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给语言的歧义下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是很难的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模棱两可 ,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本文将从语义学角度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类 ;对引起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 ;提出一些消除歧义的手段 ;并指出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的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根据科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研究歧义现象不仅有现实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类型、歧义形成原因及歧义消除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增强对这两种语言的理解,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写作和翻译.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语用歧义现象非常普遍。语用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影响成功的语言交际。但恰当地使用语用歧义能体现语言的丰富性,并能产生多种语用效果。通过探讨英语语用歧义产生的基本成因,分析了语用歧义的话语功能,指出语用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语歧义现象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英语歧义句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句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 ,引起英语歧义句的原因有语音、语义、结构三个方面。一般来说 ,歧义句会造成理解困难 ,但在英语写作中也可积极应用 ,并可通过词序的调整来消除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6.
浅析歧义在英语广告语篇中的文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任何语言中都存在。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语言的局限性、心理因素和传播因素是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尽管歧义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不能否定它的积极作用。在英语广告中对歧义的广泛利用就是对其积极作用的肯定。本文从词汇、结构以及双关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广告文体中的歧义及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歧义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词汇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两个方面分析产生语言歧义的各种因素,从而找出产生语言歧义的原因,增强分析识别英语语言歧义现象的能力,避免产生由于语言歧义现象而导致的语用失误,达到准确、简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态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英文的歧义研究不应与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对歧文现象的研究应立足于促使人们去更多地了解歧义现象的条件、歧义类型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以免造成语言交流中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歧义通常是被人们作为消极现象来看待的。但是,歧义也有积极的一面。恰当地利用歧义,往往能使语言变得幽默、风趣,增强作品的修辞效果。歧义的这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小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章将从语言条件和语境条件两方面来说明,为了增强自身的语言修辞效果,“赵氏小品”是如何形成和积极利用歧义现象的。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多种语言之中.英语歧义大体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组织目标研究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目标清晰与目标模糊是组织目标研究中使用频繁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实证公共管理研究中,两个概念经常被互换使用,鲜有学者对其进行概念辨析。基于多个研究议题对目标清晰与目标模糊的概念化及应用研究进行比较与辨析。研究发现,目标清晰主要以主观感知测量为主,尚无客观衡量指标;目标模糊的测量则经历从主观感知测量到客观指标测量的发展过程。然而在主观感知测量上,二者的调查量表并无显著差异。在公私组织目标差异、组织绩效、组织繁文缛节、组织成员态度及动机等系列议题研究中,虽然一些学者在理论建构上倾向使用目标模糊的概念,但在测量上却倾向使用目标清晰的量表。在目前的实证公共管理研究中,尚未能显著区分目标清晰与目标模糊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歧义现象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 ,本文在列举了常见的歧义种类的基础之上 ,着重从语言游戏、广告和文学作品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歧义所起的积极作用 ,旨在变弊为利 ,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歧义、擅用歧义来获得幽默、委婉、醒目、讥讽、妙语连珠等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语义和语用意义有时很难确定,具有模糊性。其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多义项颜色词、单一颜色词、非概念意义颜色词。从语言模糊性的视角探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及其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基本建立,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驰名商标的法律性、时间性不明确;驰名商标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不明确;驰名商标能否转让或被许可不明确;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等等。这些不足之处,不仅引起理论上的争议,更引起实践中的混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歧义的类型、范围、作用三方面探讨了汉语语言表达中歧义的性质,并从词性、结构不同及施受、领属不明等方面分析了致歧因素,就如何消除歧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有意歧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普通语言学将歧义结构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一般地,从交际效应的角度重新将歧义结构分为两类: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有意歧义在社会交往中有着积极作用,并可运用再创造的方法对有意歧义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句法歧义是一种较常见,同时也是较复杂的歧义现象,指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有 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修饰关系不明、比较结构的简略、并列成分、某些词的特殊句法功能 等常引起英语句法歧义。分析和研究英语句法歧义能给教学、交际等带来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数字文化观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西方数字观异同表现及原因和英汉数词的模糊性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数词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遇到歧义现象时,若能灵活变通,则学习效果较为明显,表现为高歧义容忍度;学生外语学习中遇到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语言现象时,若产生焦躁心理,则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表现为低歧义容忍度。借助这一理论,提出了它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