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转变乡镇企业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仅关系到乡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体说来就是要从依靠大量资源、资金投入带来的高产值、高速度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依靠科学管理,依靠规模经济和结构优化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着力提高乡镇企业增长的质量,并从提高认识、规范产权、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地方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提出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它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21世纪现代市场经济.我国现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转轨期,在这一转轨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我国国民经济分层管理及调控格局的形成,地方政府怎样在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职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与行为合理化,探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的能源税收政策主要致力于弥补市场缺陷,纠正传统体制下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节约能源使用,减少能源浪费,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体来说,能源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以市场向经济主体传递信息为载体,这些信息有的反映出对树立科学用能理念的倡导,有的反映出对开发新能源的鼓励.当种种信息被经济主体接受后,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做出改变.这些转变带来的是科学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种转变更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测算价格、经济增长、人口、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技术进步和环境政策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能源系统的动态变化,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市化对能源需求有正的冲击;人口、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有负的冲击;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冲击并不显著。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最大,人口和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最小。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实现中国节能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环境的建构,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与和平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能源结构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大力提倡节能设计;环保更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环境设计在能源利用率方面的关注,和由此创新出保护环境的一些新的设计方法与手段,从而引发我们对环境保护重新地审视和思考审视源倡。  相似文献   

6.
王卉 《天府新论》1997,(2):24-27
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是基础,后一个转变为前一个转变创造条件和环境,二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本文仅就增长方式的转变,谈两个方面的认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依据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如资本和劳动力,从而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总量增加;集约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从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诸方面,对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进而从人口数量增长、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以及工业化等因素对世界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对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若干分析,指出了中国未来在协调人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毛卫平(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对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意义的一个根本性转变。这个转变,是在总结经验,并清醒地预见...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指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体制保证,后一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前一转变只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完成,后一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提高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从而切实实行这一转变,是我们实现未来15年的  相似文献   

10.
浅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田建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与主要指导方针提了出来,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今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李国安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要下大力气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个转变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五中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人口现代化抓起。一、人口现代化的特征人口现代化着眼于人口发展全方位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化,人口分布态势的现代化,人口结构的现代化,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现代化等。生育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育现代化就没有现代人口转变的完成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也就不会出现建立…  相似文献   

13.
在夺取抗洪斗争胜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这场洪涝灾害带来的惨痛教训;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逐步改变以往暴雨洪灾降临时依靠单一死“拼”硬“抗”的被动方式,逐步实现从“抗洪”向“疏洪”、“导洪”战略方式的转变,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对于推进长江流域特别是洞庭湖区的综合治理并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及对策严闻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要实现两个关键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关系到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现状分析 据人口统计资料测算,1998年贵州劳动力资源总数已占总人口的63%,这部分人口的劳动就业是否充分,是衡量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全省的社会安定团结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自90年代以来,贵州加大了补课式的投资力度,以期优化经济结构和改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城乡劳动就业体制从“低工资、高就业”数量型体制向“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效益型体制的转变。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就业增长弹性来描述。在1979-1992年期间,贵州GDP年均增长率为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相似文献   

16.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绘制的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关键。然而,在目前怎样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不能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否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作用?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个二元型增长方式?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现仅就云南省实际探讨一下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二元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一、经…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做出大量的艰苦的努力。其中,实行科学管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管理落后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则必须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管理这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性重大举措。其实质是继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滞后于现状决定了在我国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以经…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两个转变,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又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振兴区域经济所必须坚持的原则。日照开发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发展主题,强化四条措施,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了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和根本目的。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一战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一、可持续发展是全新的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