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漆器以其高超的漆艺而名扬后世.扬州出土的汉墓漆器数量高达上万件,可见在汉代,扬州漆器非常盛行,扬州漆器造型上以轻灵见长,纹样上飞舞灵动,充满生命的韵律.扬州汉墓漆器的胎骨分为厚木胎、薄木片卷胎、木片拼合胎,此外还存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陶胎;器形主要有耳杯、漆奁、漆砚、箪笥、虎子、面罩和通中枕等;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针刘、金属扣、金银贴饰、镶嵌等;纹饰题材主要有云气纹、鸟兽纹、几何纹、龙凤纹、花草纹、人物故事纹等.扬州汉墓漆器内涵丰富、纹饰生动、色彩鲜艳,具有高超的造型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阐述了西域莲纹伴随佛教的东进,在中原汉族装饰艺术强大的糅合作用下,不断达到鼎盛并最终完成其汉化的历史衍化过程。针对莲纹与其它传统装饰纹样交织融合形成的吉祥寓意,站在我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审美角度,结合气国独特的吉祥艺术语言,分别对与莲纹搭配的谐音、寓意、序列组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典型代表,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完成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从以动物纹为中心向以植物纹为中心的过渡。卷草纹的基本造型以作为主茎的“S”形曲线和作为枝叶的“C”形曲线在主体上相连接的骨架为基础,突出体现了纹样在节奏、对称和比例等构成要素方面的特点,以及由其构成形式所决定的卷草纹的装饰特点。  相似文献   

4.
北魏漆器的装饰纹样有瑞鸟禽兽的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历史故事、现实题材等纹样,继承了汉晋传统除此之外,还有新的创新,如团花纹.外来纹样增多,如各式忍冬纹、联珠纹、童子纹样等,并大量采用与纺织品相近的联珠相套环图案结构。  相似文献   

5.
佛像背光,包括头光及身光,从不单独出现,与佛像艺术同产生于古代印度,起初并无装饰,多为素面呈现,后出现了连弧纹、莲花纹、锯齿纹等.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域,即今新疆地区,随后一路传至敦煌莫高窟,此时佛像背光在承袭古代印度、西域早期装饰纹样的基础上,结合了许多新的造型元素及装饰纹样,演变出各式复杂、纷繁富丽的模式,其中以火焰纹最为注目.文章以莫高窟北朝时期为切入点,探究其佛像背光装饰纹样的特征,梳理佛像背光的演变历程并追溯其源.  相似文献   

