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微博作为新技术媒体时代的新成员,以其自主、即时、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在信息传播中逐渐显露了其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微博问政"。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以来,各地政府已经逐渐接受并采用这一问政形式,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民众监督新渠道的政务微博,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其问政方式也必将成为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新技术媒体时代的新成员,以其自主、即时、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在信息传播中逐渐显露了其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微博问政"。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以来,各地政府已经逐渐接受并采用这一问政形式,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民众监督新渠道的政务微博,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微博问政”须提升领导干部“微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疏通了官民对话渠道,拉近了官民距离,给政府执政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微博问政是一个新生事物,微博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宠儿,更是网络问政的利器。微博问政所形成的自发监督,成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推力,成为推动政府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1,(13):24-25
2010年,微博在中国“爆发”,被称为“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通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据监测,政府微博、官员微博、地方政府网站成为当前民众网络问政的主要渠道。作为党和政府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的“民意直通车”,网络问政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应对则是全新考验。  相似文献   

5.
趋势     
《领导文萃》2011,(11):137-138
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2010年,微博在中国"爆发",被称为"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通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在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开微博的背后,凸显中国网络问政水平与日俱进。据监测,政府微博、官员微博、地方政府网站成为当前民众网络问政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微博在国内飞速发展,其无与伦比的便捷性与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青睐,纷纷开始开通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应运而生,迅速成为我国网络问政的新宠。微博问政虽发展快速,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问政法律法规较少,质量无法保障、问政长效机制缺乏,形式比较被动、问政监督管理有限,实名制有待落实、问政人才队伍不足,微博发言人欠缺等,并提出政府应该加快问政立法、提倡经营微博、推动实名制、加强微博培训来提升微博问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周慧晶 《经营管理者》2013,(25):291-291
近年来,微博问政已成为政府倾听民意、网民问政的重要渠道,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博问政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良性发展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机构和政府官员开通了微博与公众进行沟通互动,现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为了推进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构建服务型政府,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阐释我国微博问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有效发展微博问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同样电子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政府部门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服务网络化。现在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通过重新整合后放到网上,这就可以让人民更好的了解到政府的工作,政府的工作也会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手段也就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最近流行的微博问政,微博几乎已经成为国民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在政府开通了微博问政,这就更加方便了人们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微博及微博问政在我国的兴起,为普通百姓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便利的渠道,成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工具。本文通过对微博问政内涵、实现形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微博问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博问政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一种新方式,保证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同时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矛盾释放机制提供了有效路径。但是现实的微博问政却受到一些列因素的制约,要想微博问政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在问政规则、主体、客体、环境和处理机制上走制度化的道路,使微博问政在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沅倚 《领导科学》2013,(17):37-39
任何媒介都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微博虽以交往平台为诞生初衷,但如今在政治领域,微博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宠。它改变了并且正在改变着政府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让公权力更加阳光,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官民互动更加频繁。中国的政治发展史与媒介发展史相互交织,媒介的开放促进了政治的开放。综观当代媒介生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微博的开放性是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它赋予公众更为广泛的参与权,这种参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微博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是对传统政治模式的挑战和反思,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微博的特性改变了问政主体的构成,将普通网民也纳入问政的主体中,普通网民通过微博向政府机构及其  相似文献   

13.
笔者首先归纳了“微博问政”的几种主要类型;然后根据当下“微博问政”的情况,分析了微博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关于政府更加有效运用微博开展危机公关工作的几点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政府工作人员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指不按传统的亲临现场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工具微博,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参政、处理政务等活动。2008年为网络问政元年,2009年网络问政热遍中国各地,2010年网络问政在全国各地劲刮新风。在今年的"两会"上,微博成了  相似文献   

15.
正微博舆论传播迅速、快捷的特点,不仅使网络民意能够高效形成,而且也滋长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蔓延。微博,是一句话博客,是以简短的140字符实时分享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随着微博的盛行,公众人物、政府机关也开始设立经实名认证后的微博。近年来,庭审直播微博的出现,践行了"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审判公开原则。据调查发  相似文献   

16.
“微博问政”出实效的理念前提与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电子政务与网络问政实务的新发展,微博问政实践可谓是发热发烫。单就微博数量而言,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内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微博问政因其低门槛、低成本、超便捷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政治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以来,微博传播在我国兴起,使得微博问政成为可能。对于微博在我国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微博使得我国政治生态的版图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它为政府议程设置和公共决策等引入了新的主体。比如议程设置,在过去几乎95%以上都是由政府通过传统媒介来制定,政府是议程设置的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人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微博问政这一新兴问政方式应运而生。作为网络问政方式的一种形式,微博问政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价值所在。研究微博问政的这些方面,并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能够改善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推动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采购一直是政府行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其消费金额大、影响范围广而备受民众关注。在网络世界,随着微博的影响力不断扩张,政府部门的关注度的持续上升,“微博问政”已然成为一个热点现象。以微博为平台,不失为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公众监督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迅速进行,社会民众的信息意识越来越强,电子政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民众接收政务信息发布的主要途径和窗口。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电子政务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水平,成为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