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沉淀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发展并成熟。她印证和物化了前人的哲学和精湛工艺,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她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延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既有别于传统文化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宋韬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法国汉学》丛书是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与法国远东学院之间的一项重要的学术合作项目。已经出版的第一、二辑中收录了当代法国汉学家的汉学研究论文20多篇,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书中引用了一些现存国外的珍贵资料,以西方学者的眼光多侧面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雨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9,46(5)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改革开放传入我国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哲学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和价值立场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向服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点的必要了解和科学定位。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实现价值立场、研究方式转换的同时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增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展开平等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4.
漏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剑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117-120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创造,漏窗构思独到,其图案巧妙纷呈,在园林艺术中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创造艺术空间、拓展艺术空间和增强审美价值的重要方法,而漏窗作为借景的工具之一,有隔有通,小中见大,远山近水,悉入眼中。漏窗还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让审美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相对独立出来,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心理距离,成为园林审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刘璇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
明清时期,大量的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长时间观察中国的机会,写下了大量的对于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等方面之形形色色的感官、研究和评论. 相似文献
6.
刘璇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10(5)
明清时期,大量的外国人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长时间观察中国的机会,写下了大量的对于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等方面之形形色色的感官、研究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孟庆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5):1-3,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国自身具体实践的要求和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僵化等原因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合理性,又有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杨文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67-70
山石与水体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自然山水式的古典园林本于自然,但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并受绘画、诗词和文学著作的影响,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9.
路易丝·乔丹·米恩(Louise Jordan Miln.1864-1933)于1896年出版的《一个西方艺人的东方印象》(When We Were Strolling Playersin the East)一书, 相似文献
10.
莫珣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Z2):127-128
文章探讨了开发中国古典园林旅游审美价值的意义以及开发中国古典园林旅游审美价值的途径,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以文导游,充分展示和延伸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引导游客选择最佳视距和视角等方式,来把握园林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充分发掘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旅游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陶思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83-86,128
中国园林建筑作为景观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以叠山、理水、造屋、铺路和莳花、植木展现着传统的抱合自然的哲学观和入世乐生的民俗观。园林建筑的民俗观主要表现为:刚柔相济,阴阳和顺;时空流动,内外交通;除凶纳吉,入世乐生;统一变化,彰显个性。园林建筑的民俗观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脊饰瓦饰、花木配置、花街图案、山岛设置、神话传说,以及对景、借景等手法而得到象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阴阳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红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52-56
道家阴阳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设。园中的景致、由景致而引发的神话传说、园林的布局及其意境造设以及由园林而引发的人生哲思都表现着道家的阴阳观的文化内涵 ,并显示出中国古典园林自身独特的阴阳美。 相似文献
13.
中西美学是两种不同文化思想体系的美学,它们诞生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各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体系、研究方法等大的方面确实风格迥异,但是在讨论某些具体的美学现象和美学问题的时候,中西美学还是有很多不谋而合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的。这显示了二者在某些美学问题上具有超越地域与国界的共同性,反映了人类在美学乃至真理问题上共同的、普遍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胡泽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34-38
月亮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品中通常用来象征贞洁、辉煌、忠贞不渝、美丽、爱情。另一方面它也有许多的贬义,如它有圆缺盈亏,它暗淡丑陋,它使人和动物情绪波动,它跟坏人也有联系,它靠反射太阳的光芒而发光,它冰冷,月蚀是不祥的预兆,月亮还是一个会惩罚、报复人的形象。此外,中西方文学中还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比喻也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5.
俞祖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10-17
在近世来华西方人的视野里,中国人的形象有理想化的与妖魔化的、美好的与丑陋的、可钦可佩的与令人恐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传奇阶段、崇华阶段、蔑视阶段、困惑阶段。此外还因观察者身份、角色或经历的差异而导致"中国人形象"的变化,如教士的"理想化"与商人的"妖魔化"的差异。两种中国人形象的差异还与作为复合体的中国民族特性本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贵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4-37
园林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女性文学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为古代女性文学提供了重要创作素材和必要集会空间,而且对宫闺女性心灵视界的扩大及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本文试沿园林及女性文学发展史的脉络,阐明园林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3-77,124
天津是中国近代西方列强设立租界区最多的代表性城市。天津原租界区作为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区内私家园林具有"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折衷主义风格,以往对此方面的专题研究略显不足。因此,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科学研究等,并从天津原租界区众多私家园林中选取较为典型的庆王府花园及静园庭院为实例,对天津原租界区私家园林的风格特色进行研究,并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中西方检察文化,结果表明:检察文化既包括检察规范、检察制度、检察组织机构和设施等表层结构,又包括检察心理、检察意识和检察思想体系等深层结构.尽管中国的检察制度受西方检察制度的影响颇深,但还是具有着中国自身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胡泽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4):29-32,69
酒在中西方文学中有诸多功用,可用于祭祀、礼仪,可消愁,能给人以勇气,能治疗某些疾病,能用作一种武器,能给诗人以灵感.但是过量饮酒既有害于身体又会误事,酒与色有密切的关系,酒还是一种麻醉品.由于酒有许多害处,从古到今都有政府颁布法令禁酒.从中英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实例,就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认识酒在文学中的作用特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西语言哲学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中西语言哲学思想的对比,阐述了中西诗歌在语言结构、视觉效果、作者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中西诗歌在创作上存在着含蓄自然和强势说明的两种基本态势,从而加深了对跨文化诗学的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