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零售业态的演化规律,基于消费者成本和效用模型分析了零售业态的需求动力,认为正是不同消费者保留效用层次产生的零售业态需求,结合外部的零售业态供给力量,推动了零售业态的演化.不同零售业态的竞争实质是应用不同的成本组合满足消费者保留效用的结果,并应用该理论分析了零售业态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国际零售业态多样化与我国零售业态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业态多样化是零售业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国际零售业经历了从单一的百货商店向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历程.在此进程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尼系数和市场发育程度成为影响国际零售业态多样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零售业态的变革过程存在着业态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的模式指导和尚未充分发挥各业态优势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政府和零售企业应共同努力,完善零售市场环境,提升我国零售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国零售在华市场业态选择相对稳定、业态指向相对集中、业态形式融合创新。纵观跨国零售业态战略的演变过程,其业态定位明确,业态扩张路径清晰、业态经营绩效显著,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市场交易秩序、零售业态结构以及消费模式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跨国零售在华市场业态定位特征及其影响,就政策层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收入水平与零售业态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现有的零售业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便利购物需求,于是零售商为吸引消费者购物而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和提高购物效用就成了业态演变的具体形式,正是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零售商的这种不断努力,共同构成零售业态演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多渠道零售是整合实体零售和在线零售等多元零售渠道的新型零售业态。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今天,多渠道零售是零售商为数不多的增长机会之一。多渠道零售与单一渠道零售业态相比有顾客优势、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多渠道零售实施条件的日益成熟,无论是传统的实体零售业态还是新兴的在线零售业态,都有向多渠道零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零售之轮"理论发展的逻辑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分析零售之轮理论、真空地带理论、核心与周边市场理论、新零售之轮理论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提出消费者偏好理论.认为不同的零售业态满足的是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从而得出各类零售业态应相互促进、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零售百强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百强是中美两国零售业发展的缩影,通过对中美两国零售百强的销售规模、门店数量、业态结构、店效、人效等指标的比较,得出了中国零售业处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美国零售业处在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等结论。根据数据对比和结论分析,认为中国零售业在发展中应该以市场机制为主体、以经营能力为核心、以比较优势为关键,建立专业化和多业态经营共同发展的零售局面。  相似文献   

8.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零售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进军步伐。本文从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业态选择、区域战略、本土化战略和人才战略、技术优势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并提出我国零售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主张“用零售类型”取“代零售业态”概念的前提下,结合国际上通用的零售业分类方法和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零售类型划分的大中小三类标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主要零售类型的定义,以及《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零售业发展史上,百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曾经的零售主导业态到与各新兴零售业态竞争并存,百货业一直是零售发展的主力军,而今,百货业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变改,面临着跨国零售巨头与新兴业态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