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道主义干预"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经久不衰的词汇,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冷战后时代的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预严重带有西方霸权色彩,具有殖民主义特性,这是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的。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必须真正认清人道主义干预的实质,把握人道主义干预在当代国际政治发展中的基本特征,防止和杜绝西方敌对势力用人道主义的幌子干预别国的内政。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国际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说明了全球化是世界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国际干预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辨析国际干预与强权政治的区别,建立健全国际干预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的政策,其实质在于妄图使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合法化,是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它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的思维指导其行动,鼓吹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比维护国家主权重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对国际法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因而冲击着当今国际法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干预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正在经历全球化进程。对于全球性问题和跨国犯罪 ,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和国际社会的恰当的干预已经成为维护健康的全球秩序的必要因素。普遍干预主义似乎在任何时候都不合理 ,然而纯粹的非干预主义也是不可取的。干预仅当为遏止巨大暴行和恢复和平所必需时才是正当的。在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主义攻击已经具有全球规模、并且可能威胁每个国家的人民的今天 ,国际社会尤其需要形成一种正当的国际干预的伦理。这种干预诚然需要以现有的国际法为依据 ,但它尤其需要得到不同宗教和伦理传统的重叠的共识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超国家干预经济包括霸权干预和国际经济机制干预两种模式。前者是传统的超国家干预模式,曾经促进过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诸多弊端,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抛弃;后者作为新的超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未来超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但国际经济机制干预模式仍存在诸多缺陷,应当完善其多元化设计,并推进其实现从自由化到社会化的转型,最终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5,(4):64-7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全球治理的主张之下,对"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的互动"作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指引当前时代主导矛盾的解决,推动安全、稳定和公正的国际秩序的构建、应对国际实践中出现的前沿问题以及完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中国立场。结合新近国际实践,目前主要有以下五个研究角度。一是对"菲中南海争端仲裁案",学者们从仲裁庭的管辖权、请求的可受理性、中国的应对策略和菲律宾的政策选择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法律与政治因素,生动展现了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的互动,充分表明国际法治是讨论国际实践有益的理论源泉。二是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真相的追踪和法律的分析。涉及对国际航空公约的适用、信息的公布、航空器失联后搜寻、事故调查与索赔问题的研究以及建立非传统安全领域和人道救援领域常态化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体现了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的相互交融。三是从"棱镜门"事件延伸至对网络信息安全,公民个人权利与国家安全的边界以及网络攻击问题的思考,凸显国际实践的新动向及其对国际法和国际政治提出的新挑战,使"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的互动"更具紧迫的现实意义。四是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试验区的理念、功能定位、立法工作、管理模式及其金融创新和司法保障等方面的探讨,为国际法治增添了新型的实践研究方向。五是以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经济制裁为启示,思考国际法治与国家立场的相互关系,推动中国在国际法治与国际实践中自主性立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便以"人权国际保护"为借口主张"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进行"人道主义干涉"。本文从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之间复杂的双重悖论入手,逐步分析两者的关系即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尊重国家主权应当受到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同等对待,最后针对人权国际保护的界限提出启动人权国际保护的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出发点来考察、同时以法学研究共通性的"三维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进行分析、进而从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进路来探索国际刑法的本质.国际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初步概括为国际犯罪、国际犯罪的管辖、国际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际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国际正义是罗尔斯晚年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具有普适性的"底线伦理"以及日益确立的共同价值理念,也为"国际社会"的发育成熟提供了条件,使得我们有可能将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推演开来,构建起国际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法看人道主义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某些人道主义干涉同现行国际法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相违背,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论。但是国际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对人权的关注,也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何对人道主义干涉进行国际法规制,使其朝着国际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不为霸权者所利用、滥用显得至关重要。将人道主义干涉纳入联合国体制,进一步完善集体安全机制是最符合目前的国际社会现实和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性国际私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私法学界和国际政治学界对国际性国际私法中“法”的含义,在国际社会与国际性国际私法的效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性国际私法的遵守和国际私法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局限性等问题上的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能够正确地把握国际性国际私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干涉通常是现代国际法所禁止的行为,这是每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政治独立以及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必然逻辑结果。由于国际关系中的干涉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政治和伦理问题,加之干涉一词本身的歧义性,使得现有国际法上界定"干涉"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干涉的含义不甚明确、禁止干涉的对象规定不清楚、拟进行的干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以及干涉所采取的手段缺乏具体的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法在我国目前的国际法学科体系中,仍被包容在国际经济法或者国际私法的学科体系中,没有取得独立地位,从法律部门和法学学科划分理论分析,这种体系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国际商法应当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且,国际商事立法的发展也表明国际商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私法上的国际惯例是指国际商事惯例,其性质是确定涉外民商事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准据法.从国际社会的实践来看,国际惯例主要是通过当事人选择而得到适用,也有少数国家法律规定可以强制适用.我国民法通则和民法典草案中对国际惯例的适用问题均有规定,但存在不足.我国立法应从国际惯例本身的性质来对国际惯例在国内的适用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政治和国际法历来是两个紧密联系的领域。理论研究上,两者彼此互动且深刻影响;国际实践中,双方互为制约又相辅相成。它们的交叉和结合共同推动着国际社会的进步。国际法的诞生源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实践,国际政治侧重于国家间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探讨,国际法则重点分析国家交往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私法在当代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理论界对当代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外国法的有效适用、私法性国际条约的有效适用和缺乏强制力的国际私法的遵守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益于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效用和当代国际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