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一些城市接连发生小区居民私车被砸事件,作案者专挑新车好车砸。舆论普遍认为这与某些人宣泄“仇富”情绪有关。这表明,当今社会似乎正弥漫着一种越来越浓烈的“仇富”情绪。“仇富”这种社会集体性心理障碍,其实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畸形病态的社会心理。对这种病态的“仇富”情绪应当进行疏导、对畸形的“仇富”心理应当进行矫正。当务之急就是弘扬一种以诚信为核心并以善待财富、尊重财富和保障财富为理念的财富伦理,建构一种依法保障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财富规则。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需要建构崇尚财富的经济文明。市场经济是一个以创造财…  相似文献   

2.
论“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媚”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 ,结合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徐渭的“媚”论思想 ,可以归纳出“媚”的五个特性 :世俗性、情感性、形式美、阴柔性、个性化。感性生命及动势美是“媚”的本质界定 ,区别于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代表范畴如“雅”、“和”、“静”、“冲淡”等 ,“媚”是对以宋代美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突破 ,以及对以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为代表的新型审美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炫富与仇富     
许木咏 《南方论刊》2012,(3):99+102-99,102
从王恺与石崇竞富的故事讲起,引出炫富和仇富的话题。炫富不只是为了享受,还是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实力,是权势在财富上的表现。仇富除了嫉妒和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外,主要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人们对富不只是眼红,还对财富的来源质疑。对炫富与仇富的关系、现象及本质作了分析,提出要区别对待。对这种社会心理做好引导,以促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是习近平总书记冀望于当代中国企业家所应有的伦理精神及对振兴中国经济应有的责任担当的价值论断。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以人民为中心和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等特质,内在地需要中国企业家培育和弘扬“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伦理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伦理使命,以此锻铸既继承中华文明优良传统又面向现实和未来创新创造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5.
"百姓富"与"生态美"的良性互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地评价两者关系,对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决策具有积极作用。把"百姓富"分解为居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将"生态美"具体化为居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百姓富"与"生态美"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期为科学分析两者关系,搭建一个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6.
王莉 《殷都学刊》2006,(4):106-108
“夸富”类题材汉乐府涉及到的官职名称中,郎官占有相当一部分,如“侍郎”、“侍中郎”等。联系汉代官制及汉代官僚的一般仕历,考察郎官的沿革及选拔途径,明确汉人热衷于郎官的原因,从而深刘理解此类“夸富”作品的文学特点,即作为口头文学的祝颂辞,歌者往往会根据祝颂对象的不同来改变歌辞。  相似文献   

7.
何世剑  卢胜平 《兰州学刊》2008,(2):161-162,160
“媚”是中国绘画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既代表着画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品格,也体现出画体规范转变和艺术追求的时代潮流。中国绘画美学视野中的“媚”论,大致引入于魏晋南北朝,升格于唐宋,深化于元明清。媚画生成在于用笔消散轻柔,不可太劲挺强健;用墨黑多于白、浓多于淡、湿多于干以及用嫩墨,由烘、染、破墨等法出之;“媚”画多用“兰叶描类”。“媚”画主阴柔美、形式美,媚画流动飘洒,富有动势之美,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画家超越呆板、枯竭、臃滞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8.
