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戴望舒是一个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诗人一生的创作道路“从纯粹属于个人的哀叹开始,几经变革,终于发出战斗的呼号。”在诗艺上,他经历过长期的勤勉探索,从吸取古代诗词营养,撷采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到走向现实主义大道,含英咀华,不断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寻找着适合表现诗情的最佳艺术形式,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他的诗,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弥可珍贵的是诗人在诗艺上的美学贡献。本文试就他在诗艺上的美学特征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艾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有着丰富绘画经验与丰厚艺术修养的现代抒情诗人。他独特的艺术创作经历与体验,为其诗歌风格带来别样的特征。他在巴黎的绘画学习经历,无疑让他直接探触到西方现代艺术精神和艺术特色,尤其是印象派艺术对于"光"与"色"的强调,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鲜明。艾青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一个"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彩色的诗的中国的歌者。他的诗中有意味的色彩表现,深化了他诗歌的审美深度与广度,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有意味"的、充满了色彩想象与审美意象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3.
郭小川是我国当代一位卓越的诗人,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十八日不幸逝世。一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小川诗选》。一九八○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郭小川诗选续集》。另外,他的几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也已另行出版。郭小川的诗,是革命的热情而昂扬的颂歌和战歌。在他的诗中,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同时,也深深地体味到作为一个战士和诗人的可贵的不断前进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诗人是苦心经营的,他尝试着用各种形式写作,他的艺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自  相似文献   

4.
戴望舒一生留下诗稿不多,九十余篇,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书写人生,表现艺术,既熔铸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和积极探索,更是饱含着诗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因而在诗坛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力图从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融会贯通为切入点,剖析他的诗歌创作,以求更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诗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任何成熟的诗人,他的作品都要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格调和气派,也就是说,诗人在一系列作品中要表现出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这就形成我们平常所说的艺术风格。一个诗人的风格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它是诗人生活、思想和创作实践的产物,因而,布封说“风格是应该刻划思想的”,“风格都是本人”。(均见《论风格》——在法兰西学士院为他举行的入院典礼上的演说)另一方面,诗人的风格往往不是单枪匹马形成的,他往往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雪莱说:“在任何时代,同时代作家总  相似文献   

6.
杜甫善用虚词,他不仅一般地使用,还超越语法常规,使虚词成为诗之眼目,从而取得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杜诗以虚词为眼,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过同时代诗人,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诗人极具个性的艺术特征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一个日益开放世界不断逼视我们,使我们再也无法把心灵和视野封闭,当一个诗人有可能选择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弄潮于诗坛时,当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构成时,我们无疑会有多种选择,而选择往往意味着困惑.土家族诗人冉庄便是怀着一种矛盾与骚动的心理踯躅于诗歌世界里的,一方面他擅长于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诗歌艺术的现代传达进行了不少尝试和探索,这构成了诗人十分矛盾的创作心理机制,既想固守传统,又试图超越自我,冉庄诗歌创作的艺术传达正是在这种两难选择中矛盾与困惑的结果.我们研究冉庄的诗作,如果不深入剖析他创作的心理机制,仅从现象上分析他对传统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将难以把握冉庄诗歌创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早期诗歌中的爱国思想与唯美倾向,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给他打下的烙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不仅常常使诗人走入政治的歧路,而且又损坏了他的艺术追求。在爱国主义和现实生活的教育下,诗人自觉不自觉修正艺术上偏向,不断爆发思想和艺术的光彩。这一段经历为他下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年的闻一多,终于以他的生命写下一首壮丽的诗。  相似文献   

