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艳遇的脚步     
康保国没有想到自己动了真心。哪能动真心呢?搞婚外恋的人多了,都得离婚吗?都得搞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吗?都得这么伤筋动骨吗?他不信。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安徽蚌埠一所高校先后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高校研究生婚姻价值取向。调查发现,男女研究生理想结婚年龄存在差异;对婚外恋的态度大都是持抵制态度;对离婚的态度更为开放;女研究生更注重婚姻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婚姻法》修正案,在修正案中增设了离婚过错赔偿制度。该制度在立法中的规定过于原则。本文拟就离婚过错赔偿制度及施行的相关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5.
一个朋友,今年40多岁了,去年离了婚。他们离婚的原因很时尚,也很俗套:朋友的前夫婚外恋上了一位“剩女”,“剩女”怀孕后坚持不打胎,且扬言若不与之结婚,就大闹特闹……我知道朋友离婚后去看她,一进她家门,却看见她前夫正和她带着儿子给水族箱换水。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省J县J村为个案,以J村的离婚现象为具体分析对象,采用半结构与无结构访谈法,描述了农村离婚现象在J村的具体样态,就农村离婚现象的具体样态展开分析,对农村夫妻关系、婚姻市场、伦理、家庭结构变迁进行讨论。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打工大潮的兴起,婚姻市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原有的小区域婚姻圈被全国婚姻圈所取代.而妇女在这种婚姻市场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这种结构性的变动反映在家庭结构的变动上就是大量离婚现象的出现。伴随越来越多的离婚现象的发生且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人们的家庭观念与伦理开始发生变化.核心家庭本位的观念也逐步为个体本位的观念所取代,而这种观念与伦理的变化又反过来再生产出家庭结构的变动,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农村的离婚和夫妻关系的解体。  相似文献   

7.
再坚持一下     
离婚这个念头从我心头闪过的时候,我和陈阳结婚刚刚一年。一年的时间,不算长,却磨光了我所有的耐心。只能说,婚姻这个东西对于所谓的爱情,有着极强的腐蚀性。柴米油盐,婆婆妈妈,家务纷争,婚前可以视而不见的东西,婚后却桩桩件件都是磨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宝葫芦爷爷: 我的父母离婚了,我归爸爸抚(fǔ)养,爸爸不愿我常到妈妈那儿去。我很想念妈妈,又怕爸爸生气,我该不该经常去看妈妈呢? 苦恼的小冬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课表编排的基本规律,并对如何排好课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夫妻双方在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满足程度,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心理的不协调和对立引发心理冲突与婚姻家庭危机。  相似文献   

11.
离婚伦理是婚姻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离婚伦理为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婚姻家庭领域充满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冲突的新时期,必须在扬弃传统婚姻家庭伦理和离婚伦理的基础上,构建和倡导既体现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现代离婚伦理,有效发挥道德评价和道德调节的作用,实现道德、文明的离婚,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提出应构建以"自由与责任的有机统一"为核心精神、以"感情完全破裂"为基本原则,以"自主自由、男女平等、宽容互让、履行责任、文明离婚"为主要规范的现代离婚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2014—2015),从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源双重视角考察了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家庭结构缺损和资源被剥夺是影响未成年子女教育的重要中介机制。从家庭结构看,母亲缺位和双亲缺位对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父亲缺位;从家庭资源看,离婚导致了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程度的受损,进而影响子女教育,其中家庭社会资本除了对子女教育有直接中介效应外,还对家庭文化资本产生调节作用,影响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效率。应从制度与非制度两个层面为离婚家庭建立保护机制,以减少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3.
家庭破裂是导致后代向下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研究发现,父母离婚不仅不利于子女青少年期的学业、心理和行为发展,还会持续影响子女成年以后的地位获得。当代中国离婚率的快速上升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经历父母离婚的孩子如今已成年。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通过研究经历父母离婚、父母丧偶对子女25岁以后的教育成就、职业成就与收入的影响,可以发现,离异家庭的儿子与同等家庭背景但成长于完整家庭的男性相比教育程度更低,但除此之外,并无证据表明经历父母离婚对孩子成年后的职业或收入存在直接的负面影响。与西方研究的发现不同,中国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存在"社会出身的补偿效应",由于在中国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离婚风险相对较高,大多数离异家庭有相对充足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本以缓冲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但从反事实的角度上说,如果没有经历父母离婚,这些家庭的子女的长期发展也许会更好。  相似文献   

