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竞争、垄断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行为特征,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是企业的行为特征,网络范式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同范式下产业组织的竞争效应不同。在网络范式中,电信企业由单纯竞争关系演化为竞合关系,由同质竞争变为异质竞争,由单体企业的竞争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网络范式对重塑我国的产业组织体系尤其是具有网络效应的企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目前石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走产业集群道路。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主要包括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核心企业群,培育新生产性服务企业集群体。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上,来自于地区的竞争优势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优势不是外生的自然禀赋,而是内生的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带来外部性,对一个产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积极作用.集聚效应的产生,又受制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区域文化、企业文化方面的因素.探讨产业集聚效应对西部开发可能具有某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往往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但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目前,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存在着规模优势、专业化优势、资源、品牌和人才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同时,网络效应不明显,创新能力弱,服务机构缺失,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应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提升网络发育程度,加强服务和引导,建立陶瓷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阶段。传统产业竞争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的要素投入结构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新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指出,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代表性需求等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钻石体系愈完善,产业愈能确立竞争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对于中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要求以新的范式研究产业组织中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范式正是适应这一背景而产生的。网络范式主要研究产业体系中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在网络范式中,企业由单纯竞争关系演化为竞合关系,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培育转化为抢占价值链上制高点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必须适应这一背景重新构建理性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一是积极与国际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参与价值链的整合。二是国内大中小企业形成密切协作的网络型组织。  相似文献   

7.
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由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能够在经济竞争中产生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是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式。以青岛、烟台、威海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已经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的基础条件。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行相关的扶持政策,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可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本地区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运行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区经济因企业或产业集聚而带来的各种效应,广泛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园区经济效应是园区经济独特运行机制的外在表征,也是园区经济竞争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主要从价值链理论寻求理论依据,模块化理论是企业价值网络运营机理的重要阐释工具。企业价值网络的竞争优势问题是当前价值网络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主要围绕竞争优势的表现、竞争优势的阐释和竞争优势的演化三方面展开。企业价值网络的治理问题、网络文化管理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相关产业、企业个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当中。企业价值网络的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在于构筑价值网络战略理论模型,整合战略网络的现有研究成果、整合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成果以及定量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要素的有效协同。建立以协同发展的共赢模式的产业链,能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升市场竞争力。依据协同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地运用SWTO分析方法,全面分析生态产业链的每个生产环节,研究出更适合社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链。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面剖析现阶段贵糖集团在国内外环境中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会,提出提高蔗农积极性,拓展多渠道原料来源,减小对二次原料的依赖,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增加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战略观反映一个企业在战略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按对外部市场环境及内部资源能力之于企业竞争优势价值与意义的基本看法与相对重视程度,企业战略观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市场环境本位战略观、资源能力本位战略观和匹配型战略观.不同的市场经济形态会从客观方面影响市场环境与资源能力之于企业及其竞争优势的相对价值与意义,进而从主观方面影响企业家对市场环境与资源能力之于企业及其竞争优势价值与意义的判断.因此,企业战略观选择的市场逻辑性十分显著,这可从西方企业战略理论与战略实践的演进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引入产业集聚作为外部因素构建修正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发展机遇、产业集聚7个角度分析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得出结论:生产要素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性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是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力,相关产业的配套程度直接影响集成电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企业战略和竞争状况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活力,而产业集聚贯穿六大要素,将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延边地区外资工业效率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企业的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工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行业,更是研究的重点。利用生产境界模型测算延边地区工业企业各类经济成分的结果是:在各类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中,外资工业的生产效率性最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要进一步利用外资的力度和绩效来促进引进外资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外资工业的引进和管理;二是要加强外资工业与本土企业的联系;三是要提高外资工业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阳江刀剪工业集群竞争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Logistic生物种群增长理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广东阳江刀剪工业民营企业集群的市场容量限制,并给出了相应的数量模型;同时,引入了辛格的“城市分布定理”,提出了集群内企业规模结构的“金字塔结构”。应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分析了阳江刀剪集群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而且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浙江有名的"区域经济"就可以用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解释,如温州的制鞋业、义乌的小商品产业等近年来迅猛的发展,皆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有效聚集和形成,并由此形成了区域的品牌竞争优势。本文重点讨论产业集群下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和启示意义,并由此提出几点建议,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资源基础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拥有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这种假设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拓展了资源基础论的研究以包括网络资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关联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框架,识别了源自企业间联盟共享和非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四种类型的租金。  相似文献   

18.
知识型企业结构、特征及报酬递增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等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传统企业相比,知识型企业的结构及特征有它特定的一面.文章在分析知识型企业内外部结构的基础上,对知识型企业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由其特征所决定的知识型企业生产函数及报酬递增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浙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托这一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系统,会遇到很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文章以浙江省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例,指出要强化集群的竞争优势,必须在尊重企业集群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改变中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引入现代管理理念;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加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服务;抑制同业间无序的、低水平的竞争;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政府制度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ICOP方法、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法,测算了江西37个工业行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系数,比较了各行业的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分析了各行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发现近年来江西大部分工业行业竞争力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总体市场规模仍然太小,扩张经济总量是江西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全国真正具有较强竞争力也是当前应当作为支柱产业培育的是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但产业层次低、增加值率低,据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产业政策,控制初级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