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农业金融的转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中国农业金融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种转型经历了发轫——发展——调整三个阶段。较之西方近代农业金融和中国传统农业金融,近代中国农业金融具有自身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悖论:一是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农民却得利甚少,二是它遏制了旧式高利贷却制造了新式高利贷。造成这两个悖论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农业金融存在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在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过程中,四川逐渐建立了由省、县两级合作金库组成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各大金融机构是这一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办理低利合作贷款是其主要业务.推行合贷的主要形式分为联合办理和分区办理两种,这两种形式都是首先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给各级合作金库,再由合作金库放款于基层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政界、金融界和学界曾掀起一波农村金融的浪潮,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以及若干商业银行展开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民组织及农民个体的贷款,并形成了一套理论思路和操作规程.农村新式金融的开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当时上海等少数大都市游资汇集而广大农村却严重缺乏资金的资源畸形配置状况,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新式金融的开展需要解决受体的设计.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信用受体,它本身并不是金融机构,它以加入者的信用来降低贷款风险,并以此来促进中国农村社会信用共同体的发育.农村新式金融的品种设计是从实际出发的,风险防范是有效的.农村新式金融可以做到低成本和薄利润,农村新式金融专业机构除了在开创期需要政府投入外,其日常经营能够做到自负盈亏.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参与其间,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农村新式金融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和货币条件才能稳步推进,需要政府的自律清廉才能约束其成本和贷款方向,这些方面体现了当时中国农村新式金融的局限性,并注定这次农村金融新的尝试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近代农村的经济危机,南京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国农民银行和农本局作为国有农村经济机关以经营农贷业务,两大机构发放的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的金融枯竭.但它们在机构制度和业务经营上有同有异:农本局以培育民营的农村金融制度为目标,辅导成立了数百所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发放了数千万元的农村贷款,并且尽力促成合作金库的民营化,还以金融力量提升了近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在良种推广和水利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中国农民银行以提供正规的农村金融服务为目标,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各地广设分支机构,发放的农村贷款是农本局的数倍.  相似文献   

5.
一、引论 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一般由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监管、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监管、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等三部分组成,涵盖金融运行的全过程,组成环环相扣的“监管链”,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而在我国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基于经济转轨对金融支持的内在需求,金融体系的发展呈一种单纯以结构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市  相似文献   

6.
姜孟升  孟飞 《兰州学刊》2012,(10):135-138
LLSV法与金融理论认为,对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程度是影响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合作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员则是一种特殊性投资者,兼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因此,对社员权利的法律保护也直接影响着合作金融发展的程度。从全球合作金融立法实践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对社员权利的法律保护。社员权利体系包括投票权、信息权、监督权、金融服务便利权、股息分配权、股金处置权等六类。我国合作金融立法应当以社员权利体系为核心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不仅具有世界各国合作金融异化的普遍特征,而且还拥有因为中国的合作金融政策因素导致的特殊异化表征.合作金融的异化导致了传统与真正意义上合作金融在中国的缺失,这与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农村东、中、西三个地区相互间较大的发展差异的现实是不相符的.应当结合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背景,构建涵盖异化合作金融、传统合作金融和内生合作金融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业大省的省情是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参照系。相对于农业总量而言,黑龙江省的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迟缓,大农业、小金融的特点十分明显,并由此产生了金融规模与农业规模、工业能力与农业体系、金融体系与市场体系、金融资源与财政资源、资源配置与需求路径等一系列功能错位。认识农业、农村金融的功能错位对深入了解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金融省情,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已获得重要发展,但仍受到相当严重的抑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非正式金融既是具有内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又是金融制度诱致性变迁的结果,在信息传递与融资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非正式金融与正式金融相互配合、合作,以形成多元、灵便、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它的核心就是研究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按时间来最优配置资源以及研究顺利进行这种配给时经济组织的作用。在金融体系中,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所有参与者组成的货币与资本市场是其主要组织。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一门描述性科学向分析型科学的转变,并提供了一些广泛适用的模型,为金融决策、金融创新给出了有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产生于信息经济、金融抑制以及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相融合,将会极大推动政府一直倡导的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村广大的市场空间和传统金融体系的缺失,为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农业龙头企业、P2P平台等布局农村金融提供了可能。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形成以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征信体系在农村地区的日趋完善,互联网金融渗透到广大农村地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并逐渐形成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国债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其发行和交易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体系的健全,并通过金融发展渠道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都表明,“国债政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发挥国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势如 《理论界》2011,(6):36-39
在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中,金融安全网负责保护债权人及投资人利益之任务,促使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使金融体系能在稳定之基础上健全发展,以提升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及金融机构竞争力。金融安全网涵盖金融监理(Supervision)制度、最后融通者(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制度、存款保险(Deposit Insurance)制度及金融机构退出市场(Exi)t机制等,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安全网之一环,其目的系于银行丧失清偿能力(Insolvent,或称支付不能)而未能清偿存款债务时,由存保机构提供存款人适当补偿,以防止银行信用危机扩及其它银行与金融体系,进而影响工商产业部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形成,一些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出现倒闭、破产的现象。由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缺陷和相应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缺位,破产银行的存款人利益遭到严重侵害,进而威胁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鉴于此,中国亟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否则将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全球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金融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正确地认识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和风险,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只看重其利益而忽视其风险防范,就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化解风险的关键是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提高自身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前景:温州案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州案例"的研究表明,随着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内生于中国体制外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制度已成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事件.民间金融是在中国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参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竞争格局的变化,民间金融必将以其制度优势及强大的制度示范、扩散效应,对中国国有银行的制度创新乃至中国金融制度的变迁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的变迁促成了近代贵州金融制度的变迁.近代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近代贵州金融网络的建立,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近代贵州要素市场的建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带来利益和风险 ,使国际经济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对于国际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全球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社会认识到各国自身金融体系的坚固性对世界金融稳定的影响 ,以及金融管制全球化协调与合作观念的重要性。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要求规范完整的金融体系。确立适应我国根本经济利益的金融法制新理念 ,并依此建立健全金融法制 ,是保障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民间金融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间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它存在的制度基础在于金融的脆弱性、金融约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确有助于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有助于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中必须重视民间金融制度,促进和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尹莉 《东岳论丛》2012,(8):175-178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碳金融已成为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强大动力.培育碳金融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对碳金融的理论研究、制定实施碳金融发展战略、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加快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的低碳转型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呼唤中国城乡基层金融的发展,以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性农户的融资困境,彻底改善我国弱势人群的贫困面貌。近年,中国城乡基层金融在机构、产品、监管、配套政策及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它也面临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冲击。今后应着眼于体系构建,致力于弥补完善当前失衡的金融体系,力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