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类图书排列,目的是在组织馆藏图书时,把具有相同分类号的图书按一定规则进一步区别,以便使每一种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及其相应的分类款目在分类目录中的位置具有唯一性。按进一步区分的规则产生区分号码,由编目员类分图书时,在标引分类号时一起标引出来。 同类书区分号是组织分类目录卡片的依据,也是排架的依据。无论用什么方法编制同类书区分号,都应尽量做到号码的规律性强,容量大,容易掌握,重号率低,排检方便,总之要便于编目员标引,书库管理员排架和读者利用。 我馆朱辛庄校区中文图书同类区分是沿用原东郊馆采用的四角号码…  相似文献   

2.
一、版本鉴别的意义研究版本问题,掌握识别图书和版本鉴别的方法与技能,对于每个要读书、求知识、做学问和搞科研的同志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如不懂得一些图书版本的知识与技能,不能识别图书的优劣和不会选择好的图书,就不利于我们较好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于那些要参阅古籍图书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来说,关系更是极大。在现实中,因为图书版本问题未得解决,而影响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事例,不时遇到。在历史上,因为不懂图书版本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界普遍关注同类书的排列问题。我们知道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把图书馆藏书一一揭示。它之所以具有久远的意义,是因为它科学地抓住了一切图书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与之类似,对书次号的区分标准,我们不应以图书形式方面的属性来作为主要区分标准,因为体裁、体例、文种、开本等形式方面属性,不具有普遍区分的性能,而内容方面的地域,时代、人物也有其局限性。而著者是各类图书普遍具有的内容属性,我想对我国现行的各种著者号通过改革,扩大其区分功能,对实行书次号的标准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界普遍关注同类书的排列问题。我们知道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把图书馆藏书一一揭示。它之所以具有久远的意义,是因为它科学地抓住了一切图书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与之类似,对书次号的区分标准,我们不应以图书形式方面的属性来作为主要区分标准,因为体裁、体例、文种、开本等形式方面属性,不具有普遍区分的性能,而内容方面的地域,时代、人物也有其局限性。而著者是各类图书普遍具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文献分类编目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内容相同,而在装帧形式、版本形式等方面不同的“同类书”,而将这些“同类书”在目录组织进而在分类排架中组织在一起十分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对比和选择使用,阐述了采用种次号加辅助区分号将这些“同类书”集中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此种方法不仅目录组织清晰,还有助于读者对图书的检索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书次号是索书号的组成部分。在一般的图书馆中,除了使用图书分类号之外,为了实行科学管理和方便利用图书,在分类号下面再加用一个组织藏书的次序区分号,这个次序区分号就你为书次号。分类号和书次号所组成的号称为索书号,它们都具有藏书排架和索取图书的作用。在索书号中,以分类号作为主要号,以书次号作为辅助号。分类号是揭示一种书在  相似文献   

7.
所谓分类就是在相对意义上从大概念到小概念反复进行区分,并藉以组织体系的工作。图书分类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作为信息存取系统,便利读者检索和利用;二是作为反映科学知识系谱的总结系统,要符合一般人的认识水平。因此,在图书分类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同类书集中的原则。正如刘国钧先生指出的:“在同一图书馆中绝对不能将同一性质的书或两部内容相同的书分归不同的类,绝对不容许在分类上有自相矛盾、前后不同的现象”。事实确实如此,错误的分类,将造成读者检索不便,而且可能在读者思想上造成对某一学科内容的错误认识,所以分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图书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 ,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 ,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 ,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 ,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 ,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 ,唐人类书的引用 ,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 ,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 ,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年代、写本特征、甲乙两种版本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着重地探讨了秦简日书的内容与性质.作者从日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将其内容划分为择日部分和非择日部分两大类,然后又将择日部分划分为以时间为线索和以行事为线索的两小类.作者还通过以后代流行的选择通书与秦简日书的比较,指出睡虎地秦简日书是目前已知的一部最早的选择通书.作者是我院历史系毕业博士生,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本文是其学位论文《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一部分,指导教师是李学勤教授.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优质服务中服务方法的最佳选择问题,目前图书馆理论界研究文章涉及不多,有些重在“职业道德”的论述,忽略了图书与人的相关性研究,有些视“流通”“阅览”为同一概念,不注意区分两者的差异。那么,阅览室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首先是与读者接触时间较长。借还书周转较快,读者对图书的选择性较大,因而使图书馆员思想压力增大,要求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埃及和西南亚更早一些。跟人类社会一样,图书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字体、载体、制作方式屡经变迁。它是文明的伴生物,又不容分辩地受到文明的检验,一批又一批被无情的历史所淘汰,存活的只是少数。但是,人们仍然以“浩如渊海”来形容。正确地识别它们,确认其制作的时间,进而阐明书籍变迁的一般线索,乃是书史学家、版本学家们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版本问题阐述看法。  相似文献   

