的谈判与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朝着"深化"这一趋势发展,"经济侵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巩固和强化其在华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这一变化,反映了帝国主义从形成到成熟的时代进程。  相似文献   

13.
试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苏利娅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地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揭开了中华民族屡遭西方列强侵略、...  相似文献   

14.
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六十年里,帝国主义列强以武装侵略等手段,威逼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的四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和合同。它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将其在华攫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权益,以法律、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合法地”侵略和掠夺中国“使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压迫手段”。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及其政治代表,也正是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集中而又突出地表明各自对帝国主义的立场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美国媒体和学术界出现了大量有关“美利坚帝国”的研究和讨论,“帝国”、“帝国的”、“帝国主义”等概念一时成为时髦用语。中国学者或许并不觉得新鲜,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学界也习惯将美国视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将美国的对外政策称为帝国主义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6.
1847年5月,罗孝全在广州的住所和教堂失窃。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治安事件,但在处理时却升格为关乎条约权利的交涉,因为其所失财物的索赔对象不是偷盗者而是中国政府。罗孝全的索赔要求经过长达11年的争论,经过几任美国公使的努力后,最终由新的不平等条约予以满足。这是近代传教士与西方列强政治势力相互利用、攫取侵华权益的典型事例。本文对这一国内学界未见讨论的事件的发生、交涉过程及其影响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这一结论符合历史事实,无可争议。而中国全面抗战起于何时呢?传统的说法是把“七·七”事变作为起点。也就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之日,即是中.国全面抗战之时。笔者认为这一传统说法值得商榷,兹将管见陈述如下,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帝国主义论”被认为是美国的国家政策。该理论建立在自由、民主观念之上,鼓吹市场经济万能,同时不失老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本性。霸权稳定论是其理论根基,新保守主义是其哲学渊源,新自由主义是其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伴随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断扩大,鸦片侵略亦不断加强,成为对华鸦片侵略的最大的祸首,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鸦片侵略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垄断性,地域广泛,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相似文献   

20.
满铁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国策会社”和经济侵华“大本营”,是日本侵占与掠夺我国东北煤铁资源的最庞大机构。在满铁的各种侵略事业中,煤铁业仅次于铁路交通运输业而居第二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煤铁资源,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的野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