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不仅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而且是东汉政权的创始人刘秀利用农民军势力创建基业而开始大显身手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2.
研究《文心雕龙》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原道》至《辨骚》五篇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是总纲。但也有一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论者认为《辨骚》一篇不属于总论部分,而是专论楚辞的,应当属于“文体论”,与《明诗》以下二十篇同列。到底哪一种意见正确呢?当然是前一种正确。有什么根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早就作了回答: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刘勰把《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等五篇作为“文之枢纽”,并没有  相似文献   

3.
《民族思想研究集》1985年第一辑(西南民族学院主办)载宫哲兵同志《伏羲作八卦辨》一文,认为:“苗族把一块木头劈为两片,木头落在地上的正反情况,决定是凶是吉。……一般是占卜三次,综合三次的结果或排列情况去判断吉凶。由于投掷物只有两面(正反)而卜必三次,故有八种可能排列情况。如果用阳爻表示正,用阴爻表示反,那么八种排列情况,就成为八卦。……如果将‘—’表示阳卦,将‘--’表示阴卦,那么就有:  相似文献   

4.
《列仙传》是释道合流的产物。中土文学对佛典散韵结合形式的模仿并非始于唐代之变文,应言《列仙传》首肇其端。我们试从佛道二教渊源、《列仙传》内容、结构体制与佛经的种种微妙关系角度阐释佛经对《列仙传》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5.
柳卓霞 《东方论坛》2014,(4):108-113
文人单篇传记是正史列传的重要史源,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尽相同。《新唐书·李贺传》与李商隐《李贺小传》两文,不仅在对李贺生平事迹的选择方面有差别,而且在叙事的显晦、情感色彩的强弱、叙事层次的运用、论诗手法等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通过两文对照研究,可管窥史传与文人传记之差异。  相似文献   

6.
取自《左传·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下简称《论战》),是个脍炙人口、玲珑剔透的古典名篇。建国以来,影响更大:文学、史学、军事学诸领域的教科书和各种选本都予选录,有关专著都对它论析。这并不奇怪,它仅仅以222字就记述了春秋齐鲁长勺之战,而这场战争据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由于鲁庄公战前实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因而得到人民支持,使鲁国取得长勺之胜;这是历史上可以与井陉、淝水等大战相并列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体现战略防御思想的著名战例。文章本身也不难分析:前半述战前政治准备,后半记实战之胜;曹刿有功,庄公当敬……几乎所有的论析文章诺诺尔尔,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7.
沈亚之是中唐多能的作家,在古文运动中是韩门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不但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盛名,晚唐著名作家李商隐有专门拟其诗体之作,而且在传奇小说的创作上,不仅以其数量在同辈作者中处于领先地位,还在内容的开拓、风格的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成功,奠定了沈氏在唐代传奇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纵观沈氏一生,却仕途坎坷,“静常遭尤”(《答李生书》),很不得志。在他  相似文献   

8.
卢仝是中唐一位以诗风险怪著称的诗人,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卢仝死于“甘露之变”一说,不见于唐史,亦不见于卢仝同时代人及晚唐、五代人的诗文,直至入宋以后,始有记载。而影响最大的,当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卢仝传》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9.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王立鹏先生从"辑著"的署名方式认为<醒世姻缘传>是由多个作者"集体创作"的,从主要人物、故事架构等角度来看,此说不能成立.但王立鹏先生对"辑著"这一署名方式的关注值得肯定,"辑著"表明<醒世姻缘传>"有所据而作".而胡适"<醒世姻缘传>改编自<江城>"的说法在逻辑上有欠周密.  相似文献   

10.
<正>“凯旋归来”一语,在当代文学作品、一般文章、标语口号中已普遍使用.根据语言“约定俗成”的原则,这样使用,并非不可.但在一部分人,尤其是语文学界一部分具有汉语词汇知识的人看来,“凯旋归来”在语意上犯了重复的毛病.理由是;“凯旋”本来就是“胜利归来”之意,再加“归来”,岂不重复?惟其如此,才有一九八二年全国统一命题的电大语文试卷以“凯旋归来”为例的解错题.这说明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浙江两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黄梨洲与朱舜水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浙江文化史上的一个谜.汤寿潜、许啸天、梁启超及日本学者今关天彭等,早在三十年代以前就提出过这个棘手的问题,可惜均语焉不详.直到1982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岛田虔次才专门考证了这个问题(见《黄宗羲与朱舜水》,载《人类智慧的遗产》1983年第63号).然而,对梨洲、舜水之关系作出较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和考辨的,还应推宁波师院白砥民先生的《黄宗羲与朱之瑜》(载《宁波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以下简称白文).白先生的文章,有许多精辟见解,但也有一些笔者不敢苟同的观点,特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2.
周中明《关于1996年人文版(红楼梦)校勘问题的商榷(一)》一文,所举出的“人文本未予校正的谬误之处的例证”中,有不少是否真属于底本“庚辰本”的谬误似尚可进一步商榷。本文主要就周文中断为“因音近而误”和“因形似而误”的一些字词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结合入手,将老子之辨与《史记》的书法体例特别是附传联系起来,从一个新的解度和层面对老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是一部集汉魏两晋的传闻轶事之作,其出现“袁公”的条目仅仅一条。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可知在年龄、身份、地位等方面与《世说新语》所记“袁公”信息相吻合的,是东汉袁氏诸公中的袁汤,而不是袁隗。  相似文献   

15.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 ;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 ,亦非萧涧秋的爱情对象  相似文献   

16.
《齐物论》篇是反映庄子与名家思想交锋撞击的一篇重要著作。如其中所提出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是理解庄子与公孙龙不同思想理论的重要论述;又如战国时代“正名”思潮盛行的情况下,《齐物论》篇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也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命题;其所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当深刻地表达了庄子以“道通为一”的平等观念来“齐一万物”的思想。结合庄子思想的学术背景和其文本的语境是解读《庄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文化史意义。太子萧统的编纂意图,不仅体现在形象工程方面,而且与梁王朝的文化工程息息相关。《文选》之根是为《五经》,其所透显出的强烈的儒学精神,正是中国最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8.
王盛恩 《南都学坛》2003,23(5):26-30
“华夷之辨”的核心是文化之辨,强调保卫先进的华夏文化以求发展,反对屈从落后的夷狄习俗而倒退苟安。这一观念,促成了一种凝重执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了各少数民族向汉文化靠拢而融合为一个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它成为排斥落后文化,保证中华文化传承、延续的思想武器。因此,“‘华夷之辨’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之说需要商榷。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史传》篇是刘勰做史学评论的专篇,称得上是我国史论发展史上一座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反映了刘勰深刻的史学认识和独具慧心的史评思想。对于《文心雕龙.史传》篇做过研究的学者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对其内容、地位和影响、局限性及中西比较等方面的研究。但遍览以往研究成果,却难以令人满意,有些归纳太繁杂,有些又太过简略,在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北狩见闻录>以宋徽宗为主线,记载了金兵胁迫徽宗至军前,于靖康二年(建炎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裹挟北上,直到过真定府的时间段内的记事.此书是记述靖康之难最早的史料之一,但作者曹勋在书中杜撰了一些虚假的记事,长期受到征信,需要深入地加以辨析、订正,书中关于高宗继统的祯祥出于编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