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经典社会学中实证主义范式、人文主义范式和批判主义范式内蕴的社会学观的反思,从理论基点、方法论准则及理论功能等向度,敞开马克思社会学的理论结构与思想主张.在同当代社会理论的对话与互动中,彰显马克思社会学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典知识社会学是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古典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过程中 ,传统的哲学知识论、历史主义知识观、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早期社会学知识理论成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建构的主要知识线索。哲学认识论发展成为知识论 (学 )是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哲学基础 ,哲学知识学对知识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为古典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孕育了模式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知识观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知识论为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知识思路 ;孔德、迪尔凯姆、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为舍勒和曼海姆正式提出知识社会学概念、创建知识社会学理论以及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形成贡献了社会学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视角,观照当代科技的社会研究理论的新发展,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特别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创新构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机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基础上,在理解科技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比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更具有针对性。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从历史与地域等大尺度背景中统摄马克思科技思想研究,对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学术影响力,对阐释不同制度下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国家社会学的重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研究国家知识的范式(其中,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译涂尔干]和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的范式尤为重要)。历史社会学近来的理论探讨使这些范式陷入混乱,前者对后者提出的或属进化论或属决定论而均过分强调为普遍适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本文讨论了历史社会学近来提出的理论框架,也描述了由新理论所激发的理论争论的要点,其中突出了最新的发展:社会危机和国家的国际危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一直存在着将其归结为一个普遍范式的倾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总体意义和人民性蕴含.马克思人学理论总体的人民性和变革的人民性注定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蕴含.马克思人学理论是普遍范式与现实范式统一的总体,其普遍范式只有在总体结构中才能彰显出现实人学的活力和人民性价值,而"共同体人"是其最高意义所在和人民性的价值核心;马克思人学理论变革不是从一个普遍范式向另一个普遍范式的转换,而是总体结构对普遍范式的扬弃,是人民性对普遍人性的超越.由此,要立足人民性,注重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界的"范式危机"不仅出现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也出现在马克思经济学领域.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大讨论,已陷入了"范式危机"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必须划清两种理论"范式"界限,遵循马克思经济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学研究中普遍采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这一流行的范式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与中国社会变迁的两个特殊阶段的共生关系、经典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研究中“唯智主义”影响的结果。但是这种范式在方法论上导致了社会认知的抽象化、简单化和社会实践意义的缺失。同时 ,当前中国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现象也对这种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和质疑。要克服二元对立范式的局限性 ,则需要处理好推理性的命题与实践的内在逻辑、“范式优先”和“实践至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学综合运动和后现代社会学解构热潮的背景下,经典社会学理论被指责为制造了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不可调和性。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在解释立场和解释路径上的确是相互对立的,但两种范式在各自的逻辑起点和前提上却又相互提供了解释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理论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相互贯通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社会学理论演进逻辑的线索之一.社会学家对社会学一常识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循环的发展过程,二者关系 的丰富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呈现.围绕该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大范式: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前者强调区分社会学与常识的客观标准,但忽视了社会学与日常知识相联系、相一致的一面;后者重视社会学与常识的相关性,却削弱了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基础.当代社会学家尽管以更广阔的视野对既有学说进行综合,但他们各自的理论立场决定了其关系论模型仍未超出这两大范式,而只是对各自范式解释力的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回经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剖析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和福柯等人的经典著述,可以发现社会学家在处理社会学基本问题时,通常侧重从社会关系的某一理论维度出发,并以现实为参照来考察主体的构型。社会学理论传统中存在四种重要且明晰的主体叙述方式:马克思将主体置于生产关系中,涂尔干将主体置于道德关系中,韦伯将主体置于理性关系中,福柯将主体置于权力关系中。四位社会学理论大师叙述主体的方式,彰显了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理论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其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理论范式是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知识假设。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范式的学科 ,但是 ,它却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快速变化的种种社会现象。因此 ,其理论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 ,就是如何摆脱彼此对立的范式危机 ,并较好地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而这无疑需要对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范式进行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鲍德里亚是当今马克思的最重要的批评者,因而必须认真对待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针对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对马克思的批判,特别是那些看上去可能构成致命伤害的批判,采用马尔库什的"生产范式"概念,将马克思的思想划分为三种演进的范式,即"生产范式Ⅰ"、"生产范式Ⅱ"和"生产范式Ⅲ",以便从马克思的三种生产范式理论中,找出最具力量的成熟范式,看看这一范式能否经得住鲍德里亚攻击。其结论是,马克思最坚固的"生产范式Ⅲ"经受住了鲍德里亚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商品拜物教"的同时,深刻批判了作为其合理性基础的"方法论拜物教",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具有深刻的范式意蕴。库恩对范式的理解趋向形式主义、相对主义,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研究范式"具有自省性、发展性、具体性、生态性。"时代问题研究"、"文本文献研究"、"理论原理研究"、"文化对话研究"等多样范式的交融对话,构成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综合范式"。解答发展问题,推进社会发展,是我国马克思哲学研究多样范式的根本整合点。  相似文献   

14.
