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逐渐呈现情感化趋势.通过对城郊农村代际关系进行田野考察,在三代视域中分析农村代际关系的变迁及其互动逻辑.结果表明:城郊农村子代与父代的关系表现为交往型代际关系,即以"资源投入-情感反馈"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并具有子代依附性、代际互动日常性与互惠性、价值整合性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打工经济的兴起、计划生育后家庭结构少子化趋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郊家庭"一城一乡"居住格局,共同构成交往型代际关系的社会基础.在交往型代际关系中,父代与子代形成多元互动策略,通过教养分离、亲密关系建构和互动均衡维持家庭代际关系的总体平衡.交往型代际关系是父代与子代共同调整的结果,具有高度情感性特征,有利于子代发展和家庭关系和谐.基于此,建议重新审视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及其平衡过程,以此理解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迁.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规模群体,他们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与缺位,广大的农民工群体仍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地带.搞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维护这一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农民工群体的自身特点和社会保障现状,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完善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工提供有效的养老保障,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利益和谐,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然而,中国农民工还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其原因在于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缺位,利益配置不当;因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困难,农民工利益流失;农民工参保意识低下,且参保能力有限;企业排斥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积极性不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各自为政,全国统筹困难等导致农民工养老保险运行不畅,举步维艰.因此,应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制度,最后在制度的实践基础上,强化养老保险主体的参保意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并实现"应然"与"实然"的制度耦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其内部的代际转换已经实现,"80后"或"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尽管该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劳动技能,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诸如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障权等劳动权益却得不到充分保障,由此所引发的利益诉求冲突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要通过社会契约法、理性反思法、排除法对正义的内涵、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制度只有符合平等自由的原则和差别原则从而达到自由和平等的恰当平衡时社会才是正义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代际平衡论"、制度与个人关系理论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群体具有不同于正常人群的双重身份,因此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建构普惠+特惠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当前情况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因为残疾人的弱势特征而对农村残疾人的实际保障功能不足,而专门针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特惠型制度也缺乏实质性内容,从而对农村残疾人群的保障作用也十分有限。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依赖于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普及,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具体特惠措施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利益平衡:永恒的话题——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涉及到各种利益的冲突,其应在这些冲突中寻求利益的平衡,尤其是权利人的私权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因素影响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在新的科技时代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出现不断的变化,利益平衡机制应在时代发展的动态中寻求相应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2011年)"研究教育的代际传递与流动,并比较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总体上16—25岁群体教育程度受父母辈的影响相对于26岁及以上群体更小,因而具有更弱的代际传递性和更高的代际流动性。分民族来看,少数民族16—25岁群体的代际流动性要低于同年龄段的汉族群体,而少数民族26岁及以上群体的代际流动性要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群体。因而,在继续坚持已有教育政策大方向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增强少数民族青年一代的教育代际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依赖于各项制度建设,要实现社会动态的和谐发展,就要不断调整各利益群体博弈构架,使博弈支付有助于社会各群体积极参与利益创造,以实现博弈双赢.农民工体制是农民工与相关利益群体博弈之构架,表现为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安排,影响并引导着农民工群体的行为,进而作用于社会经济方方面面.既有体制由于路径依赖,致使博弈前提与博弈支付对相关群体存在较大偏颇,导致社会经济运行存在诸多弊端,致使其面临较大的变革压力.由于体制内作用力的矛盾运动,新的均衡也在孕量.社会走向和谐,必然要求对农民工体制进行变革,使之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前进,为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推进这一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个人破产者的重生--新加坡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产者和债权人在各自的利益上通常处于竞争的状态.以往的个人破产法以强制债务人还债为己任,对债务人设定严格的限制措施,使其长期陷于一种"窘境"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破产者提供一个第二次起飞的平台,让其获得新生已是新的立法趋势.为此,现代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更注重将破产者、债权人和社会三方的利益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综合平衡.新加坡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解放"破产者的措施,可为我国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社会保障将面临支付危机,通过私有化改革社会保障可以提高回报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并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但是,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在理论上的负面效应同样引起了众多反对声音。社会保障私有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仍然是不确定的。笔者试图从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回报率、成本及其风险、外部影响等方面对此争论进行梳理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庞大的老年人群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服务好这个"银发群体",同时发挥好老年群体的经济力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命题。积极老龄化概念的提出,批判了传统"包袱论"的相对合理主义,同时阐释了"银发群体"的巨大经济价值。从健康、参与、保障三方面分析了"银发经济"的内涵,提出应当从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就业机会、健全医疗制度等方面入手,促进"银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银发经济"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崇尚和重视经济的宗教,伊斯兰教高度关注现世生活,积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它从经济制度到经济道德均体现了和谐的理念,从而促进了穆斯林之间内部的团结和社会各阶层的融洽,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4.
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及民族自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是布依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布依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发现,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让身在异乡的布依族找到了群体归属感和心理安全感,增加了族内群体团结,但民族文化心理也给其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破解布依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困境,需要布依族自身自主行动,也需要流入地政府采取措施多方位、宽领域地关心和关爱布依族流动人口的发展,更需要社会组织发挥专业特长,在扶贫济困、心理关怀、权利救济、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施以援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转型社会视角,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状况,并从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仍以供养型为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互惠型将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微观层面,老年人个体禀赋越低、文化观念越传统、健在子女数越多,则更可能身处传统的供养型的代际经济关系之中;家庭网络得分越高,代际关系越紧密,互惠型的可能性更大,游离型的可能性更小;同时,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对子女的向下经济支持,呈现出抚养型或互惠型的关系。在宏观层面,社会保障的获得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代际经济资源的双向互惠流动。研究结果对于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前瞻性应对中国家庭养老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孝道观与老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但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具备实现社会养老的现实条件下,必须把家庭作为实现养老的基本单位,强调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和义务。儒家所倡导的孝道观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作为解决好家庭养老问题以及向每一个做儿女的提出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决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应当正确认识传统孝道观,注意挖掘其积极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作为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其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挑战,庞大的老年群体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必将推动老年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社会福祉制度的转变需要高素质的社会福祉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福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福祉人才严重短缺.培养专业福祉人才,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及其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不断征用,失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主要表现有:征地补偿费过低;补偿标准不一,分配混乱;再就业安置困难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在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农民集体土地主体缺位;补偿机制及其标准与市场严重脱节等。因此,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应是:明确界定征地补偿费的获益主体;完善征地补偿分配条例;建立健全有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使农村养老保障面临更大挑战。当前,应积极创设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它是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我国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要准确界定政府角色,明确政府的责任,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改善农村医疗保障状况,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