9.
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其死亡意识:一是描述死亡,一是描写对死亡的超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识,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 臧克家的诗多含叙事成分,他写叙事诗更花费了多年心血。从自传体长诗到民间故事诗,从诗报告到诗体小说,乃至三千行,五千行的长篇史诗,对于叙事诗的体裁与体式,诗人作过多方面的长期探索。这种种探索,丰富了新诗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也对诗人自身艺术个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叙事诗既叙事又抒情,恰符臧克家现实感与身世感并重的审美心理结构。以事写心的艺术形式技巧,反映了诗人情事并包的审美心理内容。他偏爱叙事诗,正是由亍叙事诗是情事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现代文学上,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即伊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年)。庞德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创立并组织了意象派,发现和扶持了一代新诗人,因而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庞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为世人所称道,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表示不满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庞德在政治上崇拜法西斯主  相似文献   

12.
邱正伦作为一个先锋诗人转向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探索,使他获得了从中国诗学核心所生发的广大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品质.他的<审视现代艺术>一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版),突出地呈现了他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艰难历程.中国当代需要出现重量级的艺术理论开创者和艺术自由立法者,但整个艺术生态不容乐观,对艺术发言、为艺术立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陆游诗歌艺术特色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游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不仅数量很多,今存近万首,而且在艺术上特色鲜明,成就显著。从体裁形式上说,诸体皆备;从艺术渊源上说,师承多家;从创作风格上说,既有现实主义特征,又有浪漫主义色彩;从语言上说,简练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位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在谈到莫扎特时说过这样的话:莫扎特不是伟大的音乐家,而是唯一的音乐家。这个论断,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当然是偏颇的,甚至有点近于荒唐。但假使我们熟悉莫扎特的艺术道路,能够从本质上来理解那位作曲家作出上述评论的用意,那么,就可以知道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在于强调莫扎特在世界音乐史上突出的地位,崇拜他绝世的才华和肯定他卓越的艺术成就。曹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杰出的剧作家,他在我国文坛和剧坛上,不少方面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曹禺的剧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既能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来阅读(诗情浓郁、深邃隽永),又能上演(几部代表作经受了时间的筛选,有着历数十年不衰的舞台生命力)。这表明作为戏剧诗人的曹  相似文献   

16.
李贺(公元七九○——八一六年)是中晚唐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诗独具风格、独树一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指出:“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的诗在艺术上,是以“词诡调激,色浓藻密”而著称的。这里,仅就李贺诗的艺术特色,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诗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极精美的艺术。因此,在内容确定了的前提下,如何使诗反映生活更艺术,就不能不是诗人所着意追求和苦心经营的了。要是一首诗不能用感人  相似文献   

17.
底层话题是近几年来文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许立志的底层身份也为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体验与关注。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对打工诗人许立志的深度抒情进行阐释与解读。一是从诗人自我出发,认为底层诗歌当学会为自己说话;二是从诗人所在的打工群体出发,以人的"异化"与城乡对立为切入点阐述诗人许立志对底层的观照与表达;三是从诗人之死出发,认为许立志的死亡是一种重塑英雄性主体的浪漫自戕。简言之,诗人许立志的诗作不仅传达了自我的情感,也表现了他者的生存境遇,他为信仰而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艺术的"献身"与"理想"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多数论者把他看作是思想上消极颓废、艺术上有所贡献的典型代表;或者宽容一点,采取“一刀两断”法,只肯定其抗战后的一段,对抗战前十多年其诗作的思想倾向全盘否定。对于一个世界观和艺术追求较复杂的诗人,这种缺乏具体分析的笼统概括和“一刀两断”式的机械划分,是不科学的,也是有违于事实的。它使我们看不到“从纯粹属于个人的低声的哀叹开始,几经变革,终于发出战斗的呼号”①这一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9.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象征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第二次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次转变相继发生在俄国革命史上两个重大事件——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他早年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为他日后攀登艺术高峰开辟了道路。从  相似文献   

20.
鲍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强烈创新品质的诗人,他不仅把文人乐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还奠定了七言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鲍照同时又是诗赋兼工的南朝文学大家,他以赋法写诗,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文主要从诗体流变、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鲍照诗歌的赋化问题,为鲍照诗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