12.
南宋李心传编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是研究南宋历史的必备典籍,该书直接或间接引用的书籍、篇章多迭550种左右,对于古籍整理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但是今天较为通行的两种<要录>版本即中华书局本和四库全书本尚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中华书局本,不仅有大量缺文、缺字(词),而且有不少地方人名、叙事文字讹误,加之断句不当,板易误导读者.为给读者提供一个可靠完善的新版本,以提高<要录>一书的利用价值,亟待比对不同版本对其进行校勘整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书库丢书现象比较普遍,其表现形式为:图书被藏匿、图书被偷窃、读者假称书丢了而据为己有。对此学校要积极应对,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广大师生提供文明、愉悦的读书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及其兴盛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图书评价是发现和揭示图书的基本形式,书评所具有的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等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有着重要作用。大学图书馆开展书评可以从评什么书、什么人评、怎样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要使书有人买有人读,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出版营销人员来说,首先应掌握图书消费者的心理,蒋新平在《学术论坛》2000年第3期著文认为,至少有以下八大门径可循:1.地域。不同的地域,其气候、风土人情也不同,对图书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所以,在进行图书生产时,一定要了解图书消费者的地域口味,按照不同地区图书消费者的特别需求进行生产,就能更好地扩大图书市场。2.性别。男性和女性在购书心理和行为上均有较大差异。从性别入手,也是掌握图书消费者心理的重要途径。以文学作品来讲,男性注重理…  相似文献   

17.
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要提高图书质量,首先,必须在出版社全体职工中形成重视质量、保证质量的意识,使提高图书质量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其次,出版社要对图书出版过程和生产结果加强全面管理,实施对重点环节的控制.要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出版社还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工作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朱鸿是中国当代影响不小的散文作家。自大学时代起,朱鸿便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旅,终以散文名世。多年来,朱鸿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散文集十八部,并有一百余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种图书版本。他的散文还屡获殊荣,其中《西部心情》一书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图书大奖,《大德之旅》一篇获第二届老舍散文奖,《关中是中国的院子》一书获首届陕西图书奖。骄人的创作实绩奠定了朱鸿在当代文坛的地位,不仅如此,其作品在大学学子中也有着相当高的传阅度和感染力,在文学日益边缘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版本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本学是研究文献版本源流及其鉴定规律的科学,其范围不能局限于古籍版本,而应是古今中外所有文献的版本。版本学学科体系包括版本学基础理论、版本学史、图书版本源流、文献版本鉴定及版本学分支学科建设。继承和发展传统版本学的方法,重视现代文献版本,加强版本学的实用性,是当前版本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版本学和目录学都是研究书本身的学问,古代统包摄于所谓“校雠”学之内。同一书每有不同版本,识别其真伪,比较其优劣,考证其异同,研究其流变,很自然地成为专门的学问。书籍既多,遍读不易,遂又有目录之学。目者条其篇目,录者取撮其旨意,扩而大之,则可以定群书部类,别学术源流。目录既明,则于读一书之前已知其大略及渊源流变,所以前人每谓目录学为“学中第一紧要,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版本目录之外,尚有校勘之学,它旨在订正讹误,恢复作者原著的本来面目。近人程千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