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品进、出口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并分部门检验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影响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口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不能过分依赖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必须增加国内需求;也不能因为工业品进口暂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应该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贸易和就业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给中国出口比较优势动态演变带来了机遇。本文首先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Michaely 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衡量中国2000-2013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发现现阶段中国出口比较优势仍然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但出口比较优势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商品转移。其次,分别利用三种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指标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来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比较优势提升;如果只考虑出口,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对资本密集型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有利,但对同时考虑进口和出口的 Michaely 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不利。此外,还发现外资流入和能源依赖度提高对行业RCA指数有利,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提高对Michaely 指数有利。  相似文献   

3.
工资变动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就业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劳动经济学的派生需求理论,证明工资通过4个渠道对劳动力就业造成影响。文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工资水平的上涨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的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对工资就业效应虽然产生负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他要素的可替代性高有助于促进工资的就业效应;在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与工资的就业效应负相关;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作为影响工资就业效应的主要因素,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但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逐渐将产品的生产外包业务转至它国。对此,本文搜集了我国28个产业的数据,分析工资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资与制造业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工资上升并没有对其比较优势产生根本性转变,主要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快于工资水平的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资上涨对比较优势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然后利用中国2001—2010年28个制造业和人口结构数据,采用交叉项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口结构少子化和老龄化变动趋势对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少子化使未来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减少、储蓄和投资增加;老龄化使劳动效率下降,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人口结构变动使资本素变得相对充裕,劳动素相对稀缺,促使出口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为主向资本密集型商品转移。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 ~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3)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总人口规模增加的正向作用所抵消.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定量测度了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产出的特征事实并分析相关要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78~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过剩;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产生显著负作用;1990~2009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与劳动力转移年均对农业劳动投入指数下拉2.262个百分点,尤其2003年以来劳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正加速老化,这将对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建立对"劳动力年龄—产业"双重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相关数据,对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劳动力老化在三次产业中普遍发生,且从业人数与其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我国农村发展差别扩大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差别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本文试图比较我国各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和纯收入状况。表11996年我国各地区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199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共有好288.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18352.3万人,中部地区15354.3万人,西部地区1181.4万人①。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提高。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和小学程度人数相对减少,而初中程度以上的人数增加。1993年至1996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  相似文献   

10.
人口结构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选择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男女性别比例、文盲及半文盲比重与人均GDP作为研究指标,基于陕西省1989-2008年相关数据,对陕西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文盲及半文盲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城镇人口比重和男女比例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除开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外,其余三个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不同的滞后期.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陕西省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统计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分布情况,比较了老年农户和中青年农户在农业劳动时间、农业经营规模和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老年农业劳动时间占家庭农业总劳动时间的比例呈平稳上升趋势。老年农户经营规模化程度低于中青年农户,户均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逐渐接近并超过中青年农户。老年农户的优势品种为水稻,中青年农户为玉米。从现有观察结果来看,老龄化暂时没有表现出对粮食生产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s a sequel to Sirgy et al. (Social Ind. Res. 68(3) (2004) 251),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a Country’s Quality of Life: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published i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That paper conceptualized globalization in terms of the free flow of four major components: (1) goods and services, (2) people, (3) capital, and (4) information. The current paper focuses on the free flow of goods and services, one of the four major components of globalization. Specifically, we (1) articulate the trade globalization construct, (2) show the complex mediating effects between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QOL, and (3) describe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se positive vs. negative QOL effects are likely to occur. We develop a set of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to capture thes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we suggest the following publ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1) Encourage exporting firms not to outsource jobs. (2) Encourage firms to export more products in ways that can enhance their production efficiency. (3) Discourage firms from exporting culturally sensitive (and possibly offensive) products to culturally distant countries. (4) Encourage firms to export more products with potential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5) Encourage firms in industries with a signific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increase exports. (6) Encourage imports of products that do not compete with high employment domestic industries where workers cannot easily transition to more productive employment. (7) Impose trade barriers as short-term solution to help␣threatened industries while helping those industries retool to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8)␣Assist displaced workers by re-training them to shift to industrie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3.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问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收入分配格局至少有两条途径:一是农村劳动力从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较高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的非农部门,将直接导致整个经济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通过改变非农部门中资本和劳动的相对谈判能力来影响非农部门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但现阶段仍可以通过调整国内的产业分布格局形成劳动力需求竞争态势、增加农村居民在第一产业的收入以提升保留工资、建立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协调谈判能力来逐步改变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模型、家庭储蓄需求模型和家庭生育决策理论等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并利用2001~2009年中国农村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率显著负相关,农村老年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率显著正相关,而农村人口性别比系数的稳健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邬民乐 《西北人口》2009,30(2):37-4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在迅速提高。本文利用指数方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改革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素。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纯生产率效应,而就业结构变动的贡献既不稳定,也不显著。在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最后讨论了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就业结构变动贡献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就业增长缓慢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存在的现实,本文从就业增长与工资、劳动收入上涨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工资上涨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业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只是单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