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1981-2005年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改革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改革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改革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及其效应,发现不同金融改革政策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放松利率管制对居民收入增长有负向影响,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加强银行业审慎监管对居民收入增长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京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在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对北京经济效率、产业结构、消费需求、投资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宁夏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状况,从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消费率难以提高;二是消费结构不协调,居民消费比重太低;三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居民分配收入份额下降;四是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五是城乡之间、居民内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影响居民收入增长质量,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相似文献   

4.
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是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根本目标及目的。江苏省提出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既是重大利民之举,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在七年内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以至在未来更长时间内实现收入持续增长,值得深思。基于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以劳动力、产业、就业、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提升居民收入、缩减城乡差距的制约因素,并以此提出了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路径。  相似文献   

5.
美、日两国扩大内需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经过自由发展阶段 ,到 2 0世纪 2 0~ 3 0年代普遍陷入危机和萧条之中。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的反萧条政策措施。美国 2 0世纪 30年代短短的 6年“新政”,取得了良好效果 ;而日本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近 2 0年扩大内需的实践 ,却一直未果。这其中不管是经验 ,抑或是教训 ,对我国今天扩大内需的实践都是不乏启示的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占甘肃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8%,故研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民生发展所起作用就很有必要。采用格兰杰检验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甘肃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都会产生影响,只是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应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财政转移支付透明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等措施,继续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民生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却出现了经济增长快,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降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在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到经济的持续、有序、快速发展的结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重点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当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居民收入与GDP协同增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所提出的协同增长,旨在强调经济成果的生产与共享、不同经济主体的贡献与分配、各类劳动产出与报酬等多种关系的平衡发展。本文以深圳市为例,从各个方面解析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内在协同性与影响因素,并积极探索居民收入与GDP协同增长可循之路。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它摒弃了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使社会主义经济重新焕发出活力。我国制度变迁的特点之一就是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这也是我国制度变迁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也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永久性收入假说模型(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对陕西省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当居民永久性收入增加10%,消费就会增加9.8%。因此,带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式就是政府可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善与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给居民一个收入持久增加的预期,从而增加消费,实现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劳动力素质的快速提升,需要研究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匹配,或者说政府与社会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利用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为此,考查当美国和日本达到与中国劳动力素质提升水平相当的特定阶段时,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政府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发现美国和日本都具备人力资本快速积累、重视工业技术、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制定产业政策等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工人的权利得到提升且工资上涨等特点。这些特点,有一些是中国已经具备的,有一些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河南省人口控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和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和矛盾,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合作研究、协调成本与知识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的文献在研究学术合作的影响因素时,大都忽略了协调成本的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知识生产中的协调成本问题,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学术研究最优的合作水平及其与协调成本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知识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表明:协调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均衡的知识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反之亦然。最后,本文为降低中国学术合作的协调成本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未能促进高就业,这导致经济发展与就业和再就业的不协调发展等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我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和就业弹性的不断攀升,扩大就业容量,促进三次产业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际贸易活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增长理论从技术内生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其国际贸易发展观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论争入手,就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获得经济发展就必须控制人口,同时要建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来中国的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对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争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2006—2017年间的数据,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社会保险和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失调发展转变为低度协调,由颉颃阶段向良性耦合转变。具体来看,社会保险综合评价指标值从2006年的0.101提高到2017年的0.728,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值从2006年的0.074增加到2017年的0.257,尤其是2010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能转换,更为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增长趋势在第二阶段显著高于第一阶段。以上发现为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保险体系并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实现我国城乡现代化的基本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赋予新的发展观以更深刻的内涵,标志着我国改革和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新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有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所谓新的发展模式,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而先进的经济模式。即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体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的发展。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但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等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均产量的增长,而后者是指经济结构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进步。正确理解经济发展概念,有助于形成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