14.
瑞士家庭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系统,其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所体现的法律理念有许多先进、积极的地方,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确实有许多值得中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农村女性婚外恋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女性的婚外恋是一种寄居在家庭外壳下的情欲模式,且这种情欲模式已经呈现出物质化与享乐主义的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她们通过婚姻家庭获得乡村社会的认可与满足其合法女性的象征资本;同时借助婚姻的外衣,她们又在婚外恋中追求着优雅、体面的享乐恋情。处于这样的夹缝位置,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生活环境造就了女性的牢笼处境;另一方面,对精英男性的经济依附以及优于底层男性的婚姻市场优势,构成了女性情欲实践的结构性基础。在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与熟人社会的复杂建构中,农村女性情欲模式的行动策略,呈现出农村女性的半自主的性别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发达,最近10年当地离婚现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年轻夫妻是离婚主体,大部分离婚案例由女性主张。调查发现,当地农村离婚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当地农村是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外地女性大量流入,当地女性在婚姻市场进而在家庭权力结构、家庭矛盾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当地农民家庭缺乏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得夫妻之间难以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协商、支持的关系,夫妻关系完全维系于情感;三是当地农村夫妻之间在经济、亲戚关系、交往圈子上相互独立,使得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义务方面去公共性,夫妻关系纽带不牢固;四是当地宗族观念重,中老年人掌握财产权,维系着传统家庭秩序和权力格局,这与年轻女性主体性伸张形成较大张力,容易导致婆(翁)媳矛盾,进而可能引发夫妻矛盾。这样,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无法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难以实现主体意志,因而在发生家庭矛盾或失去夫妻感情之后容易提出离婚,而年轻男子则因为容易再婚亦不畏惧离婚,从而导致当地离婚、再婚、复婚现象频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2013,(10):66-66
问题:杨丽(化名)与罗伟(化名)结婚10年,罗伟担一叫抄向自己的形象和仕途,不敢提出离婚。为迫使妻子杨丽先提出离婚,罗伟故意不与杨丽沟通,对她不理不睬、视而不见,即使说上一两句,也是言语攻击,暗藏威胁。并限制杨丽的生活范围,动不动无中生有,制造“绯闻”。  相似文献   

19.
家是什么     
吴光雀 《社区》2004,(14):60-60
知心大姐: 你好! 我是湖南湘潭一名女教师,去年离的婚。我的前夫实在太不像话了,刚结婚那几年他表现还好,日子虽平淡但家庭还算温暖。他这个人没多少文化,自己又不上进,在单位也就不受重视,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混个一官半职。他心里不痛快,每天下班了不是喝酒就是赌博,每个月几乎就没有钱给我。孩子一天比一天大,读书上学的费用越来越多。弄得我经济上很拮据。他的脾气还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对我吹胡子瞪眼,说我是克夫,所以压得他不能出人头地。为了孩子我处处忍让,但他却变本加厉,在一次争吵中,他动手打了我。结婚前我曾跟他说过,如果他动手打我,我一定会和他离婚。因为我听别人说过,在家庭中,夫妻只要动过手就会停不住,以后就得一直打下去。这种事情我真的不能容忍,所以我坚决要求和他离婚。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0),分析中国初婚解体风险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初婚解体风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对城市的影响超过了农村,对女性的影响超过了男性;初婚年龄与初婚解体风险呈现轻微的U型关系,主要是由早婚或晚婚的婚姻异质性所引起;婚姻异质性对初婚解体风险的作用受择偶梯度的影响,"男高女低"婚姻模式的初婚离婚风险远远小于"女高男低"模式;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中,生育孩子有利于降低初婚离婚风险,而与父母同住及婚前同居则显著增加了初婚离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