6.
闪秀桂 《南都学坛》2007,27(4):26-27
汉代装饰纹样意象设计的宗旨是理想化,它用装饰纹样表达愿望,用装饰纹样寄托理想,使装饰纹样在汉代特殊的绘画与装饰图案相互并用、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并形成了章法疏密有致、格调自由奔放、风格深沉凝重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艺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对大量出土实物和资料进行分析其形制、题材、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其构成形式及其形式美法则和艺术风格、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已经是十分成熟的连续性纹样,并用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和凝练、朴厚的审美风格;还从文化学角度作深层次的探寻其文化象征意义和艺术特性、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与汉画像一样,隐含着深层的文化象征意义,是汉文化中审美"意象"的符号体现体现的是汉代人的象征文化和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8.
马王堆汉墓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大体概括为历史哲学文化、天文地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纹样文化、色彩图案文化等,涉及考古学、社会学、医学、美学、手工制造业等多学科。作为考古重要发现,出土的漆器是汉代漆器装饰的重要代表,其文化价值显著,主要体现在装饰语言的应用之中。本文从马王堆漆器的文化价值延伸至装饰语言的内在规律和外化表达,以探讨其装饰语言的特征和规律,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具有八千多年历史的漆艺术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此凸显马王堆漆器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花鸟画在宋代的兴盛,对同为造型艺术的宋代植物装饰纹样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纹样造型和纹样蕴意两方面,从而使植物装饰纹样这一起源较早的装饰形式在宋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0.
白玉藏刀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多种藏刀中的典型代表,其丰富独特、精致华美的装饰纹样颇具民族性和地域性,闻名整个藏区.本文通过对白玉藏刀装饰纹样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装饰纹样分类的探讨,进而阐述白玉藏刀装饰纹样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这对于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丰富和完善藏族文化、艺术、宗教、历史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中国装饰中的传统纹样“喜相逢”作文化发生学的研究,揭示了其产生之原初根源,所涵含之深层意义,以及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之影响,认为喜相逢已不仅仅是以一种装饰纹样而存在,而是以一种集体无意识原型而潜存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阐述莲花纹样在高句丽建筑天花、墙壁、梁枋、斗拱等部位装饰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并深入探求高句丽人在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莲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的分类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装饰艺术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奇葩。为了了解藏族装饰艺术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特点 ,以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民族装饰艺术 ,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本文从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探讨其染织装饰主题纹样的分类、艺术特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装饰古坟是日本列岛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壁画墓形制, 现存 721 座遗存。 装饰古坟遗存中, 圆纹 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 说明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绘有圆纹的古坟主要集中在熊本、 福冈两地, 圆纹 主要有圆、 同心圆、 旋涡纹与轮状纹等。 从装饰特点来看, 有单独出现与混合出现等不同结构。 圆纹图案具 有强烈的宗教性和巫术性, 镜子说和太阳说是最流行的解释, 但圆纹与眼目之间的象征性关系应当被关注。 通过考察日本列岛早期的以目生神与绳文土偶, 可以推测圆纹还具有眼目象征意义, 并拥有辟邪与再生功 能; 同时, 以圆纹为眼目的符号语言与东亚文化共有的太阳神信仰密切相关, 隐喻了基于神话思维的东亚文 化共同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人们崇尚长生不老的仙境生活,朱雀作为道教文化中"四神"之一,成为人们羽化升仙的幻想载体。作为秦汉时期主流的装饰纹样之一,朱雀纹以动态王气的头部姿势、生动活泼的身体造型、优美有力的羽尾走势等形式语言特征,成为一种经典的纹样造型;其羽化升仙的想象特征、矫健有力的线性特征和大气洗练的王者之风,使其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筑装饰是以美化建筑形象及其优化建筑空间为目的的行为。建筑装饰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形式,与建筑共同书写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建筑装饰由于其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而区别于造型艺术的其它门类,参与着建筑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创造。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缘起、发展历程的综述以及其与建筑艺术关系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建筑装饰的历史地位、文化意义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扬州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独特地域性符号,福祠因其祭祀性、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性、建筑空间的视觉引导性及砖刻的艺术性等特质而占有重要地位。扬州古民居福祠总体上依据中国传统建筑立面装饰形式,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三段式装饰。在装饰纹样的选用上,传统吉祥纹样与祭祀纹样和谐共存是福祠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福祠与宅园合一的整体布局一道,彰显出扬派建筑的质朴与从容,具有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极高的地域审美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装饰艺术样本。诠释扬州古民居福祠装饰艺术对中国当代设计的语意表达及扬州古民居保护和修缮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画像石与画像砖是汉代独特的造型艺术样式,艺术形式本身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偶像式与情节式的图像组织方式、表达“所知”、“所感”的造型思维、流动如生的乐舞精神,这些特色使其艺术形式上充溢着张力,体现出宏大气魄和浑厚雄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包容,帛画、漆画、画像石、画像砖、陶器、雕塑、铜镜等装饰风格显示出奔放而古拙的特征,成为汉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20.
萨满造型艺术融汇了萨满教的原始宗教信仰与装饰审美,蕴含着北方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与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着北方民族丰富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从萨满造型语言直观的阐释方式、有意蕴的视觉修辞、程式化的视觉符号、丰富的象征性视觉语言以及装饰性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分析萨满造型艺术的语言特征,通过造型艺术形式内涵的发展演变,可以感受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探究北方少数民族萨满造型艺术的精神导向和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