富人与穷人     
之一:经济学家的“富人情结”这几年,经济学家十分得宠。他们常常是高官和大款的座上宾。他们肩挎手提电脑,四处赶场,兜售他们所谓的理论和战略。他们是学术市场的获利者,他们不在乎对牛弹琴,也不恼怒会场上此起彼伏的手机声。他们清楚地方官员和大款请他们来海吹一通,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而已。在他们看来,经济学家的天职就是为财富而讴歌。经济学家是天生的势利眼,穷人处在他们视野的尽头。对于穷人的困窘,经济学家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他们能够宁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富人身上,也不向穷人打一声招呼。也许,这也…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厦门记者公会因职员选举发生纠纷。由于纠纷双方明显的派系色彩,导致记者公会纠纷迅速演变为厦门地方中统与军统在新闻界的暗斗,并以记者公会与《星光日报》的矛盾激化表现出来。为了打击《星光日报》,厦门地方军统以自身在肃奸方面的便利条件,借抗战期间胡文虎的东京之行,在军统背景报社控制下的记者公会作出了检举胡文虎媚敌的决议。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立国有三大基石:人口、富裕、教化。人口是国家存在的前提,在一定人口基础上又须让百姓富裕,因为民富则易治、民富则国强。历史上对富民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但在“民富”和“国富”的先后轻重问题上有争议,形成了辩证发展智慧。在“富”与“教”的关系上传统政治虽然多提倡“先富后教”,但儒家更认为要关注富、教的统一性以及教化的独立性,认为“教”是国家的灵魂事业。儒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德教项目及方法,最终走向弘扬道德理想层面,指出“德教”的人性基础和政治必要性。传统的富教之道在新时代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尝试将传统的“德教”之道与现代“德育”结合起来,以实现传统富教之道的“守正”及新时代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无论在心理还是行动上,中国社会的"仇富"行为都不比西方社会更严重;而且,在当前中国社会中,"虐穷"行为远比"仇富"心理更为严重。但是,很多经济学人却往往置"虐穷"行为于不顾,而热衷于大肆宣扬和抨击中国社会存在所谓的"仇富"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经济学人深受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信条所支配,它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学教条运用到人类社会之中,从而将市场经济中的一切行为都视为理性的,将市场机制下财富分配都视为公正合理的,并将社会大众要求改革的思潮贬斥为非理性的。同时,这些经济学人之所以信奉现代主流经济学及其社会达尔文主义思维,很大程度上又在于他们狭隘的知识结构,从而缺乏审视和批判流行学说和思维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之难与长期的“富人俱乐部”论不无关系,“入世”对中国具有巨大的历史象征性。国人应在中共共“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儒家文化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暂时”和“临时”在语义和句法方面各有特点:语义上,“暂时”的情状具有可控性或者在非可控状态下可断定其会发生变化,而“临时”的情状只具有可控性;句法功能上,主要表现在对动词、名词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经历了由解决人民生活温饱、发展经济繁荣生活、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各个阶段,具有特定的内涵。这些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论述逐步丰富、完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的形成和深化,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宋剑华  陈慧 《河北学刊》2012,32(3):93-98
"思春"叙事是中国现代女性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她们往往不像男性作家那样消弭了自我而去追随革命,相反,她们多以一种完全有悖于男性想象的心灵独语,十分隐晦地讲述女性对于情爱问题的矛盾心态:既渴望爱情的归宿又惧怕男性的伤害,既有本能欲望的冲动又有理性节制的掌控,她们正是通过文学艺术这种含蓄达意的表现方式,向社会展示了一种为男权话语所忽视了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着继续生存和执政而作出系统思考的结果。是思想路线的再次自我超越,是先进性的新闻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愿望。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学习型”政党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17年2月成立的国语研究会明确提出以"白话文体"取代"文言",与此同时,《新青年》发动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二者相一致有进化论历史观和"言文一致"要求,"国语运动"立足于语言的"工具层面",《新青年》则主要从语言的"思想层面"出发,二者尚各行其事,两不搭界。改变这一疏离局面的,是身兼北大校长和国语研究会会长的蔡元培,而有1919年的"国语统一筹备会"的建立,"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遂呈双潮合一之观"。1923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收入鲁迅的《故乡》,是二者深入结合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魁阁"堪称中国近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黄金时代的重要实验室,在费孝通先生的带领下,魁阁成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70年过去了,"魁阁"的遗产我们究竟理解了多少?面对"魁阁"的遗产我们做了什么?该做什么?怎样做?仍然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唯物史观的研究注重宏大叙事的“理论建构”,而唯物史观的微观领域研究和现实解释力仍显滞后。唯物史观的根本理论特征和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实践”、“反思”与“批判”的精神。借鉴当代思想家布迪厄、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理论)的反思、探索,有助于更为深入理解唯物史观并探索有利于唯物史观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倡导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番研究辨析,不可人云亦云地统称为孔孟之道而一概论之。具体就“孝”与“无后”而言,应在深入研究辨析的基础上,还儒家学说“孝”的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