"分配正义"是当前国内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多年来通过分配正义来切入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成为许多理论工作者未经反思就基本予以接受的理论前提。但是,从根本上讲,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正义是两种异质性的理论范式,前者是以市民社会的等级制和私有制为基础的补救性正义,后者是以市民社会批判为基础、以人的自由个性与自我实现为目标的超越性正义。在这个意义上,把分配正义作为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实际上是一条走偏了的道路。因此,我们需要对当前的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进行前提批判,以此来澄清"分配正义"在马克思正义理论中的地位及其限度,推进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5.
朱飞  熊新发 《学术论坛》2012,35(1):133-138,172
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是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脉络并行的,早期的工会和集体谈判研究、成熟期的系统理论到转型期的策略选择理论均是适应产业背景的结果。根据研究中基本假设、核心专题和核心主张的不同,可以将西方的劳动关系理论划分为五个不同的范式:马克思主义范式、系统范式、牛津范式、产业社会学范式和策略选择范式。这五种研究范式在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中均有理论价值,但是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方面必须批判使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当代时期。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家在批判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展开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不仅扩展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范围与领域,创立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而且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综合范式",实现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从而促进了西方社会学理论乃至整个社会学在当代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犯罪社会学是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分析了后芝加哥学派变量范式霸权给当前社会学研究带来学科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应该重新考虑芝加哥学派情境范式的学科意义,以在量化研究的变量范式之外重新拓展社会学研究中的情境范式的质化进路。通过对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概念、萨瑟兰德的职业窃贼研究以及贝克尔标签理论的回顾,明确指出情境范式在犯罪社会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及其对我国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回归:一个社会学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茨、卢曼、哈贝马斯等社会学家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嫁接到社会学理论中。然而,社会学“自然科学化”以及社会学与现代性的勾联导致了生活世界在社会学中的遗忘,生活世界的遗忘使社会学的解释力遭到削弱,实证主义呈现出明显的局限以及现代社会个人的释放使经典社会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从而,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开始从热衷于“结构”分析的宏大叙事体系向生活世界回归并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趋势。这种走向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在其它社会科学如历史学中也同样“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9.
整合性研究范式(IntegratedResearchParadigm)是HannahBrenkert等人在2 0 0 4年提出的环境社会学的最新研究范式,他们希望在环境社会学领域里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框架来指导研究。整合性研究范式的最大特点和最大贡献就是将生物物理层面与社会层面放在一起研究,将个体、社会、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研究(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分为生物物理子系统、宏观社会子系统、微观社会子系统三部分) ,这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社会问题的法社会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社会学研究范式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统一,甚至存在争议,这不仅不利于法社会学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法社会学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怀.作者认为,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应立足解决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以功能主义为指引,重在解释我国法律在现实运行中是如何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从而对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出准确的预判或纠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